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蘇省對口單招規(guī)模的日趨擴大,越來越多的中職生邁入了高等學府,這對從事單招教學的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是關鍵。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課前的充分準備,即有效備課。
一、熟悉考試大綱,構建知識框架
江蘇省的對口單招財會專業(yè)綜合理論考試主要包括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和會計相關法律知識等五門課程。作為教師,必須認真研讀考試大綱,將考試內容了然于心,只有這樣,在對課程進行備課時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更有效地完成教學準備工作。當然,在具體應用時,也要靈活對待。一般來說,為了在高考時取得好成績,學生要反復學習以上幾門課程,因此每一輪的學習要求也不盡相同,側重點及教學方式、手段等方面都會有所區(qū)別,這對教師的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講新課時,由于學生對內容不太熟悉,所以在備課時不能受考試大綱上所說的“了解”、“理解”、“熟悉”、“掌握”等詞語的影響,而下意識地將知識劃分為所謂的重點和非重點。教師應對每一知識點進行深入剖析,將其作為重點來備,切不可敷衍了事。所以,教師備課時頭腦里要對知識有一個總體框架。首先要把握住該門課程的學科框架,弄清楚該課程到底是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會做什么?其次是對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體系有一個全面認識,使學生明白該章節(jié)所處的位置。最后是能夠有效地將知識點前后貫穿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將零散的知識點穿起來形成完整的體系,是對教師有效備課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明確課時目標,把握重點難點
課堂四十五分鐘是否高效率,要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與否。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為了讓學生每堂課都能有實現(xiàn)目標的喜悅,筆者備課時,一課時一備,每節(jié)課目標要求明確,做到“堂堂清”“課課懂”。制定目標首先要做到全面,即通常所講的知識、能力、情感的三位一體。當然具體到某一課時也無需一應俱全,也可適當刪減或側重于某一方面。如在講“記賬憑證的填制”時,就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其次,教學目標要細化,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識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哪些知識只需一般地了解。第三,目標要難度適中,要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需要。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就要深鉆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jié)和每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精心設計學案,強化能力本位
采用教案學案一體化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節(jié)省上課時間。為此,教師在設計學案時應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各個版塊中,既要起到引領提示的作用,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使學生在合作探索中開拓思維空間。根據不同的課型,學案的設計也有所區(qū)別。如授新課時,可設計如下幾個模塊:“知識準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書中的內容,并嘗試著解決一些基本問題;“互助探究”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立足點,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并開展互評;“達標檢測”主要考查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及不足之處;“歸納總結”主要引導學生討論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再由教師歸納知識體系,并強調重點。而“講評課”學案的設計又是另一番景象。筆者通過實踐,將此類學案設計分成如下幾個方面:“典型錯誤”將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羅列出來,由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正確解答”則是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答案;“錯題再練”是將類似題目進行再次練習,以達到鞏固的作用;“總結規(guī)律”則是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得出解題的一般規(guī)律和思路。總之,學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學生展開,以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及時總結反思,提升備課質量
教師完成了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并不意味著教學的結束,應及時將上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梳理,以此完善備課內容,提高備課質量。我們提倡教師寫教學反思,對備課、上課的各環(huán)節(jié)細細揣摩,剖析不足,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這時教案的第二次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從問題的設計、題型的選擇、手段的運用、師生的互動等各方面都需再加工,以期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
一堂課的精彩與成功,離不開充分的備課環(huán)節(jié)。而在備課中,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等各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它們組成了一個整體,只有緊密結合,考慮周全,才有可能為課堂教學保駕護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編 陳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