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體育中最普及、最簡單易行同時也是最為枯燥、最艱苦的項目。跑步教學經常面臨的問題就是學生對跑步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學生談“跑”色變。為了改變學生對跑步存在的消極情緒,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嘗試,根據課改的要求,精心設計教案,采用生動有趣和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訓練時不再感到枯燥和困難,積極性自然提高。
針對跑步的不同類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
在短跑教學中,筆者感到,雖然短跑的運動強度在跑步運動中相對較高,但由于其成績提高十分艱難,使一部分學生對短跑失去信心。因此,學生不斷地突破自己短跑成績,提高運動素質成為短跑教學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根據人體協(xié)調性設計教學方案,即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加強學生下肢力量,尤其注重下肢爆發(fā)力的練習。采用了各種跨步跳、多級跳、提踵跳、高抬收腿跳、短距離快速蛙跳等形式練習。另一方面,注意加大上肢練習的比重,如利用各種形式的俯臥撐練習、舉重物練習、啞鈴操、徒手或持拿輕器械的快速擺臂模仿練習等,提高學生的上肢力量及擺臂頻率,促進兩腿的交替頻率和步幅。另外,短跑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柔韌性。因此,又增加了伸展性練習,如擺腿動作、俯臥撐時高抬腿動作、原地或行進間做交叉步轉髖、原地觸胸跳、分腿跳、前后弓箭步跳、壓腿、提踵、跪坐向后倒體或做負重伸展練習。經過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提高學生短跑速度及運動水平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在耐久跑教學中,筆者感到學生對耐久跑的畏難情緒更大。耐久跑的運動量大。持續(xù)時間長,又必須有一定的速度,因此,運動難度確實很大,為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筆者從多角度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
第一,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和利用板報、校園廣播等形式宣傳耐久跑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耐力素質對其身體、學習、生活、事業(yè)的近期作用和長遠作用。
第二,注意學生的心理訓練。速度、力量、耐力三種素質的發(fā)展都必須經過不斷突破個人的能力極限,而不斷提高。訓練極限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是常人所難以忍受的,但卻是提高成績的必經之路,因此在耐久跑教學的同時,筆者注意結合心理訓練。筆者經常帶領學生一起跑完全程,學生的反應是熱情高漲,積極性大大的提高,而且學生對教師產生濃厚情誼和依賴感。在這種良好的關系和情緒下,講解訓練極限的意義及克服方法,激勵學生在耐久跑中磨煉自己,培養(yǎng)不畏艱難、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心理和敢于戰(zhàn)勝自我的勇氣;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動力,提高其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從苦和累中找到樂趣,從成績不斷提高中找到自信,從而增強對跑步訓練的熱愛。學生開始努力適應訓練極限的生理反應,并主動追求、迎接這必然的生理反應,隨著反應強度的不斷提高,不斷地進行由不適應到適應的反復訓練,學生的頑強意識也不斷提高。
在心理訓練的同時,還采取更多科學的而又有趣的訓練形式,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訓練,提高運動成績。根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能夠在可適應的運動強度下實行訓練,筆者對素質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在訓練形式方面,采用定時跑、追逐跑、接力跑、各種變換路線跑,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花瓣形跑、多角跑、對角線跑、變換動作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前后擺腿跑、并腿跳、單腳交換跳、跨步跳、深蹲跳;各種障礙跑:跨越跑、跳越跑、翻越跑、繞越跑、鉆越跑;折返跑、變速跑、讓距跑、放松跑、越野跑和與游戲相結合的跑,如運球跑、換物跑、模仿鳥飛、兔跳、游泳、劃船等動作跑。這些靈活多變的訓練形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另外,筆者還嘗試把節(jié)奏明快、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音樂用于耐久跑的教學中,使學生在優(yōu)美、雄勁的樂曲中,忘卻疲勞,達到訓練目的。
在訓練結束時,還要注意學生運動負荷后的放松,盡可能減少劇烈運動后的不適應,以免影響以后的訓練情緒。
在耐久跑的比賽中,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比賽技巧。首先,要訓練學生在耐久跑比賽中合理安排跑的全程節(jié)奏。如中跑應采用慢跑、勻速跑、再慢跑、加速跑、最后沖刺。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自身的速度能力儲備。其次,在1500米比賽中,大多數(shù)學生起跑后急于搶進里道,出現(xiàn)多跑距離,影響自己水平的發(fā)揮。1500米是采用直道不分道的弧線起跑的方法。那么,1500米起跑后的跑進都應向著最里道的起點前方100米處、沿直線跑才是最經濟最合理的。因此,訓練時對學生講清跑直線優(yōu)于跑曲線的道理,克服學生在起跑后擔心切入道晚吃虧的心理,避免受追趕里道運動員的意識支配。反復進行訓練,尤其起跑后10米的訓練,使學生在比賽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握好自己的節(jié)奏。
體育教學中許多項目,常受學校經費、設施的影響限制,而跑步是簡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健身運動。只要教師認真鉆研跑步教學的技巧和方法,使學生從跑步中獲得快樂和健康,跑步就將成為學生樂于接受并受益終身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