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海德爾的奧地利人慕名前來拜訪著名雕塑大師羅丹。
在羅丹的工作室——有著大窗戶的簡樸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有沒完成的雕像,還有許許多多小塑樣: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根手指或者指節(jié),這間屋子是羅丹一生不斷追求與勞作的地方。
羅丹穿著粗布工作衫,他好像一個工人。見他走進屋子,羅丹在一個臺架前停下了工作。
“這是我的近作?!绷_丹一邊說,一邊把濕布揭開,現(xiàn)出一座女正身像。
“這已完工了嗎?”海德爾問。
羅丹退后一步,仔細看著。但是在審視片刻之后,他低語了一句:“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
羅丹拿起刮刀、木刀片,輕輕滑過軟和的黏土,給女雕像的肌肉一種更柔美的光澤?!斑€有那里……還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羅丹把臺架轉過來,含糊地吐著奇異的喉音。時而,他的眼睛高興得發(fā)亮;時而,他的雙眉苦惱地皺著。他捏好小塊的黏土,粘在雕像身上,刮開一些。
這樣過了半個時辰,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羅丹沒有和海德爾說過一句話。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創(chuàng)造的更崇高的形體塑像。他專注于他的工作。
最后,帶著感嘆,羅丹扔下刮刀,像一個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種溫存關懷般地把濕布蒙上女正身像。隨后,他轉身要離開工作室。在羅丹要關門的瞬間,他看見了海德爾。他凝視著海德爾,那時他才恍然記起海德爾的造訪。羅丹因自己的失禮而驚惶:“對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記了,可是你知道……”
海德爾握著羅丹的手,感謝地緊握著。也許他已領悟到海德爾所感受到的,因為在他們走出屋子時羅丹微笑了,用手撫著海德爾的肩頭。
正因為專注,羅丹才創(chuàng)作出驚世之作,才能千古留名。
確實,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專心,也即專注。專注源自對目標的專一,只有這樣才會集中精力、體力,才會越鉆越深,越來越向目標靠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正是專注,聚集并放大了人的能量,從而推動專注者不斷走向成功。
所謂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從更深刻的涵義上講,專注乃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素質,更是一種能力,它體現(xiàn)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風格。
羅丹的努力和成功,就是專注的最好注腳。
成就一番事業(yè),實現(xiàn)人生價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響成功的因素復雜多樣?,F(xiàn)實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人對學業(yè)、工作、事業(yè)專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誘惑的干擾,扎扎實實地向著既定目標邁進,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卻耐不住寂寞,經不起誘惑,好高騖遠、見異思遷,對學業(yè)、工作、事業(yè)缺乏一種執(zhí)著精神,結果一事無成。
“分心”是一種不能將自己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應該從事的活動,而指向其他無關活動的心理現(xiàn)象,如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交頭接耳,或者翻閱其他書籍,或者擺弄文具,或者東張西望……學生在課堂上一旦出現(xiàn)分心現(xiàn)象,就會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樣就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下面這個小故事,很值得我們細心琢磨。
一弟子學習射箭,師父告訴他,要學習射箭,先要練好定力。定力怎樣練呢?就是站成射箭的姿勢,每天站上三個時辰,等練到紋絲不動時,再來教他如何射箭。
弟子練了三年,終于練成??蓭煾刚f,他只具備了身體上的定力,要練習射箭,還必須具備心理上的定力,心理上的定力怎樣練呢?
師父教他站在高高的危崖上,站成射箭的姿勢,每天站上三個時辰,等練到紋絲不動時,再來教他如何射箭。弟子一練又是三年,最終練成。弟子找到師父,師父說,現(xiàn)在可以教他射箭了。
師父僅教弟子射箭三個月,弟子就能百步穿楊。弟子不解地問,為什么練習定力需要六年,而學習射箭僅需三個月呢?
師父說,不只是射箭,定力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礎。而學習射箭,只是一種技巧,技巧再好,如果沒有專注的定力,也難以擊中目標。世上好學的是技巧,難做的是定力。
“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就是專注精神和境界的反映。一個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美好夢想,但由于追求的心態(tài)、方式不一樣,結果也就千差萬別。人生之路始于念,事業(yè)有成在乎心。一心一意去做事的人才能獲得成功,專注催化成功,專注收獲財富。
專注于一份感情,感情肯定甜蜜;專注于一個家庭,家庭肯定幸福;專注于一項工作,工作肯定快樂;專注于一份事業(yè),事業(yè)肯定輝煌。專注于小事,可以干成大事;專注于大事,可以成就偉業(yè)。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往往并不缺乏才氣,而是缺乏“專注于一個目標”的恒心,最終與成功擦肩而過,留下遺憾。如果我們在讀書學習與做事時,多一分專注,多一分堅持,專注于聽課,專注于讀書,專注于做好自己的事,也許有一天,你也會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