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一個以寫景記游為主的古代散文單元,單元要求通過這些文章要學習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并學習文章的寫景方法?!稘M井游記》就是該單元的其中一篇,《滿井游記》作為一篇記游小品,作者袁宏道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寫出了一個南方人眼中的“北國之春”。在整個單元教學中,本課在鞏固游記特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重點句子的翻譯,提高朗讀能力,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欣賞俏麗的語言風格;通過質(zhì)疑、合作、探究,盡量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品析獨特的比喻寫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中的審美情趣。確立依據(jù):《滿井游記》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筆下那怡人的春色呢?新課標中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使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據(jù)此并結(jié)合本單元教學要求,確立了上述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提高朗讀能力,通過細節(jié)描寫領略文章意境。2、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若脫籠之鵠”的歡快心情。確立依據(jù):本文文質(zhì)兼美,風格獨特,在教學時如果只是抓住寫法上的一些特點做“技術”上的分析,勢必將文章搞的支離破碎,毫無美感可言,學生也會喪失閱讀的興趣。新課標中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睋?jù)此,我把“讀”作為教學重點,通過聽讀、誦讀、評讀來提高朗讀能力和審美情趣,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教學方法
我的教學對象是剛剛升入初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知識積累、情感積累相對較少,尤其對文言文更有一種抵觸情緒。因此更需要教師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據(jù)此我選用古典音樂《高山流水》作為背景,清新舒緩的旋律與本文優(yōu)美的意境相得益彰,在美的享受中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古典文化的美、為重點難點的落實做鋪墊。1、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通過背景音樂《高山流水》將學生帶入到清新舒緩的優(yōu)美氛圍中,在此基礎上立足文本、合作學習。2、朗讀示范法:通過聽朗讀讓學生自己想象文章畫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出文章教學重點。3、啟發(fā)點撥法:作者流溢在字里行間的感情除了在讀中去體會,更需要教師適時點撥。本文寫記游 ,但起筆先寫不得游,再寫作者看到郊外美不勝收的盎然春色,這樣一點撥自然就能體會作者“若脫籠之鵠”的愉快心情,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四、學法指導
我們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的指導最關鍵。這一課采用朗讀法、勾畫圈點法、合作探究法,讓學生自己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激起學生共鳴,并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啟迪。
五、教學活動具體程序
(一)導入新課。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這是朱自清筆下萬物復蘇的春景。如果說南方的春是溫潤的,那么北方的春景又是怎樣的呢?2、板書課題、作者設計意圖:由散文名篇《春》導入新課,自然直接;同時在差異性的期待中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檢查預習,明確目標。1、檢查預習。學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情況,教師小結(jié),用幻燈片展示作者生平和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解釋詞義。2、出示學習目標。設計意圖: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培養(yǎng)人才其實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習慣”。通過檢查學生搜集的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情況和生字詞的掌握,目的在于督促學生認真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目標的展示,讓學生學習有目標意識,便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三)整體感知,討論交流。1、播放背景音樂《高山流水》,一名學生在配樂下誦讀,之后師生共同點評。同時,教師點撥難句停頓,像“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還有“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這些句子集體伴樂朗讀,感受滿井早春景色的清新秀麗。2、將學生分組,通過質(zhì)疑、合作來疏通文意,各小組內(nèi)不能完成的問題提出來在班上師生共同解決。
(四)研讀品味。研讀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用勾畫圈點的方法完成下列問題:1、作者對滿井早春的總印象是怎樣的?在文中用“-------”標出。2、作者描寫了那些早春景色?用“*”標出。他們分別的特點是什么?用“()”標出。3、作者看到這些景色時心情怎樣?用“…….”標出,為什么會這樣?
(五)賞析探究。教師提示:作者如愿春游,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而這無形的“情”是如何借助有形之“物”來體現(xiàn)的呢?引導學生找出細節(jié)描寫和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賞析其妙處。
(六)強化主旨,延伸拓展
明確主旨:城中余寒———春在郊外
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本文的感受、啟示。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希望大家能在將來的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能從平時的生活中不斷的發(fā)掘出美的東西,相信大家都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
(七)作業(yè)布置
1、運用本文的寫景方法,以“”為題,寫一篇不少于150字的
寫景片段。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新課標中談到,閱讀教學要努力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拓
展自己的視野,擴大思維空間,要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片斷練習的作業(yè)布置,可以起到學以致用、遷移借鑒的目的。
(八)板書設計
滿 井 游 記
袁宏道
河水————清澈亮麗
春意 盎然 山巒————鮮妍明媚
柳條————柔美婀娜
麥苗————生機勃勃
游人————怡然自樂
鳥魚————喜氣洋洋
城中余寒——— 春在 郊外
點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