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從教生涯的這些年中,我參加了一些優(yōu)質(zhì)課的評選,通過那些課堂活動的參與,讓我受益匪淺。我也清醒地認識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依賴于自身成長。我們都知道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是課堂之重,在課文的學習中我把文章的相關背景資料提前講給學生聽,讓他們了解寫作時代和特定背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引導讓學生多做,多體會文章深意,這樣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參與度極大提高。因此我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不但要抓好課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更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學習
培根曾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眱?yōu)質(zhì)課堂上有位老師這么說過,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唯恐學生漏掉知識點,考試的時候考點講不全,面面俱到的一點不遺漏,一堂課下來教師很疲憊,殊不知學生學會了多少。后來通過優(yōu)質(zhì)課堂的學習,我轉(zhuǎn)變觀念后課堂上變得輕松,學生成績突飛猛進,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自身功底要過硬,知識涉及面要寬泛,樹立學習觀念。通過研修探討,我們能夠切實解決語文課堂教學結(jié)構改革實踐中的部分教學困惑,搭建起共謀語文教學結(jié)構改革良策的平臺,集眾人之力,一起探討語文教學良策,共推語文課程進度,推進課堂的質(zhì)量提升。比如我每天晚上回到家都看新聞,看些古詩詞借此提高自己,自己的教學知識豐富的同時,教學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見效最快的就是在教授文言文的時候,對于課文中的一些字詞就能夠準確地把握,這就得益于學以致用。發(fā)揮出教師的指導職能,積極推進教學的深化改革,提高語文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引領學生加強學習,搭建學生的展示平臺,促進教育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二、塑造教師形象,加強自身修養(yǎng)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鬃犹岢龅倪@句話發(fā)人深省,教師要給學生一顆愛心去教育他們,用溫暖給予那些后進生關懷,“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我們學會尊重學生,把課堂主權交給學生,學生自然就能快速成長。例如在學習《故鄉(xiāng)》一文時,我們想面面俱到地講,可能沒有 4~5節(jié)課是講不全的,但是要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主權交給學生,課堂收效會出乎意料的好,只要2節(jié)課就能讓學生全部接受。教師自身修養(yǎng)提高,帶動了教學水平的提升。語文教師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學生在學校里接觸最多的老師就是語文教師,語文教師的言談舉止就是最好的一面鏡子,我們學會善于運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吸引學生聽講、感染學生思考,學生只要認可我們這個老師,就會接受你說的話、愿意聽你講的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及綜合素質(zhì)已經(jīng)比較成熟,思維相當活躍,情感特別豐富,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具有自己一定的判斷力,也有自己一定的見解和主張。古人云“人貴有知人之智,更貴有自知之明”,因此,語文教師無論是在外衣穿著方面,還是在談吐方面,無論是教學方面,還是氣質(zhì)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出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好。語文教師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看到所有學生的細微進步之處,并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學生每一次獲得的表揚會促使他們進步,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三、把握課本重難點,深研教材研究
在教學的這幾年中,教師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課改,往往自己熟悉的教學模式剛建立,就要有新的課改勢在必行,對于我們來說這無疑是新的挑戰(zhàn)。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我會在短時間內(nèi)通讀教材,理解課改,吃透教材,靈活運用,從教學整體上把教材的知識結(jié)構、脈絡整合,將課改的整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的重點和難點編寫進教案,適當?shù)貙φn文做相應的教法,為有效課堂奠定基礎。我要求自己在備課時規(guī)范有效,把握語文教學的基礎,以課本內(nèi)容的中心思想來設計和組織教學。我在不斷超越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每堂課下來學生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清晰線索、精簡內(nèi)容,形成個性鮮明的教學課堂。對教材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確教改目標,分析出教材的重點要求,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自己積極主動的教學激情傳遞給學生。我在加強指導學生的同時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把展示機會留給學生,通過教材的研究學生學習變得有規(guī)律,學得有方法,有技巧,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摒棄滿堂灌無主次的落后教學方式,達到講練適度。
四、教學要全面,共同探究
教無定法,每個老師的方式方法不同,但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全面學會、聽懂,師生共同交流學習,會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博覽、深思成為習慣。全面,顧名思義即讀的內(nèi)容面要廣一些,例如應用文、散文、古詩詞等方面。全面地吸收營養(yǎng)方能在其他學科組中運用自如。從整個教學的角度說就是每課都要傳輸給學生足夠的信息量。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知識點不能過多,過多學生無法掌握,而又不能過少,過少學生參悟不透,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內(nèi)容的廣度要確定得合理,與知識的難易和學生的條件有密切關系,語文課堂難理解的知識要少一點,好學的知識可適當多一些。經(jīng)過深思后能夠深入到文章的內(nèi)涵中去。全面的語文是匯百態(tài)千姿于一隅,熔姹紫嫣紅于一爐。我們學校倡導的是彰顯 “崇德尚技,求精務實”的校風,打造“嚴謹治學、教學教會”的教風,“學會知識技能,成人成才成功”的學風,讓學生自己描繪繽紛多彩的校園生活……古語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我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每天晨讀的習慣,時間不會過長,重在持之以恒。課文的誦讀很強調(diào)語感,如果投入不同的感情,在學習的過程中耳濡目染中就能形成積淀,奠定好這樣的基礎,無論是面對基礎題還是閱讀和作文都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綜上所述,總體上要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追求,才能符合現(xiàn)行語文教學的要求,葉圣陶先生說:“千教萬教,認真求真,千教萬學做真人?!弊屛覀兇蠹乙黄鸸餐蜻@一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