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在咸寧地區(qū)盆栽需采用人為催花措施方能繁花似錦。將三角梅在春季用小盆盆栽,夏季進行干旱脅迫以抑制營養(yǎng)生長,達到一定時間或程度時隨即擴盆松土、施肥澆水,可取得較好的催花效果。此外,摘心、拉枝、強光高溫對三角梅具有一定的催花效果。培育三角梅整齊的花枝花冠還需適時輕剪和秋季保溫。
關鍵詞: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盆栽育花技術;咸寧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685.99;S68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1-5238-03
Preliminary Studies on Flowerforcing Technique of Potted 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in Xianning Prefecture
HE Li-jun1,WANG Shan-chong2,YANG Yuan-yuan3
(1. Department of Biology,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2. Garden and Greening Management in Chongyang, Hubei, Chongyang 437500, Hubei, China; 3.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By flowerforcing measures, the potted Bougainvilleas glabra Choisy in Xianning prefecture can put forth their flowers blooming like a piece of brocade. The flowerforcing effect was good to the potted B. glabra Choisy planted in small pot in spring, and dried in summer to inhibit vegetative growth. For a reasonable time bigger pots were changed, hoed, fertilized, and watered. Pinching, branch-bending, strong light and high temperature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flowerforcing. Orderly flowering branch nurturing of B. glabra Choisy needed light pruning timely and warm keeping in autumn.
Key words: 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flowerforcing technique of pot culture; Xianning prefecture
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系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南美紫茉莉屬(Bougainvillea)常綠攀援類灌木,原產于南美洲[1],現在中國的福建省、廣東省、云南省、貴州黔西南州、四川攀枝花市等南方地區(qū)已成為鄉(xiāng)土樹種。三角梅花色艷麗、花感繁榮、花期較長,花瓣多樣、顏色豐富,因而深受民眾喜愛,被???、三亞、深圳、珠海、廈門等市評選為市花[2-4]。由于三角梅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湖北省咸寧市園林局、林業(yè)局從南方引進了大量的三角梅盆花用于美化環(huán)境,很多市民用三角梅盆花美化庭院。在咸寧市盆栽三角梅開花時期分別在5~6月和8~11月,開花旺期在5月或10月。然而園林養(yǎng)護工作人員和喜愛三角梅的市民并未掌握盆栽三角梅的育花技術,使三角梅的開花并不理想,大大失去原有的觀賞價值。為了探求簡單易行的三角梅育花技術,本研究以控水促花[5]為基礎,在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情況下,探尋其他的栽培措施促花,以期為咸寧市民養(yǎng)護三角梅簡便培育更多的花束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來自廣東的紫花三角梅的一年生嫩枝扦插苗。
1.2 方法
1.2.1 盆栽營養(yǎng)土、盆規(guī)格及盆栽 將油菜子餅肥、森林腐葉土、農田土、蜂窩煤渣按1∶2∶3∶3的體積比混合成盆栽營養(yǎng)土。盆栽三角梅的盆分小號、中號、大號3個規(guī)格:小號盆內直徑13.5 cm、高13.0 cm;中號盆內直徑18.0 cm、高17.0 cm;大號盆內直徑22.0 cm、高24.0 cm。于2012年3月31日將剛發(fā)芽的三角梅一年生嫩枝扦插苗帶土栽于上述盆中,大、中、小號盆各栽4盆。小號盆中土離盆口1~3 cm不等,大、中號盆中土離盆口2~4 cm。栽后置于陽臺的采陽花架上。
1.2.2 水肥控制 盆栽時隨即澆定根水,過后見葉片有萎蔫現象時澆透水(最多一天澆一次)。2012年9月7日將小號盆換成新大號盆(栽原小號盆三角梅),對全部三角梅施適量的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并澆透水。分別從9月14日、20日開始對大號盆(不包括新大號盆)、中號盆的三角梅(只零星花芽分化)各2盆控水16 d和10 d,隨后同時恢復澆水。
1.2.3 摘心、拉枝與修剪 三角梅培養(yǎng)主干并確定冠高后,摘心培養(yǎng)冠形,在嫩梢處留2~4芽摘心;對于偏向的枝依培養(yǎng)冠形需要進行拉枝。2012年9月14、20日分別先后結合控水對原中號盆和大號盆的三角梅進行修剪以抑制營養(yǎng)生長和修復冠形。
1.2.4 深秋夜晚保溫試驗 2012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將部分作標記的中號盆和大號盆的三角梅每晚置于室內保溫、白天置于陽光下,最后比較花蕾生長與開花變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小盆及其淺土抑制三角梅的營養(yǎng)生長,利于向生殖生長方向轉化
