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是每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應當思考的問題。這里,結合語文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重視課前預習
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習知識同樣要作好準備工作。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課前我指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讓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對一些難理解的詞語查查資料,找一找課文分別寫了哪幾件童年往事。這就為品讀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扎實上好課
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組織與調控,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材料的取舍與提煉,在于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kXa2+3gvpg7ZwM6gKhodelKz+J72piCYAfQq8l5Rsxs=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地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這課中,我在學生講出圍繞駱駝隊講了四件事時,直奔趣事,品悟童年。先讓學生談一談在這四件事中,你覺得哪件事最有意思?請認真默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并在旁邊用一二句話或一二個詞寫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學習后,我組織學生交流,再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事情隨機進行學習。大多數學生對“學駱駝咀嚼”這件事比較感興趣,師生就先一起學習這件事。在學習時先讓學生談談體會,再抓住“我看呆了”這個切入點,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你從哪兒看出“我看呆了”,有的學生說他們吃食時上下牙居然是交錯著的,所以我看呆了;有的學生說小英子是第一次看到駱駝,所以看呆了;還有的學生說駱駝的長相讓他看呆了……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作者面對駱駝,呆呆地注視的情景,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緊接著教師說:“童年真有意思,可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四十二歲了,已身居臺灣了,她還會去學駱駝咀嚼嗎?你從哪兒知道的?”學生說句子后出示:“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痹俪鍪揪渥印拔铱创袅耍约旱难例X也動起來?!北容^讀這兩句話,學生談談感受,教師總結:是的,看來“呆”“傻”這樣的事永遠只能屬于我們的童年了。你覺得還有哪些事特別有意思,下面我們繼續(xù)交流。接下來的三件事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由讀讀,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想象一下畫面,在輕輕松松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感受童年的有趣,體會作者對童年的懷念。
這節(jié)課在重點字詞的理解上,在重點句子的賞讀中,都體現了扎實求實效的特點。教師不是用分析來理解,而是在反復賞讀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表達,學生的能力在這種自主性的探究中自然形成。
三、設計練習鞏固拓展
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
總之,只有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能力,從而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