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構成藝術設計領域中,怎樣運用線構去創(chuàng)作,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構成畫面如何去設計,線的運用方法,以及構成畫面所需要的美感因素等等,之后把它運用到青花瓷裝飾中,提高其創(chuàng)造新形象、新畫面的形式趣味美。
【關鍵詞】構成藝術 構成 青花裝飾
構成藝術是現(xiàn)代藝術中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現(xiàn)代藝術及其設計領域中被廣泛運用,它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尋求形式趣味美,構成藝術包括了藝術設計中我們?yōu)槭裁匆O計,又怎樣對創(chuàng)作的作品產(chǎn)生樂趣。它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yǎng)。
人們在呼喚回歸自然的時候,應該發(fā)掘最樸素的線就在我們身邊,這里有古人無法回歸到的經(jīng)驗總結,我們沒有理由丟掉生活的親近,而為某種慣性和時尚助力,設計的涵義圍繞我們線構的主題。在線描身上凝結了傳統(tǒng)的精華和現(xiàn)代的文明,線可以說是我們解讀作品,告訴受眾最直觀、最簡潔的藝術方式。而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領域中,線是“組合”的意思,即從畫面要素中抽出那些純粹的形象要素來加以研究。
構成在概念上,就是將物體的諸要素按照一定的順序和原則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其創(chuàng)作方法稱為構成,而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則稱為造型,也就是說,他們的區(qū)別在于構成更強調(diào)造型過程,而不僅在于結果。
青花裝飾作為陶瓷裝飾的一種傳播媒介,曾以獨特的裝飾美感使青花裝飾藝術在陶瓷藝術領域獨樹一幟。青花瓷屬于釉下彩繪瓷,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著色劑調(diào)水而成的畫料,在陶瓷素坯上描繪圖案紋飾,然后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jīng)高溫(1300℃左右)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fā)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wěn)定的特點。同時它具有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和獨特的民族風格,青花白瓷、典雅大方,給人以淡泊素雅之感。
在構成藝術里,在整個畫面中起著架構和支撐作用的是“線”。在幾何學中,線是肉眼看不見的。而在一般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對物象輪廓所采取的線條處理事實上也是一種人為的強調(diào),因為線條具有分隔物體輪廓的作用,所以,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與線條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設計領域,設計家對線的研究與認識更是意義深遠。如:康定斯基的《構成第七號》我們看到了圓形的線、方向箭頭、近似鐘表的形象和其他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等等,又可以說是構成藝術上的基本元素—點、線、面構成了畫面。
把原本正常的畫面,把它放大,變成整齊排列的點、線、面。然后運用單純、質(zhì)樸、率真的以面為主的平面造型手段,去捕捉生活中的一絲幽默和一絲蘊藏在內(nèi)心中對自然的感受。
線的運用與情感特征,線,作為一種繪畫表現(xiàn)手段,是藝術處理中表達情感最直截了當?shù)恼Z言。在線面前,似乎所有的烘托渲染等效果制作都處于了從屬的位置,“線”勞動可以說是繪畫行為中必不可少的動作。
具體線的運用與情感特征:直線、曲線、斜線。
直線的聯(lián)想—直線給人直率、簡單、明了的感覺,直線的方向感極強,且力度感大于曲線,因此直線形態(tài)給人剛勁、有力的美感。直線主要以垂直、水平、傾斜三種不同的方向在作品中起構成作用。垂直線具有堅定、嚴格、陽剛和上下升降的感覺;水平線具有寧靜、平寂的感覺;傾斜線具有動態(tài)、沖擊和飛躍的感覺。在青花瓷裝飾中,滿足各種美感要求的田園背景,田園生活中景物的設計,都是直線的運用。
曲線的思維延伸—曲線則有柔軟優(yōu)雅之感,曲線的流動性比直線大的多,而且自由曲線比幾何曲線更靈活。曲線在藝術設計中常以圓線、波線和任意曲線的面貌出現(xiàn)。圓線精密、壓制;波線優(yōu)美、柔和;任意曲線自由、奔放和灑脫,他們隨著各自的特性在構成藝術中發(fā)揮作用。曲線與生活中的自然美感能夠取得最好的協(xié)調(diào),“曲徑通幽、屈曲有情”都是對曲線的感性描述。
斜線的方向感意識—斜線的方向感與穩(wěn)定平衡的上下左右方向有對比的關系,因此斜線顯得比水平線和垂直線更靈活。中國書法中的“撇” 、“捺”就是典型的斜線形態(tài),往往成為一個字的點睛之筆。斜線的方向?qū)ζ鋵徝缹傩杂绊懞艽?。斜線是藝術設計中最為重要的溝通方式,它能夠引起一種視覺對話和視覺上的關注,盡管有其獨立性,但線條也能分割它所在的塊面,即能產(chǎn)生和諧,又能產(chǎn)生緊張,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形式趣味性美感。
線的布局原則主要包括:自然性原則、序列性原則、功能性原則三個方面。在設計中,人們在呼喚回歸自然的時候,應該發(fā)掘最樸素的線就在自己身邊。因此線的形態(tài)首先要追求自然,表現(xiàn)出崇尚自然的美學法則。青花裝飾通過布局空間序列的組合安排,在有限的空間中運用各種組合手段使人們在視覺上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從而達到擴展空間,延長構成藝術的目的,變有限為無限的藝術審美效果,這就是序列性的原則體現(xiàn)。線除了具有形態(tài)上的要求,還有功能上的要求,目的是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就是功能性原則。
構成藝術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對青花瓷藝術設計有著直接的影響。藝術高于生活,但又來源于真實的生活。青花瓷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縮影,也是世界文明的引路人。它的藝術風格有著明顯的中華民族精神。因此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努力為我們的青花瓷藝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杰,劉春雷.構成藝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8
[2]王受之.世界現(xiàn)代平面設計史[M].廣州: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3]蔣躍.繪畫構圖學教程[M]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3
作者簡介:
吳瑞臻,女,山東臨沂人,現(xiàn)為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