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篇寫景類散文。作者用準確的詞語、豐富的聯(lián)想、形象的比方、清晰的條理描繪了濟南四大名泉的特點。開篇,作者就概括介紹了濟南七十二泉在形和聲方面的特點,接下來則分別介紹了珍珠泉、五龍?zhí)?、黑虎泉和趵突泉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的特點進行重點勾勒和描繪。我在教學設計時關注了泉水的名字和特點之間的關聯(lián),設計了“拓展寫泉”的語言表達訓練,但因為選擇的“可燃點”不同,三次借班上課“打磨”的課堂效果自然也就迥然相異。一磨,二磨,三磨,感覺越磨越精彩。
一磨——觀察,真實但缺乏體驗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品讀了四大泉水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也來看一處泉。(出示泉水圖)
生:我知道,這是蘇州樂園門前的噴泉!
師:呵呵,聽你這么一說,一定去過,好看嗎?
生:好看!
師: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處噴泉吧!
(視頻播放:蘇州樂園的噴泉坐落在一個圓形的泉池中。泉池正中有三股高高噴涌的泉水,以中間一股噴涌的高度為最,而兩邊的泉水則較粗。泉池四周還有一圈噴吐高度約為50厘米的寬扁的噴泉,有高有低,錯落有致,泉水灑落池中,順著池壁流淌,因池壁參差而水花四濺,嘩嘩聲不絕于耳。)
師:能把我們剛才看到的噴泉寫下來嗎?那就請拿出我們的本子和筆,把蘇州樂園的噴泉寫下來吧。
學生在聽了要求之后,便開始著手寫,但看到的卻是他們低著頭,遲遲不肯落筆,沒有感覺,不會用詞,不知道自己該從何處入手,又該寫些什么。而面對學生的語塞,我竟然也不知所措了。
原來,真實的噴泉,實拍的錄像,僅僅作為存在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噴泉雖常見,學生們也許曾不止一次地實地看過這樣的噴涌。熟悉的情景,卻喚不起他們的興趣。沒有了興趣,就沒有了積極的情感參與,自然也就沒有了積極的思維體驗。正是因為體驗的缺失,這樣的寫話拓展也就形同虛設,效果一般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激發(fā)起學生的寫話興趣,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這是第二學段關于習作的教學目標?!跋胂蟆??對,想象,想象中的泉,隨性隨心,學生一定會感興趣的!頓悟中,我開始了“二磨”。
二磨——想象,自由但顯得空洞
師:濟南的泉可真美,難怪會天下聞名!同學們再想想看,濟南還會有哪些泉呢?你能給想象中的泉水起個名字嗎?
生:快樂泉。
生:許愿泉。
生:五彩泉。
生:泡泡泉。
……
師:你能通過想象,根據(jù)你給取的泉名,寫出這處泉水的特點嗎?我們一起來看這樣的開頭:(屏幕出示:1.濟南_____泉最美!2.我最喜歡濟南的_____泉!……)你可以選用這樣的開頭,也可以自己寫個開頭,開始吧!
(學生興趣盎然,下筆很快,寫得也很投入。五六分鐘后,組織學生交流。)
生:我最喜歡濟南的調(diào)溫泉了,它的溫度可以變化。夏天的時候,泉水清涼清涼的,可是到了冬天,泉水就變得溫起來,把手伸進去,一點都不覺得寒冷。人們都愛在冬天的時候來到調(diào)溫泉。
師:嗯,真是一處奇泉哦。
生:濟南的快樂泉最美了。不管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可是你一到這個泉水的旁邊,聽著泉水的聲音,就會把所有不開心的事情忘掉,變得快樂起來。
師:聽了你這么說,還真想去快樂泉去開心一下哦!
