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在化學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生為本,自主發(fā)展,養(yǎng)成習慣,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既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 自主學習 新課程 能力 培養(yǎng)
新課程強調,化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的學習中要在掌握有關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化學實驗,注重方法和實驗過程,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方式上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前論述,化學科對自主學習認識,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知識對中學化學教師更為重要。
我們之所以特別強調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新課程改革強調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為學生終生學習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都有不少論述,兩千年前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其潛能便會得到開放,主體性便會得到弘揚。初中化學作為化學科目的入門階段,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我在教學中結合學科的特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立足學科知識的應用性、教育性、激勵性、趣味性,挖掘“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自主學習成為自覺的要求,不感到負擔,不感到厭倦,體驗到自己通過自學獲得新知識的成功歡樂,使課堂成為學生體驗和發(fā)展興趣的“樂園”。因而,化學教學應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應做到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要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碘的化合物性質”時,可以有這樣一段導語:在生活中大家肯定聽說過人工降雨,降雪,那么人工降雪的原理是什么呢?有幾種人工降雪的方法呢?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要及時評價,以贊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由題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乙酸》第一節(jié)乙酸性質時,我讓學生先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么?同學們的話題一下子打開了,提出了很多問題,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
二、重視預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因此,提高預習的有效性,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已經(jīng)迫在眉睫。1.明確預習的目的和意義。課前預習的目的是在于了解教材各知識點,并初步理解和找到疑難問題以便能在課上注意聽講,有利于達到學得快,理解透徹的目標。實踐證明:對比舊模式“上課—反饋”,反觀新模式“預習—上課—反饋”,似乎多了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它更有利于課堂上精講,突出重點難點,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及時練習,當堂鞏固,提高學習效益。2.明確預習的要求。明確了預習的目的之后,應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特別是初中生,開始可先布置預習題,這樣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有東西好學。例如,在學習《淀粉和葡萄糖》這節(jié)內容時,通過學案布置學生預習:人體內血糖偏高會得什么病,出現(xiàn)什么癥狀?血糖偏低又會如何?通過預習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所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又大大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不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習積極性,真可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優(yōu)化方法,多方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僅有化學學習的興趣是不夠的,若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較強的學習責任意識,時間一長,遭受學習挫折后,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就因此而減弱。因而,化學教學還必須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1.教師引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和個體差異,選擇一部分內容,圍繞教學目的,有意思地一步一步進行教學。如教《氯氣》一課,根據(jù)學習的愛好,選擇“從狀態(tài)—性質—用途”這一方法進行教學。第一步,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氯氣,其狀態(tài)是什么?第二步,根據(jù)生活中盛接來的自來水為什么不能直接倒入金魚缸中和你見過消毒劑有哪些提問,然后學生回答,再做試驗說明他的氧化性。第三步,討論它的用途有哪些,體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質?做小結?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然而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chuàng)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2.總結方法。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教學《氯氣》課后,我引導學生總結了學習方法,然后用這種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硫》,學生學習起來就輕松多子,問題抓得很準,對內容的理解也很透徹。3.領悟自得。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本身作為認識和思考的對象,反思自己的思維方法、學習進程,從而達到在學習實踐中“悟”出學法的目的。4.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如讀了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讓那些想了解同樣問題的同學組合在一起,用他們喜歡的方法來自主學習,達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式學習,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位化學教師共同努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貫徹新課程理念,營造一個民主、團結的氛圍。為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祖浩《化學課程標準解讀》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