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不見不散》電影中關于教育教學改革的片段進行梳理和分析,結(jié)合當前技工教育的一體化教學改革,作者提出了要重視一體化教學改革落腳點、要深入分析學生現(xiàn)狀、要設計情境化工作化的教學內(nèi)容和活用行為導向法教學等觀點。
【關鍵詞】技工教育 一體化 教學改革 行為導向
《不見不散》是由著名導演馮小剛導演,葛優(yōu)出演男主角,女演員徐帆出演女主角的1999年賀歲電影,講述兩個移民美國的北京人邂逅于異地他鄉(xiāng),克服命運的種種捉弄,最終結(jié)為夫妻的感人故事。這部電影中有很多臺詞讓觀眾津津樂道,為大家?guī)硪黄β?,?999年的春節(jié)增添了一份喜慶。2012年再一次觀看這部電影時,作者意外地發(fā)現(xiàn)電影中隱含著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導技工教育教學改革的思想。
1 “空談誤教,實干興?!?/p>
當前,國家人社部在技工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試點推進了一體化教學改革。在試點過程中,各地學校都有“大志向”,然而,部分學校只注重“形”象,只會做表面文章,忽略了一體化教學的內(nèi)在,教學改革落不到實處,偏差大。作者認為,“實干”是最關鍵的因素,學校應以國家的一體化規(guī)程為指導,立足于本地區(qū)和學校的自身情況,制定有特色的、可執(zhí)行的、有成效的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實施、評價方法,并在學校中試點試行,不斷改進和完善,才是確實可行的。電影中,女主角說男主角沒有大志向,男主角在黑板前幽默道:“這是喜馬拉雅山……如果沿著山腰打開一條通路,將濕氣引到山的這一邊來,那中國的青藏高原該會變成多少魚米之鄉(xiāng)?。 边@個片段中,作者領悟到教學改革要腳踏實地,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能適應當前技校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讓學生更加樂學、學以致用,使“教”和“學”更為高效,讓學生受益,才能證明改革是成功的。教學改革不能靠空談、不能靠大志向,俗話說:“空談誤教,實干興?!?。
2 深入分析教學服務的對象
一體化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實現(xiàn)“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就必須分析學生在學習中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因素,如學習時的心理特征、已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等,并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中加以考慮和解決,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思想。影片中,女主角為幾個小孩補習中文,使用了“填鴨式”教育方式,孩子們學得很痛苦,老師教得也很辛苦,只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其中有兩個片段值得深思:
片段一:女主角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不學習好中文,那你就不了解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建的燦爛文化,也就不能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多么自豪!”一個孩子回答說:“老師,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聽不懂”。
片段二:教學當中女主角不同意男主角的教學內(nèi)容,認為自己開的是正規(guī)學校,不應該教學生最基本的日常用語,應該教學生有用的知識。男主角回應說:“你瞧這幫孩子中國話還沒說利落呢,我教他們《荷塘月色》,他們也得聽得懂啊!咱們得因材施教?!?/p>
通過這兩個片段,作者體會到深入分析教學服務的對象——學生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在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教學踐過程中,教師心中就必須要樹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思想,充分考慮學生主觀能動性,并將其落實到教育教學過程全過程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3 設計趣味易懂的教學內(nèi)容
在一體化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和特點,設計確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要突出實用性、易懂性和趣味性,讓枯燥的知識生活化、鮮活化。同時,要精心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力爭將各個步驟合理劃分、設計周密、內(nèi)容緊湊,并由低到高有序地編排學習內(nèi)容。電影中,男主角通過幾宿沒睡的代價,琢磨設計了兩個朋友在北京胡同見面對話的情境,把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學以致用,借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見,在教學設計中,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將完整的工作進程提煉成學習任務,使知識學習實用化、學習內(nèi)容生活化、學習過程工作化,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知識和技能傳授的目的。同時,我們應該學習電影中男主角的教學設計精神,教學內(nèi)容一定要經(jīng)過“琢磨”出來,力求精益求精。
4 采用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行為導向教學法通過自主的、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塑造學生的認知、專業(yè)、社會、方法等方面能力,以提升學生行為積極性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其教學組織形式可根據(jù)學習任務不同而靈活變化。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diào)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以行為導向教學法思想而發(fā)展的教學方法主要有: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表演教學法、案例研究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
在《不見不散》中,男主角創(chuàng)設了兩個朋友在北京某胡同見面時的對話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兩個人見面的對話:當女主角走過來時,兩位同學還進行了現(xiàn)實生活版的對話表演,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用男主角的話:“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課堂活躍,沒睡覺的、沒走神的,家長們都反映孩子們的中文大踏步的提高。”在行為導向教學中,重點要突出“導”,即將學生引入到學習中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在引導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可以引入思維導圖法這一種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通過“圍繞中心——找出要素——進一步細化、分析要素”的方法,對問題進行完整細致的分析,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zhuǎn)化為抽象易懂的圖形來描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需求在變化、教學對象在變化、知識技能的更新越來越快、知識量突飛猛進,繼續(xù)采用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建構(gòu)策略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顯然已不太適合技工教育的發(fā)展的需要,也不能適應當前技工教育的對象。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jié)合等方式,獲取生活化、工作化、完整的工作過程任務,經(jīng)過“琢磨”提煉出情境化的學習任務,并以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課堂中實施,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能力和職業(yè)核心能力,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勤學.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政治理論課實效. 發(fā)展雜志,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