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嚴峻的災害形勢必須要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樹立人們的災害防范意識,防災減災教育要從中小學校開始,而大部分中小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有關領導重視不夠、教育的經(jīng)費有限等等,這就需要多方的努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做好宣傳工作,建立起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250-02
近年來,我國的災害發(fā)生頻繁,帶來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而目前大部門分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薄弱,面對災難,束手無策。汶川地震后,我國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防災減災日,目的就是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的關注,以此來增強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讓民眾了解防災減災知識,學會避災自救的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要加強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而防災減災教育必須要從中小學校開始。
一、中小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國嚴峻的災害形勢需要開展防災減災教育
研究表明,我國民眾對災害知識的了解層次較低,渠道較少,災害應對知識欠缺。有關調(diào)查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都要發(fā)生各種自然災害,每年有3億人不同程度受災,年均經(jīng)濟損失2000多億元,年均倒塌房屋300多萬間,從災害后果的嚴重程度可看出民眾對突發(fā)發(fā)事件的應急措施不甚了解。對于自然災害,人類力量有限,如果提前加強了這方面知識的學習和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很容易把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對于人為災害,人人都有防范意識,災害就可避免。
(二)中小學校進行防災減災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
我國的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有限,社會大眾特別是中小學生、教師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必要的避災自救和互救知識。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16000多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這表明平均每天就有一個40多人的班級消失,許多學校很少向?qū)W生傳授預防災害的知識,學校只是配發(fā)了一些安全規(guī)則和讀本指導學生學習,很少進行一些實際的演練和訓練,在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時,有一所學校全校2300多名學生僅用1分36秒就逃出了教室,安全逃離,無一傷亡,可見中小學校進行防災減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三)中小學生防災減災意識的增強,可以影響到他的家庭和周圍的人,發(fā)揮媒介宣傳的作用
在國外,有的國家從小學開始就很注重安全課,每年學校都要組織孩子到消防部門進行消防知識學習和實地操作。每年都有遇到火災、車禍等如何安全逃生的實地演習。在泰國的普吉島,英國一位年僅10歲的女孩運用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地理知識,預測到海嘯將吞沒整個海灘,立即讓父母提前發(fā)出警報,疏散了海灘上的游客,災難發(fā)生之前,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繹了一段傳奇故事,上述例子中的小女孩就是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家庭和周圍的人,使大家增強了防范意識,同時也使得海嘯發(fā)生前兆的知識得到了宣傳。
二、我國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自然災害的增多和一些突發(fā)事件的影響,我國對防災減災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中小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已經(jīng)慢慢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正規(guī)合理的體系,因此,中小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中小學校對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一些中小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對防災減災教育不夠重視,他們也不同程度地缺乏必要地避災、自救和互救知識。加之有些地區(qū)很少發(fā)生災害,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很淡薄,學校教育中也是很少提及。有人在教師中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80%的教師對日常災害的發(fā)生不知如何應急處理,防災知識欠缺。
(二)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實際的防災減災經(jīng)驗
目前,有些學校進行防災減災教育通過課堂指導的方法,但是目前最常用的是指導學生閱讀安全讀本和安全規(guī)則,聯(lián)系案例引導學生討論和分析等,實地的演練非常少,在城市學校,教師還能夠用一些安全演習、模擬情景訓練等參與性和可操作性較高的方式,農(nóng)村學校就很難做到,但是有些城市學校的這種演練卻很少,在災難面前,學生們還是覺得手足無措。
(三)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沒成體系,防災減災專門人才缺乏
中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形成不是在災難來臨時就能急中生智的,這還需要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育來完成。據(jù)調(diào)查,中小學校開設防災減災教育課程的寥寥無幾,目前每年一次的安全教育日,各地學校突擊演練不能解決問題。安全一般分為三個層面,事前的預防、事中的應急、事后的救援。對于災害教育,一些常規(guī)的如交通安全等日常可以接觸到,而且學生自身可以預防,重視程度相對較高。但自然災害日常不會出現(xiàn),個人很難預防,對第二個層面即事中應急,我們的重視程度相對較弱。但應急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復訓練,它是一種技能。災害應急教育應該日?;?、規(guī)范化,比如火災需要使用滅火器,學習一次,長時間不練習可能會忘記,因此要通過日常化的培養(yǎng)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安全素質(zhì)。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研究院副教授、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方偉華在防災減災教育這方面表示,“現(xiàn)在的狀況是,缺乏給中小學生上課的教師,也沒有師資培訓的實用教材?!备鶕?jù)《國家防災減災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20年)》,包括教師在內(nèi),我國防災減災這一塊的人才資源需求總量在“十二五”末大約為275萬人,缺口很大。
