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既受宏觀環(huán)境的制約,更受其直接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軍校生長學員來源于地方高中生,客觀地分析軍校這個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特有的工作方式,對于生長學員盡快適應軍校環(huán)境大有裨益。
一、特殊的管理、訓練環(huán)境是生長學員心理適應的環(huán)境因素
生長學員進入軍校,便面臨一個獨特的新環(huán)境,能否適應這一環(huán)境,是其心理能否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課題。學員對軍校的心理適應主要包括對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角色地位的適應、人際關系的適應、學習訓練的適應等。
跨入軍校大門的學員,面對著一個全新的客觀環(huán)境與人際關系,從入校之日起就面臨著復試的考驗,同時還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一般來說,三個月的強化訓練,使學員得不到一點喘息的機會,嚴格的訓練造成學員巨大的體力消耗,繁多的工作和勞動使學員感到厭倦,擁擠的學習時間安排使學員感到緊張,這樣的生活必然造成緊張心理。面對這種環(huán)境,大部分學員產生緊迫感,加強自我約束,采取自我調節(jié),逐步適應這種生活,并通過嚴格的環(huán)境鍛煉形成軍人特有的良好身心素質。但是,也有一些學員承受不住艱苦的訓練生活和巨大的精神壓力,出現(xiàn)各種問題,形成心理疾病。新生入學階段,往往是學員心理疾病的高發(fā)期,特別值得注意。
角色適應困難,是引起學員心理沖突和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入校初期,角色轉換幅度太大,生長學員很難一下子適應這種轉換。他們大多剛剛步入青年期,到軍校學習是他們有生一來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而且軍校管理教育特別嚴格,加上他們缺乏人生的閱歷和經驗,感情比較脆弱,思想較不穩(wěn)定,易產生思鄉(xiāng)念家、畏難怕苦等心理,出現(xiàn)情緒抑郁等不良反應,甚至出現(xiàn)心理疾病。
理想中的軍校和現(xiàn)實中的軍校反差太大,容易造成學員心理疾病。入校前,生長學員大都滿懷豪情壯志,對軍校生活充滿一種神秘、好奇、向往的心理,處于興奮、激動狀態(tài)。入校后,面對軍校嚴格的管理,緊張的學習、訓練,繁雜的勞動勤務,特殊的人際關系等,一些學員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巨大落差面前,會產生困惑、茫然,壓抑和后悔等心理,某些心理脆弱者可能因此而導致心理疾病。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對滯后是生長學員心理適應的人際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軍的光榮傳統(tǒng),它在提高官兵思想覺悟,保持軍人思想穩(wěn)定,以及消除心理疾病上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軍院校思想工作在適應這一變化上還存在著一定差距。有的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單一,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未能及時有效地回答和解決學員面臨的問題,這也是造成生長學員心理適應困難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一是政治教育內容與市場經濟和部隊的實際脫節(jié)。教育的具體內容回避社會上的熱點、難點問題。例如,進行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怕學員聯(lián)系到軍地反差發(fā)牢騷,有意回避物質利益原則;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怕失去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回避現(xiàn)階段人們的消費觀念,總是向學員進行正面教育,想讓學員的思想保持純潔。實際上,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各方面的信息都很暢通,學員從各種渠道得到多種信息,關鍵是學員對有些東西不理解,感到迷惑,如果不把大家關注的熱點、難點說清楚,教育的內容與學員的思想實際不沾邊,不但起不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學員的思想困惑,這些問題一旦和其它問題糾合在一起,就可能引發(fā)心理疾病。
二是有些政工干部素質不高。有的干部缺乏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政治理論修養(yǎng),思想不敏銳,缺乏現(xiàn)代意識,習慣于用過去的思維方式去認識和解決現(xiàn)在的新問題;有的骨干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習慣以勢壓人,動輒訓人罵人,不善于發(fā)揮和利用積極因素,不善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給學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有些領導干部自身形象差,本身問題較多,言教與身教不一致。這不僅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而且為學員樹立了不良形象。學員中的某些思想、心理疾病的出現(xiàn),與領導干部的自身形象和工作方法有一定的關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落后是學員心理適應的制度因素
目前,我軍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還處于相對滯后狀態(tài)。其主要體現(xiàn)是:
領導層對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較普遍地存在著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輔導的傾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還很難形成機制,有的還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
多數(shù)院校領導和學員隊干部缺乏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一般專業(yè)心理輔導人員集中在教研室,基層缺乏懂專業(yè)、有責任心的心理輔導人才。因此,學員產生心理疾病時,就不能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和幫助,只能任其發(fā)展。有的院校少數(shù)教學及管理人員自身心理品質欠佳,他們的言行常常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員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自覺不自覺地成為心理疾病的制造者和傳染源。
心理輔導理論和方法的借鑒缺乏標準。目前,心理輔導主要是借鑒國外的理論和方法。而且,在輔導工作中,對一些理論和方法缺乏必要的修訂,尤其是軍隊院校,目前還沒有針對軍校學員心理特點的心理輔導理論。
心理輔導活動開展不普遍,設施不配套。目前,有的院校已經設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是主要是采取個別面談、集體咨詢、通信咨詢、電話咨詢等形式,很多院校由于缺乏固定的咨詢場所、必備的測試儀器和必要的經費,使咨詢工作流于簡單的形式。再加上咨詢人員多是兼職,利用業(yè)余時間工作,因此無法保證咨詢正常開展而影響咨詢效果。
作者簡介:
孫春林:白求恩醫(yī)務士官學校政治理論教研室講師,講師,軍事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