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討論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見解,同時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何組織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成功有效的討論?1.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交談的氛圍;2.選擇適當?shù)挠懻擃}目;3.采取靈活多變的討論形式;4.加強隨機指導。
【關鍵詞】語文課;有效 ;引導;討論
【中圖分類號】G412.30 【文獻標識碼】 A
討論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有著獨特的作用。討論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見解,同時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還可以從聆聽學生的討論中了解到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而達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么,如何組織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成功有效的討論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交談的氛圍
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無拘無束、自由交談的空間,使學生有話想講、愛講。鼓勵學生平時都要多看課外書,多看新聞,了解和關心國家大事,通過課外知識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除了課堂上的特定討論,平時課間休息以及自由活動的時間,三五成群、天南海北、海闊天空地“聊”,可以結合當前的國家及國際形勢,或者就某個話題展開討論,擺“擂臺”,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大膽提出質疑,充分感受交談的樂趣。同時,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時,要盡量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討論和發(fā)言的機會。
如在教《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問題,如:“你們知道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我們應該怎樣為鳥創(chuàng)造一個生活的天堂?”“你們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樣的?”等等,學生們侃侃而談:“因為‘鳥的天堂’這個地方氣候溫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各類蟲子繁殖旺盛,鳥的食物非常豐富”;“‘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當?shù)氐霓r(nóng)民對那些鳥也有一定的保護措施?!薄處煂W生的這些發(fā)言要以贊賞鼓勵為主,不要隨意打斷和否定他們,使他們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另外,還可以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也發(fā)揮積極作用,讓孩子在家庭中也有交談和討論的機會。平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把課后延伸的一些問題帶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
二、選擇適當?shù)挠懻擃}目
首先,討論所涉及的事物和知識應該是學生認識過和接觸過的,有較多的感性認識,并可以讓學生自己針對課文設計問題。如在學了《圓明園的毀滅》后,針對“圓明園是否要重建,還是讓廢墟留在那里?”這一問題,就可以讓學生去探索重建和保留廢墟的不同意義,有的學生持重建的意見,說重建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強大,一雪前恥,并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優(yōu)秀的建筑藝術;不贊成重修的同學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廢墟可以讓中國人民清醒地面對歷史和現(xiàn)實,時刻不忘國恥,并看清侵略者丑惡的嘴臉……還有的學生提出讓重建的圓明園就在廢墟旁邊,讓“金碧輝煌”和“殘垣斷壁”共同見證歷史。
三、采取靈活多變的討論形式
學生討論時多采取分組形式。運用靈活多變的分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討論的興趣和效果。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的討論內(nèi)容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分組方法。如按認識水平的高低分,按興趣、愛好、特長來分,或按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來分。不同的組合,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討論時,組與組應適當隔開一些,組與組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既能相互感染到討論的熱烈氣氛,又能集中注意力,更加專注于本組的討論,為增加討論的趣味,還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組取名。
比如教學《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在學生提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這一問題后,我讓學生分成三大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a組:研究諸葛亮對周瑜;b組:研究諸葛亮對魯肅;c組:研究諸葛亮對曹操,大家合作研究的問題是:(1)諸葛亮算到了什么?(2)諸葛亮采用了什么計策?為什么要這樣做?(3)說明了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學生不僅解決了疑問,知道諸葛亮知天文,識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機妙算,還感受到了分組學習討論的樂趣。
四、加強隨機指導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指導是至關重要的。根據(jù)各組的討論情況,教師首先要鼓勵支持。碰到冷場的組,要為他們提供信息,引出話題;當跑題時教師可以采取提問、評價等方式把扯偏的話題扭轉過來。如學習《三只白鶴》后,學生討論:同樣采取做記號的方法,第三只白鶴找到了家,而其他兩只卻找不到?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非常熱烈,可是說著說著,有一個同學就說他周末到動物園參觀,就看到過白鶴,長什么樣,喜歡吃什么等等……這時候,教師就要及時過去,問到:“誰來告訴老師,你們討論的結果是什么?”這樣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主題上去了。因此,當學生討論跑題時,只需教師稍加點撥提示就能順利進行。當然,這種點撥只能建立在教師細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自身具有較強應變能力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fā)揮指導作用,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圖強加給學生。
總之,有效的討論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時效性,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善于聆聽學生的心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才能成為學生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才能讓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