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的聽力培養(yǎng)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方法與能力, 是初中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聽、說、讀、寫是掌握一門語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聽在語言學習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沒有聽的輸入,說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梢?,聽說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尤其重要。
【關鍵詞】英語 聽力 教學 方法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聽力教學尤為重要。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的感知環(huán)節(jié)。近年來,由于交際教學法的傳播,聽力教學得以推廣和普及,英語教學中對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廣大師生都意識到“聾啞英語”的不適用性,因此,聽力教學逐漸受到了重視。然而,并非隨著認識的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水平就隨之提高。每個英語語言學習者的聽力水平參差不齊,這是由于英語聽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初中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原因
(一)語音知識不足
語音是語言的基礎,更是聽力的靈魂。語音知識不扎實是導致聽力困難的直接原因。掌握基本的語音規(guī)則是練好聽力的基礎,教師在聽力課開始之初就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掌握單詞的正確讀音,是聽懂單詞的基礎。
(二)語法知識和詞匯知識不足
聽力技巧的掌握是以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為基礎的。一定的詞匯量和必要的語法知識是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首要條件。聽力是英語知識的全面體現(xiàn),而英語知識的基礎便是詞匯。詞匯量的多寡,直接影響聽力的效果,決定了聽力理解的程度。學生的語法基礎知識不牢固也是影響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聽力過程中,由于受不同的語法結構的影響,反應不及時,從而造成理解上出現(xiàn)困難。教師應該鼓勵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盡快掌握必需的詞匯和語法知識。
(三)教學硬件及軟件缺乏
記得剛剛被分配到這所農(nóng)村中學來的時候。發(fā)到我手中的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教參,還有一個灰蒙蒙的連外殼蓋都丟了的錄音機,筆者試了下,還有很多雜音。更別說多媒體教學儀器和語音室了。這些都是硬件方面的不足。而軟件方面學校為教師提供學習和技能培訓方面的機會極少,長期下來使得教師素質跟不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英語教學新要求,使得有些英語教師課堂上只注重語法知識傳授,忽視聽說能力的訓練。
(四)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母語的干擾
比如在西方國家當別人夸你,如:You are very clever!應該回答Thank you!而中國人則經(jīng)常認為該如此謙虛的回答I don't think so!這就與英美國家文化相沖突了。語言也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所以要想提高英語聽力的學生也一定得了解一些英美國家的語言習慣及文化背景。
二、提高學生聽力的辦法
(一)配備完善的教學設備,利用外輔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
城里孩子很小就接觸人類文明,相比而言。農(nóng)村孩子就沒有這樣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新鮮的教輔工具去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筆者記得之前在城里每次帶學生去多媒體上課時他們才十分的激動和興奮。筆者第一次給初一小孩上聽力課時,他們看見我手上的錄音機時居然都特別興奮,踴躍參與教學活動。后來筆者就想出一個更好的激勵辦法。
聽力課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每次五人一組去筆者的房間通過電腦聽一次帶有視頻的有趣小故事,這對于他們中有些從未摸過電腦的學生來說興奮不已,這就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當然我建議政府能夠撥款為鄉(xiāng)村中學添置多媒體教學設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去感受先進的教輔設備給他們學習所帶來的無窮樂趣,讓令他們頭疼的聽力教學成為一種放松和享受,讓“要我學”真正變成“我要學”。
(二)加強課外閱讀和課堂活動,豐富文化背景知識
英語學習必須具備一定的英美歷史和語言文學知識。因此要注意多閱讀有關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人文地理、歷史文化等背景知識的短文,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避免因文化差異而造成失分。筆者鼓勵學生訂購一些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趣聞雜刊,為檢查學生是否認真閱讀此刊物,每天上課前用五分鐘安排一組學生上來用英文對話,把他們所看到的趣聞和文化一起與同學們分享,這樣既培養(yǎng)他們閱讀刊物的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口語,學生很期待筆者的課,在課堂上“自娛自樂”,受益匪淺。
(三)諄諄誘導與激勵,增強學生學好英語聽力的意識
一些對英語聽力相當不感興趣的學生告訴筆者聽力很難,在試卷中又只占20分,自己隨便聽聽也可以拿幾分,與其在那上面耗費時間,還不如多做點其他的題目。于是筆者給他們仔細分析初中聽力所占比分逐年增長的事例,而高中英語中聽力更是占了30分,還有增長趨勢,大學聽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四)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
使聽力訓練個性化學生在聽英語的過程中,習慣于將聽到的一切都翻譯成漢語,人為地增強了聽力理解過程中的英譯漢,然后再到漢譯英的環(huán)節(jié),從而跟不上速度,提不高效率。指導學生用英語思維,減少心譯過程,使學生把聽到的或自己表達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提高學生聽力效果的主要一環(huán),同時要教育學生不要把一切都翻譯成母語。
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課,需要不斷地實踐。課余的交際,要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在課外隨時隨地講英語,形成濃厚的課外英語氛圍。教師可以安排各種各樣的活動,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實踐。如:利用電教媒體看英語原版節(jié)目、英語小品表演、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活動角等形式的展開,將更加有助于學生的實踐,幫助學生早日獲得語感,提高聽說效率。
總之,聽力固然重要,但是聽、說、讀、寫是不能單獨切開來看的,在學生平時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中要同時兼顧,缺一不可。因而教師要了解、分析學生的聽說能力障礙,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對聽與說英語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加強學生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與堅強的意志力,授以聽說技巧,并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才能培養(yǎng)學生聽英語的興趣,真正達到提高聽、說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