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基礎管理與個案管理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3月本中心管轄的十二個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6例,分為兩組,基礎組和個案組,基礎組為社區(qū)基礎管理,個案組給予社區(qū)個案管理,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管理后SDSS、BPRS的評分。結果:兩組患者經管理后SDSS、BPR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個案組治療后SDSS、BPRS評分明顯低于基礎組,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個案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社區(qū)重性;精神疾??;基礎管理;個案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0-250-02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fā)作,且治愈的機率較低。本文主要就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基礎管理以及個案管理的效果進行對比,并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3月本中心管轄的十二個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6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齡在18~53歲;平均年齡為(32±2.13)歲;病程在2~13年,平均病程為(6±2.34)年。
將9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為兩組,基礎組和個案組,每組48例;基礎組進行基礎管理,對照組實行個案管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癥狀以及文化程度等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9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均參照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進行確診。所選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小學水平以上;且年齡在15~55歲之間;所選患者至少有1位身心健康的家屬或監(jiān)護人陪同[1]。
本次所選患者均排除酒精或藥物依賴者;排除急性期患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的婦女;排除嚴重身心疾病、腦組織病變以及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基礎組進行基礎管理,首先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對納入管理中的患者進行社區(qū)隨訪。隨訪過程中,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家庭護理、精神衛(wèi)生以及用藥護理等;此外,還應定期為患者進行復診,以便在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復發(fā)或惡化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減少復發(fā)率。
個案組進行個案管理,個案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組織醫(yī)護人員向社區(qū)群眾以及患者家屬講解并宣傳個案管理的相關制度及規(guī)程,管理達到的效果等,使其能夠積極配合管理和治療;其次,還應加大對個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能夠詳細了解個案管理的服務理念、服務的模式、特點以及工作的內容等,從而提高服務技巧及能力。(2)分組管理;將研究組48例患者進行分組,將其分為4組,每組12例患者,每組均由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管理。(3)建立個案管理檔案;了解患者身體、精神狀況以及日常生活的技能等,并對其進行評估,明確問題,根據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及康復方案或目標。(4)每個季度進行評估,并制定下一步服務的計劃[2]。
1.4評判標準: 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評定兩組患者情感交流障礙、緊張、興奮、定向障礙以及概念紊亂等,并將其分為無癥狀、很輕、輕度、中度、偏重、重度、極重等7個層級,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病情越重。
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對兩組患者職業(yè)、婚姻狀況、社會活動的能力、社會性的退縮情況等進行評分,評分越高的患者,社會功能的缺陷就越嚴重。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一般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經管理后SDSS、BPR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個案組治療后SDSS、BPRS評分明顯低于基礎組,比較均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重性精神疾病復發(fā)率以及致殘率較高,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妄想、幻覺、行為紊亂以及嚴重的思維障礙等[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屬以及社會的負擔。為避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害到他人或社會,應提高重性精神疾病康復與治療方面的知識,加強對其的管理。
對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個案管理,訓練患者生活及社會的技能,滿足患者合理的要求及愿望,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幫助其樹立起自信心,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社會功能,并降低患者病情的復發(fā)率。本次研究表明,社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案管理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基礎管理,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個案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儀修芹,卜祥峰,董蘭,孫建強,胥愛萍,劉艷,等.社區(q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案管理與基礎管理效果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4(5):356-357.
[2] 楊惠青,鄧筱璇,黃群明.社區(qū)個案管理在重性精神疾病病人治療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8):2109-2110.
[3] 鄧筱璇,鄭曉聰,楊惠青,張雪靜,駱煥榮,黃群明,等.惠州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區(qū)規(guī)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7B):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