(四)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投入太少,影響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
政府已經(jīng)明文規(guī)定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的防災減災經(jīng)費,教育主管部門在中小學防災減災教育方面的投入還不夠,即使有很少的一部分,有些學校由于領導缺乏重視很可能就挪作他用,有些學校的領導想搞一些防災減災教育的活動,但是學校經(jīng)費費緊張也是暫時擱淺。一場完整的防災減災演練有時候會需要很多道具,為了使中小學生能親身體會演練,掌握逃生技能,道具必須真實,加大這一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和演練的效果。
三、我國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的途徑
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活動,有利于加強教育系統(tǒng)災害風險防范意識,有利于廣泛普及災害自救及互救知識,有利于深入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減災能力建設。
(一)牢固樹立全民防災減災教育觀,充分認識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意義
要提高全社會如學校、家長、社會各部門對校園和學生安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要采取多種教育方式,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使人人具備自救自護的素養(yǎng)和能力,做到在災害面前臨危不懼。教育部門應與人民防空、消防、交警、地震、公安等部門共同攜手為中小學生營造一個人人講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使防災減災教育深入人心。中小學校認真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活動,進一步強化學校應急避險教育與演練工作,提高學校有效防范和應對突發(fā)災害的能力。
(二)加大中小學校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的投入,確保資金投入方向
資金是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保障,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教育專項資金建立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教育投入機制。相應地防災減災教育資金監(jiān)督委員會也要成立,確保資金用到實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要多方拓寬籌資渠道,做好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各界人士重視并支持中小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
(三)將防災減災教育課程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
目前中小學校的學科類課程和綜合實踐類課程不足以實現(xiàn)災害教育的目標,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防災減災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各種社會安全、公共衛(wèi)生安全、意外傷害、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2006年6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防災減災的運動,其目的就是想借此促進各國將災害教育編入普通教育的教學大綱并改善學校安全,加強對青少年的防災減災教育。教育部門應組織專家,編寫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在中小學開設防災減災教育課程,規(guī)定學時、課時、教師、教案,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災害自救和逃生能力。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學校所在的不同地區(qū)、結(jié)合各校的特點,安排防災訓練計劃,使之融入教育教學活動,普及到每一位學生。
(四)加強防災減災專業(yè)人員的培訓
在發(fā)達國家,提高民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組織必要的應急演練早已納為政府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如澳大利亞政府專門設立災害管理學院,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這些措施使得防災觀念深入人心。我國的防災減災專業(yè)人員稀缺.我們應該在培養(yǎng)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防災減災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梢栽诖髮W開設防災減災專業(yè),才能系統(tǒng)地學習災害理論和防災減災知識,培養(yǎng)出專業(yè)人才,為將來突發(fā)災害事故應急儲備人才,也為防災減災教育提供師資。
(五)增加中小學生防災教育的深度,提高防災演習和訓練的靈活性。
我們目前的防災教育內(nèi)容還比較淺,而且形式比較單一,總是按照設定好的方案去演練,缺乏訓練的靈活性和變化性。而在實際生活中,任何一個突發(fā)性的事件不可能有固定的路線,所以防災教育要有針對性、實用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防災教育和應急預案的演練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突發(fā)性因素,使得教育和演練更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中小學校應該結(jié)合學校所在區(qū)域環(huán)境、災害發(fā)生規(guī)律和學校學生的特點設計學校防災減災應急預案。
(六)建立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長效機制
為了促進學生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要建立中小學校防災減災教育長效機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指導和督促中小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每年例行安全檢查,國家和國際減災日期間,教育部門要按照統(tǒng)一主題,積極組織學校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學校要制定詳細的防災減災教育計劃,嚴密地組織防災減災教育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朱景林,余莉,操維琦.關于在教師中開展防災培訓的思考[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11(2).
[2]廖賢富.我國新時期中小學防災減災教育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J]教育與科學研究,2009,23(9).
[3]王鑫.我國防災減災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及優(yōu)化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