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復習的目的是“溫故”,是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內容、加強記憶、強化理解、鞏固運用的過程。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復習課的特點,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為指導,結合實踐經驗,探討了提高高三英語復習課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三;英語復習;效率;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復習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課堂教學模式。復習課要達到復習鞏固知識并進一步深化所學知識的目的,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綜合、歸類、轉化和辨別,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從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高三英語復習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課堂效率低。久而久之,學生對這種簡單而機械的教學方式產生了“審美疲勞”,影響到高考復習的質量與效率,使英語復習課往往“費時較多,收效較低”。
二、思考與對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那么在高三英語教學中如何把握這一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提高英語復習課的課堂效率呢?
(一)明確學生的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的語言學家Alan Cunnings Worth曾經指出:“A well motivated student badly taught will probably do better than a poorly motivated student well taught.”因此,高三英語教師要采取一切可行的辦法,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把英語學習由客觀需要內化為主觀需要,使學習從強迫變?yōu)橹鲃?。這時教師要更加關注他們,在課堂上多鼓勵他們,關注他們的情感交流,時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豐富教師的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1.課文復習——重在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
課文復習涉及面廣,涉及音標、詞匯、詞組、句型和語法,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厭倦情緒,往往導致復習效率低下。教師可在每節(jié)課前開展一些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活動。如,展現訓練學生口語的free talk,an English song,music,English stories,English games,English saying等,目的是激活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全身心投入,活動可控制在3分鐘左右。注意,課文復習要把重點著眼于基礎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上。
(1)視角新,易觸類旁通
漢語、英語在體裁上大體相同,學生可以將漢語的體裁知識運用到英語上。如理解了記敘文的五個要素:Who,What,When,Where和Why,也就基本讀懂了文章。同樣,寫清了這五個要素,也就具備了寫好英語記敘文的基本條件,比較作者闡述這五個要素使用的方法,就可以欣賞文章在構思及語言方面的特色。這樣就把閱讀、理解、欣賞和寫作結合起來,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深化了對語言的學習,掌握了記敘文寫作的要領,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易落實,便于系統把握
高考對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求很高,特別是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考生限時閱讀各種體裁的材料,其中有說明文、記敘文、對話、議論文、書信、便條、通知、廣告詞。只有抓好課本復習,分類訓練,才能在高考中以不變應萬變。以說明文為例,讓學生了解高中三年教材說明文的概況,教師分析若干段落的結構,再讓學生分析其他段落的結構,從而掌握篇章分析的技巧。
(3)好活動,利于培養(yǎng)能力
復習時,我們可以對教材進行有效的取舍、組合、拓展和加深,推陳出新,站在新的高度,把重點放在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特點,放手讓學生自己歸納梳理課文基礎知識,以多種形式復習課文,還可以組織學生搞一些短劇的表演、復述課文或辯論競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語法復習——重在鞏固整理,注重實效
在復習高三的專項語法時,語法復習課的安排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應是一個從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過程。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既系統復習所有中學語法項目,又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沒有周密的安排是絕對行不通的。下面是筆者的做法:將語法項目分成十塊:(1)名詞及主謂一致;(2)代詞;(3)冠詞和數詞;(4)形容詞和副詞;(5)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6)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7)非謂語動詞;(8)虛擬語氣;(9)從句;(10)倒裝句、強調句、否定句和反意疑問句。每一塊語法用兩個課時復習。第一課時,課前,教師根據本塊語法項目的難易程度,準備好講義,布置學生根據講義進行預習,并做講義后的診斷性練習,做完后自己核對答案。上課時,教師針對該塊語法的重點難點進行必要的講解,并組織學生操練。第二課時,教師針對第一課時學生操練中出現的問題,再次進行講解,并再次組織有針對性的操練,然后學生做檢測性練習,教師同時巡視,及時了解學情,并作個別輔導。課后,教師布置鞏固性練習。筆者曾經聽過一堂高三語法復習課(非謂語動詞中的不定式),覺得很不錯。整堂課教師都圍繞“倫敦奧運會”這一話題展開。一節(jié)課下來,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既體現新課標的精髓,又達到高考復習的目的。
3.測試講評——重在發(fā)現問題,講練結合
測試是反饋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講評要注意有所側重、舉一反三。在課文復習和語法各部分內容復習完成后安排測試,對課文內容、語法知識、習慣用語和句型、各種體裁的篇章布局和寫作知識,采用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題型進行測試,便于發(fā)現薄弱環(huán)節(jié)。試卷分析是復習時采用比較多的課型,筆者認為好的做法是:
(1)有重點地講,有選擇地講,切忌面面俱到
(2)講練結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主導地位
(3)做到一題多用,一卷多用
4.聽力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方法和技巧,重在“耳熟”
高三聽力課是高三復習的一個基本課型。作為高三英語教師,我認為在復習聽力時,在一開始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習慣和技巧。比如,在聽之前應準備好聽前活動,找出關鍵詞;在聽的過程中如何快速筆記以及聽后及時反思等。當然,教師還可以在材料的選取上花點工夫,可以在做高考聽力的同時,課堂上還可以選取其他的聽力內容。如,看原版電影、新聞或聽英文歌等方式。筆者曾經選取了Michael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讓學生在課堂上邊欣賞歌曲邊有意識地聽寫歌詞,聽完歌曲后思考本段的大意,達到理解歌詞,領會歌詞內涵,不但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開闊了學生視野,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復習課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在高三復習時,要強化復習措施,注意復習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們不僅要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形式,還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這樣才會使高三學生能夠享受到課堂的樂趣,改善復習效果,提高他們的應考能力。
參考文獻:
[1]托馬斯·克拉爾.英語教學新思路.楊林,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07.
[2]楊敏.高三英語復習課效率提高策略初探.新課程學習:上,2010(9).
(作者單位 浙江省湖州第五高級中學)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