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七大以來,反腐倡廉出現(xiàn)了新動向。對此,本文梳理了五年間反腐倡廉幾個關鍵詞,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反腐倡廉建設的不火情深入。
關鍵詞:反腐倡廉建設;反腐倡廉;三個更加;廉政建設;三個并存;兩個依然;“三公”經(jīng)費;官德建設;反腐敗
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了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戰(zhàn)略部署,各級黨委、政府和反腐敗職能部門把教育的說服力、監(jiān)督的制衡力、懲治的威懾力、糾風的矯正力、制度的約束力、改革的推動力結合起來,扎實推進懲防體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本文梳理了五年間反腐倡廉幾個關鍵詞,從中我們能聆聽到黨和政府建設廉潔政治的進步足音。
1.反腐倡廉建設。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必須把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十七大強調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
十七大報告第一次系統(tǒng)論述了反腐倡廉建設,并且把反腐倡廉建設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并列起來,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強調將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了反腐倡廉建設在黨建工作中的戰(zhàn)略定位。把“反腐倡廉建設”,表明我們黨對反腐倡廉規(guī)律性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2.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進程中,堅定不移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反腐敗斗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笔叽笠詠?,我們黨在實踐上不斷探索、認識上不斷深化、理論上不斷總結,使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內涵更加豐富和完善。
3.三個更加。十七大報告強調,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
“三個更加”是對十六大以來我們黨確立的反腐倡廉“十六字”戰(zhàn)略方針的深化。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努力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國家預防腐敗局成立5年來,加強防止利益沖突、廉政風險防控等治本性預防腐敗措施的研究和推廣;2012年抓緊制定社會領域防治腐敗工作指導意見,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預防腐敗工作作為工作要點,著力推進社會領域防治腐敗工作a50f7cdb29c0bf07f8fc14cddfa304a3。
4.三個并存兩個依然。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反腐倡廉形勢發(fā)生了深刻變化。2012年1月,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指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呈現(xiàn)出成交明顯和問題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xiàn)象易發(fā)多發(fā)并存,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xiàn)象短期內難以根治并存的總體態(tài)勢,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p>
這次全會作出的“三個并存、兩個依然”的最新概括,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總體態(tài)勢的科學認識,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反腐倡廉建設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共產黨人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5.官德建設。近年來,一些官員首先滑坡現(xiàn)象備受社會關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加強官德建設。
201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強調:“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藢颉!秉h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深化政風、行風建設,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
2011年,中央組織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對于干部德的考核意見》,突出德在干部標準中的優(yōu)先地位和主導作用,強調把德的考核結果體現(xiàn)到干部的選拔任用、培養(yǎng)教育、管理監(jiān)督等各個方面。
6.“三公”經(jīng)費公開。2011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推進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要求98個中央部門公開2010年“三公”經(jīng)費決算支出,同時公開2011年“三公”經(jīng)費預算支出。2011年,有92個中央部門公開了部門預算,90個中央部門公開了部門決算,98個中央部門公開了“三公”經(jīng)費。今年,已有95個中央部門更加及時、統(tǒng)一、細化地公開了部門預決算,并且按照國務院部署,公開的財政信息更加詳細,對中央“三公”經(jīng)費作了解釋說明。
繼2011年北京、上海、廣東、陜西等省市公開“三公”經(jīng)費之后,河南省等更多地方已宣布今年起各級財政“三公”經(jīng)費支出要向社會公開。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進一步要求縣級以上政府需將“三公”經(jīng)費納入預算管理,定期向社會公開“三公”經(jīng)費預決算情況。
(作者簡介:包國軍(1973-),男,蒙古族,吉林通榆人,研究生,現(xiàn)任吉林省通榆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案件監(jiān)督管理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績效管理,案件監(jiān)督管理,行政效能監(jiān)察,軟環(huán)境建設及廉政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