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語文老師來說,作文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一條充滿了艱辛的探索之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著,渴望有一天找到一把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讓他們生發(fā)許許多多的寫作靈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積累素材,讓學生踏踏實實走好第一步
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這句話就講了素材在寫作中的重要性。確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想讓學生人人都成為“巧婦”,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善于觀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確實,藝術(shù)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庫,要想把那些真正的“寶物”挖掘出來,就必須進行認真地觀察。我提醒學生:大自然的山川江河,一草一木,生活中的細微小事,人的舉手投足,都是我們觀察的對象。要讓這些美好的事物永遠定格于自己的腦際,一提起筆來,就會文思如泉涌,洋洋灑灑,一蹴而就,何樂而不為呢?
(2)勤于閱讀,從書本上獲取素材。眾所周知,文學名著已走進了語文教學。名著的閱讀,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感情的熏陶,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素材。在閱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漢的義氣忠勇、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感悟到李白的豪爽、杜甫的憂憤,也可以體會到魯濱孫的堅毅勤勉、保爾的勇敢剛強·……所有這些,都可以作為很好的素材走進學生的作文,增加作文的感染力和含金量。
二、精益求精,打造作文精品
積累素材的工作完成之后,就開始了最重要的第二步——寫作。成功失敗在此一舉,那么,學生怎樣才能慎重地走好這一步呢?我覺得,應(yīng)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選題目或話題要貼近學生生活,以便激發(fā)他們的真情實感。對于學生來說,寫自己的真實生活才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在選作文題目時,十分慎重。我常選諸如“親情”“玩樂”“追星”之類的話題,學生寫起來往往覺得得心應(yīng)手,許許多多真實感情流諸筆端,融入字里行間。這樣的文章怎會不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
(2)選材要做到“以小見大”,而且還要新穎。我常給學生講:我們做為普普通通的人,一生中很可能遇不到轟轟烈烈的大事,我們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的材料,絕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微乎甚微的小事,而這些所謂的“小事”往往反映深刻的主題,這叫“以小見大”。其實我們初中課本中很多都是“以小見大”的范文,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魯迅的《社戲》……我們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
另外,選材還要注意新穎。由于受一些范文的影響,學生對某些題材往往樂此不疲,小學寫過初中寫,上次寫過下次寫,例如:一寫“親情”文章,學生就選母親給自己送傘,背自己看病的事例,真是千篇一律,令閱卷老師大為頭疼,自然得分不高。我提醒學生,盡量去選擇別人還沒有觸及的材料來寫,肯定能使人耳目一新。
(3)構(gòu)思獨到,別出心裁。我常告訴學生,要想在眾多的作文中“一枝獨秀”,獨到的構(gòu)思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寫作文最喜獨辟蹊徑,當別人用順敘手法時,我們不妨采用倒敘插敘;當別人平鋪直敘時,我們就可采用借物喻人、象征手法,外加伏筆設(shè)置懸念;當大多數(shù)人選擇一般記敘性文體時,我們就寫童話、戲劇......
考場上的許多作文是靠新穎的構(gòu)思來取勝的,我時常要求學生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有一次,我出了一個作文題《信念與成功》,要求學生采用新穎的構(gòu)思。有的學生心領(lǐng)神會,采用擬人手法,以“信念”和“成功”的對話結(jié)構(gòu)全文,表達了深刻的主題。
(4)努力追求文采,錦上添花。我覺得,語句平淡、樸實的文章固然可貴,但富有文采的佳作更是錦上添花。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上許多此類文章,很受學生青睞。而學生能寫出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更會給人以享受,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
首先,文章詞語的運用要得當;其次適當?shù)匾妹嗣?,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第三,對事物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最大限度地打動讀者;第四,適量運用比喻、排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如果做到以上幾點,一篇錦繡文章便出爐了。
(5)傾注感情因素,深深打動讀者。我認為,一篇文章要想打動讀者,作者必須在字里行間融入深深的感情,這情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朱自清的《背影》、馮驥才的《珍珠鳥》之所以能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主要是因為一個字——“情”。
文貴情真,如果學生的作文能讓讀者感動得熱淚盈眶,那么就成功了一大半。學生在寫作文之前,我經(jīng)常給他們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在一次競賽中,一學生用飽蘸感情的筆觸敘述了姥姥對母親的關(guān)愛,令閱卷老師為之動容,得了滿分。
三、多加肯定、鼓勵,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的作文完成了,那么,老師該怎樣評價呢?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處理好這個問題,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的。
(1)評語既要恰當,又要多加肯定。我覺得,老師給學生的作文下評語,看似簡單,實際上很有技巧性。學生很看中老師的評語,以便了解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以后慢慢彌補,所以,下評語一定要恰當。不過,下評語時一定要以贊美性的話語為主,要給學生打上超出實際水平的分數(shù),這是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班有一名學生原來寫作水平很低,我經(jīng)常給他下“你進步了”“你很棒”“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一定會提高寫作能力”等諸如此類的評語,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的寫作態(tài)度越來越端正,作文水平逐步提高。
(2)評價方式要靈活多變。除了老師下評語之外,我還采用另外的方式,例如:讓學生互改作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閱讀了別人的文章,汲取其精華部分,而且,還可以此為鑒,反省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剔除不足之處。另外,還可以在黑板上開辟專欄,發(fā)表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這樣不僅使小作者信心倍增,對別的學生也是一種激勵。鼓勵學生向報紙雜志投稿,遇到征文活動,提醒學生積極參加。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