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主體意識的喚醒、生成及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課題?!叭蝿諉螌W”模式,有效地釋放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習主動性、推動了學習的能動性、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主體意識;任務單導學;人才成長;中職學生
一、中職生“主體意識”狀況分析
主體意識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意識的核心要素。對中職生來說,主體意識是指他們在社會實踐和學習生活中,對自己主體地位的認識、主體能力的認同和對主體價值的認可的一種自覺意識。
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客觀原因,當代中職生的主體意識并不十分健全,非常容易歧化成“主體意識過度”和“主體意識不足”兩種極端情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家庭的“獨生子”生活方式,養(yǎng)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導致主體意識過度,唯我獨尊,不善于接受他人意見,不會與人相處。二是由于缺乏挫折教育,不能正確對待中考的失利,導致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可取之處,導致主體意識不足,喪失自信心,缺少成才的動力。因此,中職生主體意識的喚醒、生成及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課題。
二、“任務單導學”模式的特點
“任務單導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預設學習“任務”,借助“任務單”這種形式,以成功完成“任務”為目標,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指向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彰顯學習個性,充分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老師退到幕后成為“導演”,把學習的“舞臺”交給了學生,給學生思考、想象、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進而促成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主角”,有效地釋放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習主動性、推動了學習的能動性。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面以中職機電專業(yè)學科教學為例,談談在“任務單導學”模式下,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
三、在實施“任務單導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1)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大多數(shù)中職生的學習欲望不是很強烈,但是如果置身于“游戲實景”中,他們則會興趣盎然。因此,對于“學習”這樣一個有目標的完成任務的過程來說,教師作為主導,首先要把任務設計在一定的“情境”和“背景”中,把學生置身其中,借“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設“境”刺激學生學習欲望,形成探究的內驅力,向“要我學”變“我要學”邁開了第一步。如在學習《機械基礎》的四桿機構的內容時,可以通過工廠實踐的“剪床”維修來設計一個職業(yè)崗位情境,激發(fā)其好奇心和參與熱情,“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2)在自主學習中挖掘主體意識。在情境的感染中搭建了學習平臺,在“維修剪床” 的任務驅動下,老師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確定學習方法,從而獲得主體活動的機會,研究任務方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這種在“游泳”中學習“游泳”的方法可能會使學生遭受挫折,但卻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不可能”中挖掘學生潛在的主體意識。
(3)在合作探究中磨合主體意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能力、基礎知識差異以及“四桿機構”內容的復雜性,必定存在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用“兵教兵”的方法,相互請教、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在熱烈的討論和爭論中,學習小組內成員以及小組間成員在碰撞中激發(fā)思維火花,這種的磨合,不僅使學生學會肯定自我,接納別人,而且還改變“唯我獨尊”的狹隘的自我意識,同時還鍛煉了組織分工、團結協(xié)作能力,逐步融合到團隊中,有利于正確的主體意識的養(yǎng)成。
(4)在成果展示中肯定主體意識。在階段性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取得一些成果(如發(fā)現(xiàn)了四桿機構四桿比例關系、四桿機構的變形、四桿機構的演化情況、四桿機構新的應用)后,要鼓勵學生積極表現(xiàn),大膽展示學習成果。只有通過展示,才能獲得他人認同和自我肯定。展示形式可以多樣化,不拘一格。各小組成員可以通過講解、演示、畫圖、制作、甚至辯論的形式進行。通常這個階段是課堂學習的一大亮點,精彩紛呈。通過展示,發(fā)表見解、暴露不足,不只是對學習情況進行反饋、使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展示中獲得自豪感、自信心,發(fā)展了自身能力、完善了自身人格特質。
(5)在總結提升中深化主體意識。展示的成果,不一定是最優(yōu)秀、最完善、最全面的、最正確的。老師要指導各小組內部或小組之間對展示的成果進行補充、糾正、修改。找出問題所在及發(fā)生原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使知識、能力、心理素質、人格特質都得到提升。教師對此階段的整體情況進行點評,對部分遺留的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適當點撥、答疑解惑。引導他們反思學習過程,尋求思路、方法、路徑的正確規(guī)律。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飛躍。通過“方法論”的提升來鼓勵學生的上進心,深化主體意識。
(6)在檢測反饋中形成主體意識。從知識層面和素質層面上看,學生的每次進步都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每次學習任務的完成都需要檢測效果。通過“四桿機構”的學習,老師要設計難度恰當?shù)木毩曨}來檢測學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把結果性的評價與過程效果結合起來評價。通過多維分析,使檢測反饋既為反映學習效果提供依據(jù),利于教師實時客觀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心智發(fā)展狀況、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又為學生肯定自我、發(fā)展自我、成長成才提供動力,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提供沃土。
參考文獻:
[1]楊金海.論人的主體意識[J].求是學刊,1996(2).
[2]朱仁華.任務單導學模式解讀[J].江蘇教育,2010(10).
(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