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制圖》是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實用性很強的重要技術基礎課,針對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較差,空間想象力差,學時相對少的現(xiàn)狀,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進行了教學改革,包括整合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課件,記錄平時成績改革。根據(jù)“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求,本著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這門技術,而不是去讓學生懂的這門技術是如何被創(chuàng)建出來的目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這種記錄成績方法促進組內(nèi)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各小組間同學相互競爭。最后整個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 內(nèi)容整合 多媒體課件 平時成績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b)-0207-02
《機械制圖》是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實用性很強的課程之一。根據(jù)“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求,本著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這門技術,而不是去讓學生懂的這門技術是如何被創(chuàng)建出來的目的。確定本課程的主要任務:使學生掌握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國家標準的主要規(guī)則,以識圖為主、以畫圖作為培養(yǎng)學生深入識圖和檢驗學生看圖能力的手段。
1 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我院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較差,空間想象力差,學時相對少,課后作業(yè)是習題集,每節(jié)課后都有習題且題量大,而學生又不愿意拆書。在有限教學資源的前提下,如何搞好《機械制圖》課程教學,降低教學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效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2 課題教學改革及效果
本人結合實際教學,在精選,整合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嘗試利用多媒體技術—— 動畫演示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案例及效果如下。
在投影原理和三視圖的形成教學中,通過三維動畫,動態(tài)展示空間形體向三個投影面投射形成三視圖并展開的全過程,這樣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使學生清楚認識了三視圖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三等規(guī)律的認識。
在講解組合體的讀圖時,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是看三視圖的兩個基本方法,教學中必須講清講透。只有反復進行“立體(空間)—— 視圖(平面)”,“視圖(平面)—— 立體(空間)”訓練,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目的。以往教師都是利用徒手繪制軸測圖的方法,來展示視圖所表達的形體形狀,這對教師的徒手繪制軸測圖的能力要求較高,并且浪費時間,影響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動畫演示攻克教學難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保證教學效果。
在講解機件的表達方式時,尤其是講剖視圖的時候,對兩個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視圖的畫法,利用掛圖也較難講。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易接受,導致學生繪圖看圖能力較差。通過多媒體教學動畫直觀演示,使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整合標準件、常用件、零件圖和裝配圖內(nèi)容,通過裝配體動畫演示來展開對標準件、常用件、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討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 記錄平時成績改革探討實踐
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次批改每個小組其中一名同學的作業(yè),并記錄成績,每次交作業(yè)的同學由教師指定,一學期每位同學的作業(yè)批改不少于三次。每個學生的最后平時成績計算方法是,學生個人的各次平均成績除以班級總的平均成績,再乘以學生所在小組的平均成績。如某班有學生60人,6人一組共10組,每次批改每個小組一名同學的作業(yè),共批改10名同學作業(yè),以一學期每位同學的作業(yè)批改三次計算,那么一學期批改每小組的作業(yè)共二十四次。假設張華同學三次作業(yè)的平均成績?yōu)?5分,她所在小組的二十四次作業(yè)的平均成績?yōu)?2分,全班總的平均成績即十個小組的平均成績?yōu)?0分,那么張華同學的平時成績是p=85/80×92分。由最后個人平均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個人的最后成績受小組平均成績和全班總的平均成績的影響,即個人的成績影響其所在整個小組同學的成績。
實踐證明:這種記錄成績方法促進組內(nèi)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各小組間同學相互競爭。最后整個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涂小華.王翠芳,朱建新.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高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研究[J].江西化工,2011(3).
[2]將新建.機械制圖教學靈魂剖析[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7).
[3]方小菊,陳繼清.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
[4]李雨桐,閆成新.《工程制圖》教學實踐中綜合培養(yǎng)學生工程表達能力的探討[J].裝備制造技術,2012(10).
[5]嚴佳華.《工程制圖》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
[6]黃國波.《化工制圖》與AutoCAD組合教學模式探討[J].廣州化工,2011.
[7]潘成君.工科高校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
[8] 張更娥.唐學鑫.高職高專汽車類《機械制圖》教學改革探析[J].大學教育,2012.
[9]張力.提高中職《機械制圖》教學質(zhì)量的幾點看法[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