出生于1968年的山西人馮學光,在賺慣快錢和“黑”錢后,決定要賺一回高尚的錢。2009年,馮學光帶著自己的所有積蓄1.26億元在大同周邊的烏龍峽進行了開發(fā),打造一個餐飲、住宿、旅游和度假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景點。
他投資烏龍峽的舉措讓許多人覺得匪夷所思。這跟他之前的賺錢模式差別太大了。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專畢業(yè)后他在國企干過幾年,隨后下海。善于抓商機的他開過游戲廳,辦過室內(nèi)溜冰場,積累了第一桶金——1993年他就賺了50多萬元,那時是大錢?。?/p>
2003年他加入了“煤都”大同的煤礦開發(fā)大潮,承包小煤窯,也做煤炭運輸。行情好的時候,日賺百八十萬元,2008年甚至賺取了1億多元。
好景不長,山西省開始了煤炭資源整合,小煤礦被關停并轉,靠煤礦發(fā)財?shù)拿豪习鍌兗娂娭\求轉型,有的做房地產(chǎn)和飯店,也有的做低端手機銷售,馮學光卻認為文化旅游才夠“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
但烏龍峽是一個長約10公里、破敗的“臭水溝”,荒山野嶺,大石碎石遍野,開發(fā)異常艱難,馮稱,一下子砸了1億多元進去,“但(烏龍峽)就像一個無底洞,看不到投資的結果?!本揞~的投資以及長時間看不到收益,使他遭到了強烈的質(zhì)疑。
“很多人覺得這樣一個破水溝,能有什么發(fā)展?jié)摿?,當?shù)厝硕疾焕斫?,說我是神經(jīng)病?!倍募胰朔磻鼜娏?,認為他揮霍錢財,甚至一度認為他精神有問題,并于2009年和2010年兩次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
第一次,他在精神病院被關了一個月,每天輸麻醉液,并被催眠。第二次,他在護士的幫助下從那里逃了出來。
據(jù)馮介紹,目前烏龍峽的游客數(shù)量正以每年4倍的速度增長。2012年,烏龍峽全年接待游客大約20萬人,公司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2100萬元、630萬元,而員工也增至200多人。馮的目標也不僅于此,現(xiàn)在烏龍峽游客大多是大同本地游客,未來他想往大同周邊進行擴散,長遠目標是輻射全國。吸引游客方面,他的殺手锏是廣告,為此,他還成立了烏龍峽文化傳媒公司,進行各種媒體宣傳。
這3年,因為有精神病院的兩次心有余悸的經(jīng)歷,馮學光從來沒有回過家。他說,上述經(jīng)歷讓他意識到,創(chuàng)業(yè)太難,周圍所有的人都受到固有觀念影響,去束縛和排斥他。
“你現(xiàn)在和家人的關系還好吧?”
“這個話題點到為止吧,不要說了?!痹诨卮稹秳?chuàng)業(yè)家》提問的時候,古銅色皮膚的馮學光用警惕的眼神掃視了一下四周,仿佛感覺自己正被追蹤。
“家人是不是讓你感覺很心痛?”
“人間正道是滄桑!人就是要有兩顆心,一顆心在流血流淚,另一顆心還要去包容他們,他們(混得)不行,你還得拯救他們。”馮學光如此回答。
—文/李陽林 王根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