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委內瑞拉舉行查韋斯病逝后的首次總統(tǒng)選舉。從國家選舉委員會的計票結果看,被查韋斯生前“欽定”的接班人、執(zhí)政的統(tǒng)一社會主義黨總統(tǒng)候選人馬杜羅以50.8%選票險勝他的主要對手、反對黨聯盟候選人卡普里萊斯。這預示著馬杜羅未來的執(zhí)政之路將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盡管短期內圍繞選票的爭議將使穩(wěn)定政局上升為緊迫任務,但是中期而言提振經濟、改善民生仍然是新政府鞏固民意基礎的關鍵。
經濟雖有增長,但潛在風險猶存
眾所周知,“石油”和“民生”是“查韋斯時代”的兩大關鍵詞。在高油價時代查韋斯領導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在扶貧、住房、教育、就業(yè)等領域實施了一系列社會計劃,改善了中下層民眾的生活狀態(tài)。然而,近幾年委內瑞拉經濟表現不佳,進而導致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程度有所反彈。貧困率從2010年的27.8%增至2011年的29.5%,同期赤貧率從10.7%增至11.7%,基尼系數從0.394升至0.397。尤其是連續(xù)6年超20%的高通貨膨脹已經嚴重侵蝕了人們的實際收入,低收入家庭首當其沖。從馬杜羅和卡普里萊斯選票非常接近這一結果看,經濟社會狀況不佳已經對馬杜羅的得票率產生影響。
根據2012年拉美經委會經濟概覽,得益于國際原油價格高企和國內大規(guī)模住房計劃等刺激性政策的推動,2012年委內瑞拉經濟增長5.3%。這是繼2009年和2010年分別衰退3.2%和1.5%、2011年恢復增長4.2%后,經濟反彈的一個高點,與國際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5.3%)持平。但是短期內的經濟恢復難以掩蓋中期內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4個方面:
第一,經濟有可能陷入滯脹。隨著經濟政策短期效應在2013年退出,再加上歐美經濟低迷,在大選后委內瑞拉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學人》信息部(EIU)預測,2013年到2017年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都是高企的。第二,貨幣貶值預期推高通貨膨脹。2011年1月委內瑞拉撤銷實施近一年的雙軌制匯率,新的單一匯率為1美元兌換4.3玻利瓦爾。2013年2月,政府又宣布玻利瓦爾對美元匯率貶值32%,至1美元兌換6.3玻利瓦爾,是10年內第五次貨幣貶值。這種高估的官方匯率將加劇行政干預與市場預期的惡性循環(huán)。在黑市美元匯率更高,因此,貨幣貶值預期將推高通貨膨脹。第三,嚴重的財政赤字會制約反周期政策操作的空間,一旦將來受到外部沖擊,委內瑞拉政府就不會像2008年到2009年那樣推行大規(guī)模的反周期政策。第四,雖然經常賬戶尚有盈余,但是近年來外債負擔上升較快,還債壓力逐漸積累。根據CEIC數據庫統(tǒng)計,截至2012年9月外債總額為1092億美元。
這4種潛在的經濟風險來自于經濟政策的扭曲。從財政政策來看,主要是偏向于社會支出,而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的缺口,國家就要發(fā)行國債和國家石油公司的公司債,這樣就會造成國內外債務負擔上升。而貨幣政策在委內瑞拉基本處于從屬地位,迫于政府的壓力央行將利率保持在低位,所以它控制通脹的能力也是被削弱的。從匯率政策來看,長期高估的匯率政策導致經濟結構扭曲,降低了非石油產業(yè)的競爭力。從產業(yè)政策看,這種嚴重依賴石油的經濟結構易受外部沖擊的影響。
能源格局延續(xù),投資環(huán)境有待改善
石油是委內瑞拉最豐富和最寶貴的資源,也曾是查韋斯政府捍衛(wèi)主權的重要“武器”,更是加強國際合作、爭取國際支持的主要手段。在拉美能源合作進程中,委內瑞拉扮演“發(fā)動機”角色,以能源一體化推動拉美經濟一體化。在查韋斯時代,委內瑞拉首先加強了與拉美國家的石油合作,與多個拉美國家簽訂石油合作協議,除向它們出口石油以外,還共同勘探、開采和利用石油資源;計劃興建貫穿巴西、阿根廷等多個南美洲國家的“南方輸油管道”;相繼與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加勒比國家和安第斯國家簽署石油協議,并推動成立了南方石油公司、加勒比石油公司和安第斯石油公司等地區(qū)合作機構。委內瑞拉還加強了與印度、中國等石油消費大國的合作,簽署了多項能源合作協議。雖然石油合作是委內瑞拉增進與其他國家關系的最有效的方式,但委內瑞拉并沒有因此而對合作附加其他條件,對于一些能源缺乏的國家,還進行帶有援助性質的合作。此次,被稱作“查韋斯代言人”馬杜羅順利上臺,可以預見,能源政策將保持連續(xù)性。
