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論述寫文章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我們上課也是同樣的道理:開頭要美麗,中間要浩蕩,結尾要響亮。結課要突出短、快、巧,要做到言語不凡,干凈利落。要么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內用盡量少的話語使講課的主題得到升華,要么緊扣目標,提綱挈領,畫龍點睛。而一成不變的結尾只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學生厭倦,使學生們“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本人曾小試牛刀,精心設計,把課尾上得有滋有味。
一、巧妙板書,錦上添花
板書是開啟思維的鑰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好的板書,能撬開學生智慧的大門,能給人以心曠神怡的藝術享受。教學《花瓣飄香》一文時,課的最后幾分鐘,我再次出示第二小節(jié),讓學生再來看看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然后我問:“小女孩捧著的僅僅是花瓣嗎?”我板書:花瓣。“不是”“還是什么?”學生們馬上異口同聲作答:“孝心?!蔽以诨ò晖猱嬃艘活w心形。我又問:“媽媽聞到的僅僅是月季花的香味嗎?”我板書:飄香,學生們回答:“媽媽還感受到了女兒的孝心。媽媽還感受到了女兒的愛?!贝藭r,我在心形的外面再添幾條射線,意味著花香四溢、愛心四射。這時,學生們的眼睛里透著驚喜。這樣的板書有字有畫,無疑更直觀形象,既幫助孩子們理解了題意,領會了課文主旨,又給孩子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獲得美的享受。至此再讓孩子們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小節(jié),應該是順水推舟了。
二、智慧拓展,升華主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在學校里工作了三十五年。而直到二十年前我才明白,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范圍的知識;第二,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薄罢嬲膶W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p>
教學《日月潭的傳說》一文,當學生們根據(jù)要求讀完最后一小節(jié)故事的結尾“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了兩座青山,分別立在日月潭的兩邊”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故事是這樣的結局,你怎么看?”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覺得大尖哥、水社姐為了大家這樣奮不顧身地去救出日月,最后還是死了,不值得。”這樣的回答在教上一屆學生時可沒有出現(xiàn),但我知道很多孩子會這樣想。我馬上插入臧克家寫的《有的人》,隨即吟誦起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比缓笪覇柡⒆觽儯海骸澳男┤怂懒藚s還活著?哪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孩子們豁然開朗、暢所欲言:“壞人活著卻已經死了。為人民獻身的人死了卻還活著。他活在人民的心中?!薄按蠹飧?、水社姐舍己為人,他們是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闭n堂掀起了一個小高潮。我知道孩子們是真懂了,他們很滿意這樣的解釋,同時對兩個主人公更敬佩。課文這個傳說故事不就是讓孩子們在學習故事的同時學作善人嗎?此時的孩子們在讀課文結尾時聲情并茂,情感得以升華,“善有善報”這一思想也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
三、興趣練習,提升能力
結課往往是對本節(jié)課的總結、鞏固和提升,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許多小學生在結課時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所以我們教師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
借鑒于永正老師的一個做法,我在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時,課將結束,我扮演起了孩子的媽媽,與學生交流起來,學生馬上向“媽媽”復述起課文中的故事。就在這不知不覺的師生互動中,學生的復述能力、表達能力得以鍛煉、提升。再如我在教學《海底世界》時,當讀到最后一小節(jié)“海底真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我馬上引導:“大海的確是個迷人的地方,天是一塊翡翠,海是一塊藍玉——”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背起了曾經學過的《美麗的南沙群島》,學生們情緒高亢,興致勃勃地表現(xiàn)著自己。這樣在動感背誦里加強了記憶,激發(fā)了興趣,讓舊知新識自然而然地融會貫通。
四、恰當總結,畫龍點睛
王國維先生曾說:“境非獨謂景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闭n境的開發(fā)同樣如此,“境”在文本中,更在人的心中。
學習《菩薩兵》,結課時,我讓學生們仔細觀察插圖,想想說說:回家后的藏胞們會和朱總司令、紅軍說些什么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扒а匀f語說不完啊。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軍民魚水情。”這樣的作結,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紅軍和藏胞就是魚兒和水的關系。在學習《放飛蜻蜓》結課時,我這樣問學生:“孩子們放飛了蜻蜓,收獲了什么?”學生們的回答豐富多彩:“他們收獲了快樂”“收獲了關于蜻蜓的知識”“明白了要保護益蟲”……這不正是這篇課文的寫作目的所在嗎?
五、適時引領,設置懸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成功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設置懸念往往是非常有效的閱讀推薦策略。如學完《少年王勃》,我就簡單介紹王勃,還介紹古代其他文人的故事,然后賣了個關子:“要想了解更多,你們自己去讀書吧?!币幌抡n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課外資料。
是啊,只要教師用心,設計精心,讓學生們參與其中,沉浸其中,結課也能讓學生們“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