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生活方式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的作用。方法: 選自2012年03月至2013年06月來我院心內科進行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26例,按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對癥藥物治療;觀察組給予對癥藥物治療及生活方式干預,出院后繼續(xù)給予為期6個月的干預,6個月后觀察比較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經過對癥治療和生活干預后:①觀察組患者的情緒波動、高鹽高脂飲食、肥胖、飲酒、吸煙等不良行為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②觀察組患者運動鍛煉和服藥依從性等行為較對照組上升,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③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的高血糖、高血脂、心絞痛和高血壓病癥較對照組患者明顯下降,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促進健康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有利于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冠心??;生活方式;干預;二級預防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0-233-02
我國成人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逐年的增高, 其中冠心病是導致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的首要病因[1]。冠心病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高危人群發(fā)病的重要原因。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情緒激動和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能夠直接影響到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效果[2]。所以,在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要加強對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預,促進健康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加強冠心病的二級預防的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2012年03月至2013年06月來我院心內科進行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26例,按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觀察組63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齡41歲-82歲,平均58.5歲;對照組63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齡43歲-85歲,平均59.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并發(fā)癥等方面比較差異性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詳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給與對癥治療,建立病程記錄手冊;觀察組患者在入院時、出院后1個月、3個月、6 個月分別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干預內容包括高脂飲食、 體育運動、 生活節(jié)奏、 情緒波動、 遵囑用藥、吸煙數(shù)量、 飲酒過度、 肥胖等八個方面[3] 。具體方式為單獨談話,組織集體講座,發(fā)放宣傳小冊,進行電話、短信、郵件輔導隨訪等形式對病人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記錄患者的病情。在6個月時,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
1.3 觀察項目:
觀察記錄對癥治療和生活干預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情緒波動、高鹽高脂飲食、肥胖、飲酒、吸煙、運動鍛煉和服藥依從性等行為;高血脂、高血壓、 高血糖和心絞痛病癥的控制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選自2012年03月至2013年06月來我院心內科進行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 經過對癥治療和生活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所有的生活方式觀察項目較對照組明顯的改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的高血糖、高血脂、心絞痛和高血壓病癥較對照組患者明顯下降,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3.
3討論
冠心病二級預防是減少冠心病高危人群發(fā)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措施,旨在保護心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4]。近年來,醫(yī)護人員開始重視冠心病的二級預防用藥,如他汀類降脂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在臨床和平時的維持使用,取得了一定療效,然而對于冠心病的防治仍不是很理想不理想[5]。導致這種單純藥物治療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如生活方式、環(huán)境因素、社會因素、心理情緒反應密切相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情緒激動和肥胖等,對冠心病高危人群自身疾病有重要影響,可直接影響到二級預防的效果[6]。生活方式的干預在冠心病高危人群中較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容易做到。具體措施為對患者進行戒煙、限酒 ,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 ,適量進行體育鍛煉 ,控制體重,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壓的水平,保持適度的生活節(jié)奏,按醫(yī)囑用藥,避免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等。
本研究選自2012年03月至2013年06月來我院心內科進行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 進行生活方式干預,觀察對患者冠心病二級預防的作用。經過對癥治療和生活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所有的生活方式觀察項目較對照組明顯的改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的高血糖、高血脂、心絞痛和高血壓病癥較對照組患者明顯下降,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促冠心病患者健康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有利于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金頂鳳,蔣芬芬,湯愛紅.生活方式干預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6):23-24.
[2] 蔣芬芬,費紅.“生命網(wǎng)”模式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促進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25-26.
[3] 邵麗川, 陸川,黎兆宏,鄺敏毅,等.社區(qū)健康教育在實施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0):341-342.
[4] 趙愛純,劉宏錦,韓俊惠,王傳鳳,等.具有中醫(yī)特色的護理干預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作用[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7(8):717-719.
[5] 魯大云.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生活方式干預策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7):89.
[6] 王湘郴,劉紅渝,尤曉玲,侯靈紅.生活方式的干預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的應用調查[J].吉林醫(yī)學,2006,49(6):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