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
【關鍵詞】存在問題,朗讀基調(diào),朗讀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钡怯捎谌狈?jīng)驗和方法,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現(xiàn)象:在課堂上有很多學生讀不完或者是讀的效率不高時,教師只能是一帶而過,時間長了,就會出現(xiàn)大的分層,好的越來越好,能力差的得不到鍛煉,差距越來越大。
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整體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朗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許多語文課堂中,僵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盡可能地多給學生講,還沒有做徹底,就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朗讀就成了樣子,沒有讀透,后面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都不會很順,反而會耽誤時間,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朗讀教學的目的性不明確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設計的朗讀教學總是甲生讀了乙生讀,男同學讀了女同學讀,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老師的要求不明確,學生在讀的時候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讀而讀,所有的注意力都沒集中到課文中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三)朗讀的面窄
每次讀過課文以后,總會有反饋,要求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這樣,很多學生參與進來,不做觀眾。
(四)朗讀評價單一
教師對學生讀的評價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總是很好,很有感情,應該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用眼神、肢體語言,感受到對他的鼓勵,激勵讀課文的信心。
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會感情——把握朗讀基調(diào)
在學習一篇文章之前,高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是最關鍵的,他帶著什么樣的心情去讀,如果有濃烈的好奇心和目的性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的讀和記憶,那就需要我們老師去煽情,去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的導語很重要,如我在教黃山奇石中的啟發(fā)語,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奇怪的景色,有天上掉下來的桃子,有蹲在那里一動不動的猴子,還有一位無所不知的神仙給人指路,你想去嗎?學生帶著這個興趣能讀二遍,但是有的同學就有了厭煩的情緒,這很正常,我們要二次提起學生的興趣,可以計時讀,這樣的一種形式,就是讓讀的慢的學生有個過程,只要在讀就可以,雖然慢讀的遍數(shù)少,也會有效果。這樣整體把握一種基調(diào),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都在向前走。5遍之后,對文章大致有了了解,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稍差一些的同學回答,讓他感覺到我能行,提升興趣,激揚感情。有了學習熱情的基調(diào),就會學好。
(二) 品味語言——訓練朗讀技巧
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通過讀,學生也同時獲得了說話的樣本和寫作的范例。這些技巧都必須在品析詞句段、體會感情中掌握。
1.有選擇地挑出一些句子和段落,對著讀,輪著讀,有感情地讀,背著讀變換讀的方式、方法,整體地感知一篇課文,從整體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
2. 限時記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選擇填空,對填不上的,可以翻書找答案,這也是學習的過程、內(nèi)化的過程、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此時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導,記住什么。課文名稱,主要內(nèi)容。這樣就完成了熟讀的任務。
3.選擇精彩的劇情段落,對一些好孩子可以放手講述劇情,可以編排動作,以表演的形式完成對課文的理解,那么我們又是深化的過程。
4.這時我們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回到課堂上,可以用聽讀的方式再進行鞏固這樣所有的學生在整節(jié)課都能達到10遍的閱讀量,差距自然就變小了。在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時,通過對語言、文字、句段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
(三)學生進行講說——鞏固學習效果
“讀”是“說”的前提,“說”是“讀”的后續(xù),在朗讀訓練時,可以把說遷移至讀,在讀中汲取說的方法、說的技巧,以便克服讀中一字一頓、拖腔、唱讀等現(xiàn)象,便于鞏固朗讀訓練的效果。
教學《黃山奇石》時,在大家都能熟讀課文之后。也能對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在多媒體課件上找來了許許多多的圖片,讓學生把這些景物穿插起來,自己做小導游,按一定的順序和特點進行講解和介紹。尤其對仙桃石和仙人指路很多同學都加上了自己的想象,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而且能把作者的感情內(nèi)化為自身的情感。他們會更感興趣。
(四)進行科學訓練,創(chuàng)設樂讀氛圍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我們應該有計劃、有目標地幫助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給他們創(chuàng)造愛學習、會讀書、樂讀書的良好氛圍。
最后,語文課堂上的初讀、細讀,都是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去完成,一定要培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每天保持一定的閱讀量。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讀書是一種能力,更是發(fā)展學生想象思維的手段,也是寫作的源泉。鼓勵多種形式的表現(xiàn)方式,課前展示,故事比賽,用多種途徑來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