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都在積極地探索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然而,對于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來講,如何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變得尤為重要。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從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手段、教學策略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感知方面來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新課程;學生學習;主動性
高中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建立一個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從這個教學模式來看,現(xiàn)有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已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整個課堂教學將不再由教師來控制,學生也不再被動學習。在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主體變成了學生,而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則起著主導
作用。
在新課程教學中,要真正實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就需要教師深刻領會并學習新課程的相關理念,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教育策略,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預設,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地域差異直接關系著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敗。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效果主要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程度。要想使學生在新課程的課堂中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一、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角色,多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處在一個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層面,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要求學生積極地與教師的思維保持一致,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和目的,這時教師和學生都處在一個共同進步發(fā)展的過程中。從教學的這個過程來看,教師和學生都處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著對話,正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的一個過程。因此,師生關系應是民主和平等的一種關系。只有認同了這種師生關系,教師才可能在自己的課堂上,留給學生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其教學過程,才能允許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一直以來教師都被看作是知識的化身,傳授知識被認為是教師承擔的重要角色。新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師弱化知識傳授者這一角色,強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起到主導作用,如何讓學生學習是教學工作的重心,積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為主動這才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要符合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意識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睆膶W生的實際出發(fā),在新課程的理念下,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輔助下,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具備完成各項教學活動能力,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以知識的傳授為唯一地目的,而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為教學的根本出發(fā)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設計課堂教學、研究性課題的開展等活動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才能將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一個不受約束的環(huán)境里得到培養(yǎng)。
三、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結合并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和自身體驗,學生所具有的各種感知體驗,將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要求課堂教學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都應在課堂中得到體現(xiàn),所以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所具有的實踐經(jīng)驗,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nèi)ビ^察和體驗真實的社
會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求教師組織各種演講、辯論等內(nèi)容豐富的表演活動,讓學生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增加自己的經(jīng)驗和體驗,而且還要讓學生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去。使知識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還要讓學生體驗到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既使學生開闊了視閾,又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組織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這樣的活動將增強課堂教學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毛曉芳.也談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01).
(作者單位 西藏山南地區(qū)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