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期末考試結束了,批閱學生試卷中作文部分,剛開始對幾篇作文的開頭很是欣賞,但隨后的作文幾乎是一種模式,筆者不免深思起來,現在的學生作文怎么了?學生的個性語言哪里去了?其實,反思我們的教學,當學生的作文出現千篇一律的時候,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引起重視,那怎樣讓學生在個性的天空里馳騁呢?
一、選取個性化的內容
學生習作總是從內容入手,選擇什么樣的習作內容非常重要,如果給學生提出太多的要求,勢必會影響學生打開思路,他們的思維就會被限定在非常狹隘的空間里,無法寫出自己的生態(tài)語言。所以,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習作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有深刻體會的內容。一次比賽、一次見面、一次考試、一次下雨、一堂課、一張照片……只要學生喜歡,都可以成為學生習作的素材,這樣一來,學生才可能寫真人,敘真事,說真話。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個性飛揚。
二、設計個性化的結構
回憶很多老師在習作指導過程中,往往就習作的結構作細致的輔導,究其原因,一是讓部分學困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模式,二是在批閱作文時候,也能非常順手,但是,這樣一來,從作文的材料安排方式產生的表達效果,就會出現雷同現象,看不到學生作文結構的創(chuàng)新。這樣的作文沒生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習作構思指導過程中,更應該加強對文章結構的構思方面的指導,對于學生習作中,出現的創(chuàng)新的個性化的結構應該充分給予肯定,并且以此樹立榜樣,積極引導學生以創(chuàng)新的結構,使作文跌宕起伏、耐人尋味,讓文章不再平鋪直敘,生動有趣。
三、選擇個性化的評價方式
學生作文從審題到完稿,并不是整個習作教學的全部。當學生完成習作,送到我們面前的時候,還需要我們批閱,給予個性化的評價,可是,很多時候,學生對我們的評語視而不見。我們應該深思:學生對作文評語關注性不高的背后,是我們的評價語言不足以激發(fā)學生對自己作文進行再度創(chuàng)作的興趣?!罢Z言生動有趣”“語句通順流暢”類似的評語在很多作文里都可以看到,很難打動學生。因此,筆者以為,我們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習作的精彩之處,一個創(chuàng)新的題目,一個新穎的題材,一個奇妙的構思……都可以給予個性化的評價,使學生對作文保持新鮮度,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在習作指導中,充分關注“個性化”,學生的習作一定會寫出個性飛揚的文字。
(陜西省靖邊縣新城鄉(xiāng)新城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