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至今念念不忘,新加坡導演陳子謙的《12蓮花》。
它俗。用“老套”、“惡俗”形容它的故事,猶嫌不解恨。失母的少女,自小被擔任琴師的父親虐待轉(zhuǎn)賣,成年后遭遇的男人不是貪錢的拆白黨,就是街頭惡少,她被這些男人從歌唱生涯的巔峰扯到谷底,最后淪為癡肥的瘋婦,人生飛流直下,命運無可回避,像主演劉玲玲在宣傳短片里的人生感悟:“它是在說人的命運,就是人無論如何都會走到這一步?!边@一類的故事,從《初刻》、《二刻》到明清世情小說再到80年代的《故事會》和《今古傳奇》,隔三差五就要出現(xiàn)一次。
它鬧。它是一部歌舞片,不但用一首閩南語歌曲《12蓮花》將全片分為12個段落,更因主人公的歌臺藝人身份,理直氣壯地穿插了無數(shù)歌舞場面,即便是主人公的戀慕、心動、狂想、失落,也都以歌舞進行表達,擔任音樂制作的黃韻仁將閩南語歌那種悲則極悲、喜則極喜的作風大力貫徹,曲風更是橫跨爵士、電子舞曲、New Age……,音樂時髦,拼貼作風也夠潮,唱的卻是俗不可耐的敘事曲和勸世歌,“我阿花,要出嫁,到底我,值多少”、“少年賺錢是一時,老來怎樣過日子”、“勸你做人么要端正”,更有《監(jiān)房五更歌》,描摹囚犯的日悔夜恨。
它艷。舞臺表演部分電光閃閃,雞毛金盔,表現(xiàn)個人狂想的部分,更是怡紅快綠,濃艷到化不開,就連主人公劉蓮花的住處,也堆滿了艷麗的折紙蓮花,何況她后半段瘋了,舞臺服裝順理成章再沒離身,連帶著周圍的人,也都是一副剛下舞臺準備卸妝的模樣。
如果一部電影,犯了這些大忌還能吸引人,讓人念念不忘,它一定是上乘之作;如果一部電影又俗又鬧又艷,卻還顯得無比輕盈雅致,那么導演一定對俗有深切的了解,才敢于在俗到極處尋找雅。
《12蓮花》就是這么一部電影,它圓熟、飽滿、明艷,從頭至尾散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橋段爛熟卻易于理解,每個段落都雕琢得豐滿可信;音樂俗氣,卻契合人物身份,以大喜大鬧托出了極悲極涼;畫面艷麗,卻隱隱透出一種陰森。整個電影以樂寫哀、以滿訴虧、以盛景覆蓋寥落的調(diào)子,也恰到好處地傳遞到觀眾這里,主演劉玲玲則以她豐潤、自如、老辣的演技,奉獻了一個熠熠生輝的女性角色。
隨即去了解導演陳子謙的生平。他是1976年生人,蔡明亮的外甥,二十多歲就獲得57個國內(nèi)國際的電影獎項,被稱為“新加坡的奧遜·威爾斯”。 2004年,他憑第一部劇情長片《15》揚名,2006年那部頗具其舅之風的電影《4:30》說明了他風格的底色是沉厚和冷靜。
第三部作品《881》(又名《木瓜姐妹》)以閩南語歌臺藝人生活為素材,成為新加坡2007年最賣座影片,入圍若干電影節(jié)。在《881》的結(jié)尾,主人公唱的就是《12蓮花》,兩部電影的班底也基本一致,可見,歌臺藝人的生活,在陳子謙心中揮之不去,一定要一表再表。
好電影的功效就在這里,雖然表現(xiàn)的是人生之慘痛、命運輪回之無奈,卻因其誠懇、鮮活讓人念念不忘,像張愛玲說的:“臟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fā)現(xiàn)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
《月色撩人》
(Moonstruck,1988,102分鐘)
月亮不只影響潮汐,也影響某一群特別敏感者的行為。每到月圓之夜,他們總會激情難捺,做出超越理智和性格束縛之事。這部電影里有42歲的雪兒和24歲的尼古拉斯·凱奇,最動人的臺詞是:“帶我去,帶我去床上?!?/p>
《天臺的月光》
(A Roof with a View,1993,102分鐘)
葉玉卿試圖復出,卻被媒體對她家資產(chǎn)狀況的質(zhì)疑嚇了回去,恐怕再見無期。咱們不如在中秋時分,重溫下她20年前的這部電影,既溫情又潑辣。發(fā)廊女對生活泄氣之時,這樣教訓兒子:“你都4歲了,你是個大孩子了!”那真是華語電影最難忘的時刻之一。
《月球》
(Moon,2009,97分鐘)
未來的未來,山姆·貝爾獨自在月球的能源采集站工作,3年的工作期將滿,即將按合約回到地球的時候,他卻發(fā)現(xiàn),回家的承諾是一個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