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作文教學的好與壞對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導——生寫——師評,形式單調,往往只盯“指揮棒”,不練基本功,甚至于本末倒置以考代練,使得作文課收效甚微。因此,語文教師應拋開功利思想,轉變觀念,以高效課堂理念為指導,從平時教學的點滴入手,讓作文課堂返璞歸真,著力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通過閱讀積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參與作文修改與講評,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效課堂;寫作興趣;積累;學生評改;合作交流
學生的作文能力從其本質來說,就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能力?!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簡言之,作文就是用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讓學生學會運用文字寫作,形成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學的難點。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拋開功利思想,轉變觀念,以高效課堂理念為指導,從平時教學的點滴入手,讓作文課堂返璞歸真,實現(xiàn)課堂作文教學的高效性。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看成是內心的滿足,而不是當作負擔?!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作文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寫作活動,只要學生心甘情愿去寫,作文教學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1)清除學生作文的心理障礙。多數(shù)學生不是寫不好作文,而是打心底里怕寫作文。教師應該設情布境,鼓勵和誘導學生,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讓學生切身體驗到作文并不神秘,作文活動不外乎就是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現(xiàn)象的看法及對生活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感受等情感活動,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說到底也就是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口。鼓勵學生想說什么就盡情抒寫,使學生深感作文其實就是用筆說話,自覺克服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從心靈情感深處走近作文。
(2)精心選擇寫作內容。在選擇作文題目時首先考慮的是要走進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心靈。好作文題目能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激情。讓學生有情可抒,有理可寫,既可以達到老師要訓練的目標,又能引起學生的寫作欲望。比如初三年級可寫“長大的感覺”“感受初三”“一路有你”等。
(3)善于激勵。學生的亮點一定要在每次寫作中予以表揚,因為,學生的自信心是在表揚中樹立起來的,我們的作文課也要在學生的身上做文章,只要他們的寫作有了一點進步,我們就要在學案中予以表揚。從書寫,到文章的內容,都在表揚之列。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寫作,更投入地對待作文課,作文也成了學生的期盼,這樣一來,課堂的實施必然順暢自然,高效也就順理成章了。
(4)燃起創(chuàng)作沖動。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被廣泛地閱讀,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創(chuàng)作的沖動,怎么樣維持這種狀態(tài),只有讓學生的作品得到更多的人閱讀,最好能變成鉛字發(fā)表,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榮譽和光榮,也凸現(xiàn)了學生的自我價值。
二、教會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在寫作的過種中,一提筆就覺得無話可說,難以下筆,這就是缺乏豐富的語言和生活積累造成的。學生有了豐富的語言和生活積累,就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擴展自己的思維,這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
積累語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詞語和精彩片斷積累。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把學過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用積累本整理下來。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整理得最好,內容最多。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積累語言詞匯?!氨鶅鋈叻且蝗罩?,必須要有恒心,有毅力。對于整理好的字詞,精彩片斷,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并運用于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
(2)口頭作文訓練。口頭作文,是書面作文的基礎,是思想上明確化條理化的過程。抓好口頭作文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前兩分鐘說話練習,進行口頭作文訓練。這雖然超出了課堂教學,但卻為作文課堂教學打基礎。課前兩分鐘微不足道,但積沙成塔、集腋成裘,長期堅持下來時間還是很可觀的。一個班級一個學期每人至少可以輪到2~3次的訓練機會。
(3)閱讀積累中孕育美文。寫作最重要的積累當然是閱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的主要時間是在課堂上,這就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讀書來開拓自己作文的源泉。甚至有時讀書不求甚解都是值得提倡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是主動的閱讀,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接觸它,你的理解或許是片面的,或許是不深刻的,沒關系,但一定要是自己的,因為只有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效的。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每個學生學年初可以制訂一個讀書計劃,老師要及時進行督促和指導;同時交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多記,記下名言佳句及精彩片段。并指導學生多寫,寫自己的讀書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
當然寫好作文,必須善于觀察。生活之大,無奇不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事,喜、怒、哀、樂之事隨處可見,這些都是寫作的素材。要充分占有寫作素材,特別強調要注重觀察,就必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學會事事處處觀察生活,寫日記、作卡片、寫周記將觀察到的感受記下來,充分積累寫作素材,為作文選材奠定基礎。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生活的特別之處,需要我們敏銳捕捉。不斷地觀察生活,練就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才能夠“敏銳”地從生活中“捕捉”美。只有這樣,才能從生活積累作文的素材,使作文富有生活氣息,充實而生動。實踐證明,大力改革作文評改的模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互補評改活動,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和寫作水平。
以上只是筆者粗淺的看法和做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利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作文課堂,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必將為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