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告中,一個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宣布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它的職能是什么?
一個國家的安全管理決策大體可以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兩種。
盡管中國一直被視為中央集權國家,但國家安全管理卻是分散管理。
中國最高領導人是黨政軍的最高決策者,然而這3個方面有各自的決策團隊。例如,國務院負責內政之決策,而中央軍委則負責軍事方面之決策。
在這種體制下,一旦遭遇重大安全問題,往往會出現(xiàn)軍隊和政務方面缺乏對接接口的問題。十多年前,中國成立了“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墒牵瑔螐脑摍C構的人員架構來看,卻存在先天的缺陷。
除了重大部門的負責人之外,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核心在于,其情報會通過一名“情報主任”進行匯集,通過篩選和匯編,給決策層可供使用的情報產品。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秘書的工作,然而這個工作卻是整個情報管理體系中級別最高的一個。過去,中央情報主任這個位置是由中央情報局局長兼任的。之所以如此設置,是考慮到中情局局長具備較高的情報工作水平,并且具有管理美國最全面情報機構的經驗。
中情局同時具有情報搜集、匯編、分析的工作流程,負責的情報產品包括信號情報、人力情報和技術拍攝情報。同時,中情局還有海外秘密行動工作,能夠執(zhí)行非軍事化戰(zhàn)斗任務或者進行敵后秘密作戰(zhàn)。
而美國情報界其他15家,除了五角大樓下屬的國防情報局之外,都是專長型的情報機構,與中情局這種全能型情報機構相比,具有某些方面的能力缺陷。這也正是美國當年設立中情局的根本目的,美國總統(tǒng)需要一個全能型機構去進行情報產品生產。
什么是情報產品呢?
情報產品就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對情報原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最終匯總為一種可供決策者作為決策依據的工具。
舉個簡單的例子,A國情報機關通過各種情報來源,確定敵國擁有300架戰(zhàn)斗機,分布在6個不同的機場。那么,對于A國的空軍司令而言,他所需要的情報產品,必須包括這300架戰(zhàn)斗機的具體技術數(shù)據,以及6個不同機場所在的位置。同時他還需要了解,這6個機場中對自己空軍威脅最大的機場是哪幾個,這是空軍司令員制定未來作戰(zhàn)計劃時,必須用到的決策工具。然而,對于這個國家的領導人而言,根本無需知道敵人的300架戰(zhàn)斗機具體到底如何分布,他更需要了解的是敵人的戰(zhàn)斗機是否比自己的多、敵人的戰(zhàn)斗機性能是否高于自己的戰(zhàn)斗機性能以及敵人有無可能對自己發(fā)動突然襲擊。
情報產品的制造者,就必須提供不同角度的數(shù)據,以及相關的決策建議。這就是典型的兩個不同層面的決策者對同一種情報的不同產品需求。
美國國安會情報主任負責的工作,就是將所有情報機關的情報做成可供國安會使用的情報產品。
從歷史上來看,每次美國重大決策失誤的后面,都必然存在重大的情報產品缺陷。所以,優(yōu)秀的情報主任是國安會成功的關鍵。
筆者之所以認為過去的“國家安全領導小組”存在架構上的缺陷,就是因為該小組并無統(tǒng)一的情報主任設置。盡管情報機構的負責人都位列小組中,卻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產品口徑,可能導致情報方面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