從石油出口格局看,短期來說委內瑞拉出口格局不會發(fā)生根本性變化。比如美國,它是委內瑞拉最近、最大的石油出口市場,委內瑞拉60%的石油都出口到美國市場,而且美國有能力消化委內瑞拉巨大的重油煉化,因此美國對委內瑞拉的石油行業(yè)具有很重要的影響作用。短期而言,美國和委內瑞拉的貿易不會中斷或者發(fā)生大的變化。但從長期來看,委內瑞拉面臨著兩個潛在的沖擊:第一,近兩年由于美元的貶值,靠石油出口換回的購買力逐漸下降。第二,美國正在大力提倡清潔能源,推行頁巖氣革命,試圖擺脫對石油儲備國的依賴。因此,就像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一樣,委內瑞拉與亞洲能源合作的比重會逐漸上升。
目前,新政府首先要解決石油儲量不斷攀升而產量卻處于停滯的尷尬與困境。2011年1月政府正式確認,委內瑞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國。根據2011年7月歐佩克年度公報披露,委內瑞拉石油儲量為2965億桶(約為406.2億噸),超過沙特阿拉伯石油儲備(2645億桶)約320億桶。1999年查韋斯執(zhí)政以來,委內瑞拉的GDP增長率一直與國際原油價格(或該國石油出口額)的變動高度正相關,反映出委內瑞拉對石油的嚴重依賴以及非石油經濟的薄弱。多年來,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額一直占總出口額的95%左右,占GDP總量的近30%,而政府收入的50%是來自石油。然而,隨著石油儲備躍居世界第一,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卻停滯不前。沙特在石油開采能力方面仍居世界首位,其日平均開采能力為800萬桶以上,而委內瑞拉的開采能力僅為每天280萬桶。根據2012年12月份EIU的預測,2013-2017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將停留在每日大約250萬桶的水平。造成這種尷尬和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石油公司技術能力的弱化以及政府不斷收緊的“新國有化”政策導致投資環(huán)境惡化。鑒于對外資越來越苛刻的約束條件,外國公司的投資積極性大為受挫,甚至導致資本大量外逃。因此,如何改善投資環(huán)境、進而增加石油產業(yè)投資,是新政府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
中委關系穩(wěn)固,合作機制期待深化
馬杜羅承諾將嚴格執(zhí)行查韋斯生前制定的國家發(fā)展計劃,因此,他“轉正”后,查韋斯時代的內政外交政策將得以延續(xù)。不過,此次大選結果表明,反對派的力量已經同執(zhí)政黨旗鼓相當??梢灶A測,從穩(wěn)定政局的角度考慮,在修改有關法律法令、政府機構改革、調整經濟和社會政策等方面,馬杜羅政府可能會向反對派做出一些妥協。即使如此,中委關系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將繼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
然而,企業(yè)層面面臨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從以往經驗看,委內瑞拉制定政策和出臺法律的連續(xù)性、協調性和透明性不強,這會增加企業(yè)在委內瑞拉的投資成本。而且,委內瑞拉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對美元收入強制結匯,除進口食品和藥品等生活必需品外,進口其他商品的購匯要求高、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出口收匯及在委經營利潤匯出困難。從物流體系看,從委內瑞拉運往中國的原油完全依靠海運,巴拿馬運河仍是一個瓶頸,30 萬噸級巨型油輪無法通過該運河,只能繞道合恩角或好望角,單程運輸時間長達45天,運輸成本高昂。除此之外,還要面臨勞工問題。委內瑞拉工會勢力較強,勞工素質不高,福利待遇高,辭退困難,這也會增加企業(yè)投資成本??傊趪覍嵤白叱鋈ァ睉?zhàn)略的過程中,中國企業(yè)既要發(fā)掘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又要控制好風險,力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