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電所的經營難度也隨之不斷加大,利潤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而線損率作為供電所一項較為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其直接反映了供電所的經營管理水平。因此,加強線損管理已經成為供電所提高經營收入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對線損及線損率進行概述,進而分析了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線損率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期望能夠為提高供電所的經濟效益給予一定幫助。
【關鍵詞】供電營銷 線損 線損率
一、線損及線損率概述
在電能的輸送和分配過程中,電網中的各個元器件產生的電能損失、功率消耗及其它相關的損失被稱為線路損失,通常簡稱為線損。在電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線損電量主要是根據(jù)電能計量統(tǒng)計的供電量與售電量的差來計算的,這個差在總供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被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為線損率。按照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把線損分為理論線損和管理線損兩種。
(一)理論線損
理論線損又被稱為技術線損,指的是電能在輸送、變壓和配電的過程中,由電網實際的運行參數(shù)以及供電設備的參數(shù)所決定的損耗。通常情況下,理論線損屬于一種無法避免的損失,但是卻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降低這部分損失。理論線損不僅能夠反映電網在結構方面和運行方面的合理性,同時還能夠反映供電企業(yè)的整體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且開可以促使有關部門采取從內部挖潛、改造線路、添加新設備等措施來降低線損率。
(二)管理線損
管理線損主要是指電網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其他損失,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計量裝置不合理;2.由于抄表不同時、漏抄、錯超、錯算等情況,導致的電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準確;3.由于帶電設備的絕緣不良而發(fā)生漏電現(xiàn)象,導致電量損失;4.無表用電或竊電導致的電量損失。在電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管理線損是可以利用精細化的管理措施加以減少,甚至可能完全消除。
綜上所述,在電網結構以及運行狀態(tài)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電網中的線損大小,可以反映出供電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線損率的因素
(一)線損產生的原因
線損是供電所一項較為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其綜合反映了整個電網的規(guī)劃設計、運營管理水平以及生產技術。下面對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
1.由電阻作用產生的線損。線路的導線以及變壓器的金屬線圈均屬于導體,由于電阻的存在,當電流從中流過時則會產生一定的電能損耗,這部分損耗一般會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于周圍的截至當中,基于這種損耗是由于電阻作用引起的,同時損耗還會隨著導體中電流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所以該種損耗又被稱為可變損耗。
2.有電感作用引起的線損。有許多電氣設備在電流通過時,需建立并維持磁場才能正常工作,而電流在電氣設備中建立磁場的過程是一種電磁轉換的過程,由于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會使電氣設備鐵心中產生出渦流和磁滯現(xiàn)象,引起鐵心發(fā)熱,從而產生電能耗損?;谠摀p耗與流經設備的電流大小無關,而是只和設備的性能以及接入的電壓有關。因此,屬于固定損耗。
(二)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原因
影響線損率的因素的較多,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電網升壓改造。是一種優(yōu)化電網的措施,主要是在用電負荷急劇增長,導致線路的輸送容量達不到實際需求,或是能耗大幅度上升,致使經濟效益明顯降低,以及淘汰非標準電壓等級,簡化電壓等級的情況下而采取的技術措施。但是由于在城網的過程中,僅對10kv主線進行了改造,卻基本未對380V以下的低壓線路進行改造,而這部分低壓線路中卻存在大量的老化現(xiàn)象,致使線損電量較大,并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由于10kv及以下低壓售電量比重逐年增長,從而導致了降損難度增大。此外,負荷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季節(jié)性的空調負荷比重大,也加大了線損的增幅。
三、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當前,為了達到降低線損,提高供電所的經濟效益,供電所在進行線損管理中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技術方面的措施
1.選擇節(jié)能型變壓器。目前,由我國研制生產的S11型配電變壓器的效率與S9型變壓器相比,空載損耗下降了將近30%,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將原有的配電變壓器僅更換為S11型,這樣能夠大大降低空載損耗。
2.減少接點數(shù)量,降低接觸電阻。由于電網中導體的連接數(shù)量較多,從而導致線損增加,這部分線損主要是與接觸電阻有關,而導致接觸電阻劇增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術差,因此,必須對連接處的施工技術加以重視,以此來確保導體接觸緊密,降低接觸電阻。
(二)管理方面的措施
1.可通過線損的理論計算制定可行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管理制度。為了能夠保證線損指標制定的合理性,需對電網的理論線損率進行準確的計算,尤其是低壓理論線損率的計算??筛鶕?jù)當前電網的接線方式和整體負荷水平,對主要元器件的電能損耗進行計算,并以此作為計算線損的理論依據(jù),同時還需不斷收集、整理理論線損計算資料,在基礎數(shù)據(jù)整理好后,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對電網進行線損理論計算,隨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獎懲制度,從而使線損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學合理,
2.應建立并健全組織和指標管理體系。供電所應成立節(jié)能降損專項小組,并設立專項負責人,同時還應建立并健全線損管理工作的目標管理制度,嚴格考核、獎懲兌現(xiàn),以經濟的手段來確保降損工作的落實。另外,供電所還需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度,在會議上對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并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以此來確保供電所的經濟效益。
四、結論
總而言之,線損管理是一項較為綜合、系統(tǒng)的管理工作,在供電所的營銷過程中,只有不斷通過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加強對線損的管理力度,降低線損,才能使供電所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