三角梅的一年生扦插苗于2012年3月底栽于3種不同規(guī)格的盆,并且同一規(guī)格的盆的土層深度略有不同。于8月中旬發(fā)現3種規(guī)格盆的三角梅的地徑和冠幅明顯不同,隨盆的變小而變小,在小號盆上變小特別突出。同時小號盆中三角梅冠幅和地徑又與土層深淺有關,土層最淺的三角梅冠幅與地徑最小。說明小盆及其淺土對三角梅的營養(yǎng)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隨著盆的規(guī)格變小,三角梅根系擴展受到小盆限制;隨著小盆的土層變淺,有限的土壤絕對含水量使三角梅常處于干旱脅迫狀態(tài),直接抑制了營養(yǎng)生長,為向生殖生長方向轉化打下基礎。
到2012年9月7日,將小號盆換成大號盆,對各盆三角梅松土施肥澆水,經過1周。于9月14日發(fā)現原小號盆中土層淺的三角梅生長抽枝,梢頂能明顯看到較多花芽;原小號盆中土層深的三角梅花芽分化較少,中號盆和大號盆花芽分化極少,只見零星花芽。說明抑制三角梅營養(yǎng)生長的重度越重,越有利于向生殖生長方向轉化。
2.2 抑制營養(yǎng)生長需一定的時間或程度才可轉向生殖生長
本試驗中主要通過控水抑制營養(yǎng)生長。分別從9月14日、20日開始對大號盆(不包括新大號盆)、中號盆的三角梅(只零星花芽分化)各2盆控水16 d和10 d,隨后同時恢復澆水。于10月7日發(fā)現中號盆與大號盆之間的三角梅花芽分化量沒差別,但大號盆、中號盆中控水10 d與控水16 d之間的三角梅花芽分化量有明顯差別??厮?0 d的三角梅花芽分化不明顯,隨著控水時間的增加,控水16 d的三角梅有少量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量明顯增加,但遠不及土層淺的原小號盆的三角梅花芽分化量(花芽分化多而整齊),因為土層淺的原小號盆的三角梅營養(yǎng)生長受到了充分的抑制。說明抑制營養(yǎng)生長需達到一定的時間或程度才可轉向生殖生長。
2.3 摘心與拉枝具有促進三角梅花芽分化的作用
在培育冠形過程中為抑制枝的徒長,總是對嫩梢進行留2~4芽的摘心,在7月發(fā)現,中號盆、大號盆的三角梅經過摘心、萌發(fā)、再摘心、再萌發(fā)的多代枝條中,約20%的新枝發(fā)育出1~3個花蕾。在培育冠形過程中對頂梢偏向的枝進行拉枝,在8月發(fā)現,對中號盆、大號盆的三角梅做拉枝處理的枝條其頂芽萌發(fā)抽枝往往會發(fā)育出1~4個花蕾。摘心、拉枝有促進花芽分化的效果,這就是中號盆、大號盆三角梅在8月左右有零星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
2.4 三角梅腋芽萌發(fā)花枝的萌芽力與腋芽部位有關
于2012年9月14、20日分別結合控水對中號盆、大號盆的三角梅各2盆進行修剪,至秋分過后,紛紛萌芽抽出新枝,主要由于短日照作用,新枝才有較多的花芽分化和花枝形成。由于三角梅有極強的頂端優(yōu)勢,修剪枝萌芽都是最上端的腋芽,但是萌芽極不整齊,前后相差20 d以上,有的修剪枝最上端腋芽干脆不萌發(fā)。腋芽萌芽力與該腋芽在原枝上的部位有關,如果它離原枝的頂芽較近,且原枝木質化較輕或半木質化,則其萌芽力較強,萌發(fā)就早,花枝成枝早;否則,花枝成枝晚或成不了花枝。
2.5 深秋夜晚保溫促進三角梅花蕾生長與開放
2012年9月,土層淺的原小號盆的三角梅從花芽萌發(fā)抽枝、花蕾顯現至花束苞片顯紅約需10 d,再至苞片長大鮮紅約需8 d??墒窃?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氣溫變低,花蕾生長變得較慢,將部分作標記的中號盆和大號盆的三角梅每晚置于室內保溫、白天置于陽光下,苞片顯紅和長大明顯快于未進行夜晚保溫的三角梅,說明深秋夜晚保溫能促進三角梅花蕾生長與開放,有利于育花。
3 小結
3.1 花芽分化前需控水
三角梅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當營養(yǎng)物質積累到一定濃度后會發(fā)生花芽分化;如果水分充分,營養(yǎng)物質積累的濃度不夠,花芽不分化或分化稀少。控水不僅能提高營養(yǎng)物質積累的濃度,更能促進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方向轉移。余克菊[6]研究發(fā)現,隔1 d澆水花芽形成要比天天澆水提早7~10 d;隔2 d澆水花芽形成要比隔1 d澆水提早5~7 d。控水的程度和深度不僅影響花芽分化的早晚,還影響花芽分化的整齊性。
3.2 適時輕剪培養(yǎng)花枝
三角梅花芽是在花芽分化期隨萌發(fā)枝的生長而形成的。修剪枝上的萌發(fā)枝起源的腋芽萌發(fā)力與該腋芽所在枝的部位有關,一般離修剪時原枝頂芽越近其萌發(fā)力越強,離頂芽越遠其萌發(fā)力越弱,直接影響花芽分化期花枝形成的早晚。適時輕剪可促進萌發(fā)花枝、早發(fā)花枝,并使開花較整齊。
3.3 改善生殖生長環(huán)境
三角梅營養(yǎng)生長受到抑制,抑制到一定程度(往往表現為生長停止)和抑制到一定時間,在條件允許下才向生殖生長方向轉移。應及時擴盆松土、施肥澆水,為根的生長和肥水的吸收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以改善生殖生長環(huán)境。施肥盡量少施N肥、多施速效P肥、K肥,促進花芽分化和花蕾生長開花。但施肥切忌過多,以免發(fā)生生理干旱。
參考文獻:
[1] 徐夙俠,王亮生,舒慶艷,等.三角梅屬植物的生物學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2008,25(4):483-490.
[2] 周 群,黃克福,郭惠珠.三角梅屬觀賞品種資源的描述規(guī)范[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1,40(3):78-80.
[3] 周 群,黃克福,丁印龍,等.中國引栽三角梅屬觀賞品種的調查與分類鑒定[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1,23(5):53-56.
[4] 周 群.中國葉子花屬植物種質資源及其繁殖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2):321-324.
[5] 洪項目.三角梅常見品種及栽培繁殖技術[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7(5):40-42.
[6] 余克菊.如何使盆栽三角梅開花多花期長花色艷[J].江西園藝,200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