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動中國進行新一輪改革,中國巨輪將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改革發(fā)展征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繼續(xù)順應改革的潮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兒女,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康莊大道上,昂首前進。
樹立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堅定小局服從大局,在關鍵時刻,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強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禁止出現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勢,珍惜好當前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樹立服從意識。黨員干部服從是天職,要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zhí)行好黨的各項決議?;鶎痈刹恳谧约旱膷徫簧鲜冀K堅持著“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獻給組織”,時刻以一名優(yōu)秀共 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樹立責任意識?!霸谄湮?,謀其政”,作為一名干部,系職責所在,在其工作崗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fā)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樹立團隊意識。“眾人拾柴火焰高”,體現了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干勁,才能出業(yè)績。一個好的班子,要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個人始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證整個團隊有力、高效的運作。
樹立創(chuàng)先意識。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采用過去的傳統(tǒng)辦法,很難取得實效,要求我們基層干部要樹立創(chuàng)先意識,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yè)績說話、服眾。
改革是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動力,是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我黨和各族兒女必須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勵精圖治,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改革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更加寬廣的胸懷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改革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毫不動搖推進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
未來發(fā)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改革,這是我國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成功經驗,是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摸索前進中得到的普遍共識。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靠的是改革,我國未來發(fā)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我黨將始終不渝地堅持改革政策,堅持將改革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基本方略之中,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chuàng)新方面邁出新步伐,奮力把改革工作推向前進。
歷經3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當代中國,迎來新一輪改革的壯麗征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戰(zhàn)略全局,審議通過了《中國共 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吹響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集結號”。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深刻揭示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發(fā)展之道。35年來,從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改善,從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到國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變化,莫不靠的是改革開放。今天,破解發(fā)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前途命運,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改革開放的旗幟,絕不能有絲毫動搖。
這次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為的就是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為實現億萬人民的中國夢釋放強大動力。這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就是要以強烈的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并轉化成改造現實世界的強大力量。
在35年的改革歷程中,我們譜寫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靠的是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今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進取精神、進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v觀世界,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領導改革開放這一前無古人、世所罕見的偉大事業(yè),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澳嫠兄塾昧?,一篙松勁退千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牢固樹立進取意識,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fā)展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fā)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更加奮發(fā)有為地開拓進取,我們就一定能夠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機遇最可寶貴,歷史上的中國曾多次與機遇失之交臂。18世紀中葉以來,我們失去了工業(yè)革命、世界現代化浪潮、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浪潮所帶來的發(fā)展機遇。直到1978年以來,我們抓住了機遇,中華民族才大踏步趕了上來。今天,從我國國際環(huán)境總體穩(wěn)定,到經濟發(fā)展能力和潛力巨大,主客觀條件都對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我們從未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個歷史性機遇千載難逢,我們不能喪失,抓住就能贏得戰(zhàn)略主動,否則就有可能陷于被動?!皝矶豢墒д撸瑫r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崩喂虡淞C遇意識,科學判斷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充分發(fā)揮我們的獨特優(yōu)勢,就一定能夠搶占未來發(fā)展制高點,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激發(fā)黨和國家生機活力。
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黨和國家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當代中國共 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定信心和勇氣,凝聚共識和力量,迎接我們的將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