“給想象中的泉起個名字”,這是學生最喜歡的事情了,課堂上他們的思維是真的舞動起來了,“調(diào)溫泉”、“許愿泉”、“泡泡泉”等等名字,充滿了童真童趣。正是因為泉名是自己起的,所以寫起自己想象中的泉水,自然也就興致盎然,文思如泉??墒牵诮涣鞯倪^程中,我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學生寫的內(nèi)容有聲有色,但基本都是在外圍兜圈圈,多數(shù)是在泉水的功能功效方面來談泉水,開心泉能讓人忘掉不愉快,調(diào)溫泉能根據(jù)氣候調(diào)節(jié)水溫,許愿泉能讓人如愿等等,卻不能真正地從形和聲方面來描繪泉水的特點,內(nèi)容空洞,華而不實。此時的練筆和前文的學習脫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訓練效果。
看來,這樣的拓展寫話,僅僅從想象的角度去引發(fā)他們思考和表達還遠遠不夠,如何讓學生有話寫,會寫話,提高訓練的效果呢?打開網(wǎng)絡,再一次在百度中輸入“濟南七十二泉”。之前多次瀏覽的泉名現(xiàn)在一個個地調(diào)皮地跳進我的視線:柳絮泉,白龍泉,金線泉,豆芽泉……看著看著,心里不覺一陣驚喜,一個思路迅速在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我開始了“三磨”。
三磨——拓展,扎實而富于創(chuàng)造
師:泉水因城而相聚,濟南因泉而聞名!濟南的泉當然不是只有這四處,還有很多呢。老師搜集了這樣幾處泉水,我們一起來讀讀它的名字——
生:柳絮泉。
師:讀著這個名字,你覺得這處泉水有什么特點?
生:柳絮泉的泉水涌出來,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團團白色的水花,就像春天飄飛的柳絮。
生:我想,泉池的旁邊也一定有許多柳樹,映在水中,一片翠綠,而泉水涌出,也就像那團團柳絮,一定是美不勝收!
師:(露出笑容)再來看——
生:白龍泉。
師:這一處泉水會有什么特點呢?
生:泉池中有一個用石頭雕成的白龍,泉水就從龍的口里噴吐出來。
師:你用了一個“噴吐”,課文中的詞語你用上了,這個詞語就成你的了。
生:這條白龍很大,它昂著頭,吐著水,多有氣勢!
師:好一個有氣勢的白龍泉!再來看——
生:豆芽泉。(讀完之后大笑)
師:呵呵,讀完泉名你們笑了,那能說說這個豆芽泉有什么特點嗎?
生:它涌出來的泉水就像豆芽一樣,細細的,小小的。
生:村里人用它來生豆芽,豆芽一定又香又脆。
師:你還別說,還真有人用豆芽泉的水來生豆芽呢!(學生再次笑出聲來。)那你能用文字把你想象到的特點寫下來嗎?萬事開頭難,不怕,我們一起來看這樣幾個開頭:(屏幕出示)齊讀。
生: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_______泉。(生笑)
師:這句話熟悉嗎?
生:熟悉。
師:哪里的?
生:課文中的。
師:能用嗎?(學生猶豫后點頭)對,當然能用,用了,這個句子才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學以致用嘛。請同學們拿出我們的作業(yè)紙,學著作者的方法,從這幾處泉中挑一處最喜歡的寫一寫,課文中好的詞語只要覺得合適就可以大膽地選用。
(學生在明確要求之后,迫不及待地奮筆疾書,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不時鼓勵學生用上準確的詞語來描述泉水形和聲的特點。不一會兒,學生完成之后開始交流。)
生: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柳絮泉。泉池四周長滿了柳樹,它們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整池泉水都變成綠的了,泉水汩汩往外冒,一團一團的,漂在水面上,還沒來得及散開,真像春天那飄飛的柳絮。水中的柳絮和岸邊的柳樹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學生剛一讀完,教室內(nèi)掌聲不絕。)
生:濟南最妙的要數(shù)金線泉了。一個開闊的方形泉池中,泉水從兩側對涌而出,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道水線,在陽光的照耀下,那條條水線閃著金光,在水面上飄動。那金線忽長忽短,忽急忽緩,頑皮地閃著游人的眼。(又是一陣掌聲)
師:雖然沒有親眼所見泉的樣子,但看到泉名,你們就能寫出如此美妙的文字,真是了不起!
現(xiàn)有泉名的出現(xiàn),首先就對學生的思維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刺激,“柳絮泉”“金線泉”“白龍泉”“豆芽泉”等泉名形象地概括了泉水的特點,讓人一讀名字便自然而然地在腦海里勾勒出它的形態(tài),想象出它的聲音,而這也正是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說運用需要一個情境,那么這四個泉名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無疑就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劑。接著,我別具匠心地運用了文章的開篇第一句話,作為學生寫話的開頭,又為學生的運用提供了方法的引領。通過這一句話,把“作者的語言我可以用,只要用得恰當,就成我自己的了”這種觀念植入了學生的心中,有了這種引領,“噴吐”也就自然而然地從學生口中冒了出來。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睂W會運用,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關注到了文章的拓展點,將這一課時的終極目標指向了運用——運用現(xiàn)有的資源,運用文章的語言,運用作者的寫法,找準了語言訓練的“可燃點”,進行積極有效地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之花也就綻放在了語文的春天里,爭奇斗妍,各領風騷,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