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采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集圖、文、聲、像于一體,能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表現(xiàn)效果,也擴大了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范圍,為教育教學現(xiàn)代化提供了新手段,注入了活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zhì)量,為地理教育開辟新天地。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學習的興趣
在地理教材中有些內(nèi)容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使得一些學生,尤其是女學生對地理課缺乏興趣,從而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比如,八年級地理教材中,有我國的鐵路交通這一內(nèi)容。學生立體概念差,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學習,往往老師要掛圖,講解畫滿一黑板,講得口干舌燥,然后再讓學生跟著我畫主干鐵路線。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太差,弄得暈頭轉(zhuǎn)向。知識反饋時,學生云里霧里,枝干不清,始終不得要領。而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通過課件在全國輪廓圖上制作出動態(tài)的鐵路干線,而且讓學生自己通過動腦、觀察為這些鐵路干線命名。最后學生進行整理:我國東西向的干道有哪些南北向的有哪些、鐵路交會處就是樞紐,看看有哪些,然后在練習冊上動手一畫就可以進行實際運用了。這讓學生進入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為鐵路線命名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難點,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地理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多媒體地理教學形象、直觀、效果好,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于學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于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地理課中的一些難點,比如黃土的形成過程和溝壑縱橫的形成原因,用傳統(tǒng)的掛圖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只是機械地去記憶罷了。而用多媒體制作成動態(tài)的、水土是怎樣流失的全過程,給學生一演示,學生自己就能明白黃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而水土流水如此嚴重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至于采取措施也就水到渠成了。多媒體的運用,使難于理解的重點、難點,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清楚易懂,使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教材中的教學掛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但它往往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見度低,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地發(fā)展。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則可以充分發(fā)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達到圖文相統(tǒng)一的效果。比如:可以增加圖的用量和文字的輸入量,根據(jù)需要還可以使圖形由小變大、由虛變實,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由遠到近,提高圖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區(qū)分度,有利于學生讀圖、填圖、圖文轉(zhuǎn)換,提高認識,發(fā)展思維,少花時間,多學知識。
總之,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應用中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做到:該用時就用,要用就用好。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地理教學,學生自始至終都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的愿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
(新疆石河子144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