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的問題時刻圍繞著小學數學的教學,他們的發(fā)展變化,對我們數學教學的質量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學數學學習的分化現(xiàn)象比較明顯,大量學困生就是在這階段產生的。教師在教學中注意采用一些方法,對轉化學困生的幫助極大,對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也有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數學教學 學困生 轉化工作
學困生的問題時刻圍繞著初中數學的教學,他們的發(fā)展變化,對我們數學教學的質量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學數學學習的分化現(xiàn)象比較明顯,大量學困生就是在這階段產生的。針對這一現(xiàn)象,探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下面就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情況,對學困生的形成問題及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因素。俗話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一個人從小所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對他今后各方面發(fā)展的影響很大。家庭的經濟地位、文化教養(yǎng)、人際關系乃至家庭氣氛等,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長遠的作用。如果父母用專橫武斷動不動就訓斥或打罵的家庭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其子女就很容易產生厭惡學習傾向。
(二)學生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自學能力差或根本不會自學。二是課堂上缺少認真聽講和解題的積極性。三是對待練習作業(yè)的態(tài)度很不認真,不清楚所學的內容馬虎應對,不會的就抄襲了事,解題過程沒有邏輯性,不能正確地運用定理、公式,只會死搬硬套,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作業(yè)或試卷。四是缺乏自信心及自卑的作用。
(三)教師和優(yōu)等生對他們的態(tài)度。這方面給他們的影響很大,他們往往主觀地認為教師和同學都看不起他們、歧視他們,這時如果再有人對他們說三道四,他們的敵對心理就更強。學困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感受到的大多數是批評和指責,表揚和夸獎是與他們無緣的。這樣在學習和其他一些集體活動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冷遇、排斥,使他們逐漸地對學習和集體活動喪失了興趣,就自然產生了一種對教師和好學生的疏遠感、冷漠感和對抗心理,這些方面在以后的學習中往往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其他原因而被不自覺的加強,并可能泛化到對待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上。
二、對轉化數學學困生的一些策略
(一)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家長回訪學校等渠道,一方面可以通過家庭來了解學生在學校外的一些行為習慣及各種表現(xiàn),另一方面使家長了解學校的目標和對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從而使家長與學校達成一種共識,也可以向家長講解一些有關教育孩子方面的技巧,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溝通和配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二)要長善救失,充分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根本的一點在于調動其積極性,引導他們自覺地鞏固發(fā)揚自身的優(yōu)點來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點。其實,“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一樣,一點缺點沒有的好學生和一點優(yōu)點都沒有的壞學生都是不存在的。學困生身上也有優(yōu)點,只不過由于他們的缺點多且易見,而優(yōu)點和長處則少而隱蔽,他們上進的心理因素,又常常是”閃電式”的。因此,教師要一分為二的對待學困生,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充分肯定和積極引導,做到長善救失,從而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使它成為向好的方面轉化的轉折點。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學困生的情況相當復雜,其原因、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善于運用歸因理論,摸清情況,分析原因,了解癥結,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學困生的教學轉化工作。
(四)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注重情感教育。學困生也是有情感的人,他們也需要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當他們有所進步時,就需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及時予以表揚。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學,只有這樣,學困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樹立“我能學好”的信心,增強“我要學好”的決心。教師接受到學困生良好的反饋后,應該無意或有意地又給這些學生以更大的關懷、更多的指導,從而產生良性循環(huán),在這樣良好的心理氛圍里就能產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應,這是學困生發(fā)生轉變的良好開端。
三、培養(yǎng)學困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數學興趣
一是大部分學困生的學習是被動的,依賴性強,他們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應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引導他們自己動腦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xiàn)成答案,同時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二是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所進步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如對學困生加大、加重作業(yè)量的做法),對待學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三是在出試卷時,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并在考試前對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對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就可能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會得較高分數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逐步改變他們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隨著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就會得到激發(fā),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強,這必然會促進他們的發(fā)展與提高,有利于他們的進步。
總之,學習也是一樣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對轉化學困生的幫助極大,對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也有極大的幫助。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yǎng),那么我們的汗水定會得到回報的,學困生也會成為理想的好學生。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從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的角度出發(f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極大的愛心,去幫助學困生。通過各種方法的互相滲透、互相聯(lián)系,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依據學困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靈活巧妙地運用,一定能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