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作文寫作作為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主要體現(xiàn)。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獨立人格的塑造。根據(jù)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有必要對語文“輕松作文”多樣性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輕松作文;思維;獨立思考;積極性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背踔猩幵诨镜哪挲g,他們對外界事物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好奇心,因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在“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指導下,利用一切可以開發(f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寫作,幫助學生自發(fā)、自愿、自如地撰寫文章,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思維的翅膀在寫作的天空中翱翔,洞悉社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一、“輕松作文“的內(nèi)涵及其意義
(1)實踐性強。輕松作文的教學方式基于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土壤,是從教學實踐中捕捉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又在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從而總結教學經(jīng)驗,探索了作文教學的規(guī)律,能夠比較有效地緩解學生學習與教師授課的壓力。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輕松作文”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會讓學生逐漸地喜歡寫作文。
(2)針對性強。在初中作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在課上比較認真地聽課,但是實際收效甚微,即使是平時很能說話的學生,一提起筆來也感覺無從下手,沒有話說。針對當前作文的教學實際,“輕松作文“的提出打開了教師作文教學的沉重枷鎖,讓教師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作文教學活動。對于學生來講,學生可以擺脫陳舊作文模式的束縛,在寫作過程中自由、自主地感受生活,抒發(fā)情感。
(3)意義深遠。“輕松作文”在實施過程中貫徹了教學最優(yōu)化原則,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獨立人格不僅得到了尊重,其主體性學習地位也得到了體現(xiàn),實現(xiàn)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豐富語文新課程的研究與實施,讓語文教學從理論到實踐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二、“輕松作文”教學模式的特點
“輕松作文”雖然與“生活作文”“綠色作文”“新概念作文”有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在學生思維開發(fā)方面更重視與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人格與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讓學生的想象力在作文中鮮活起來、迸發(fā)出來,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切實感受到了生活的體驗?!拔膶W藝術是對生活的再加工”。如果沒有實踐、對生活沒體驗,就會很難寫出高水平的文章。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曹雪芹先生,他之所以能夠寫出千古流傳的名著《紅樓夢》,就是在于他從小的生活經(jīng)歷,因為他把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注入到文章里。初中作文多以敘述為主,他們敘述的人與事來自于生活。學生的生活包括校園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只有讓他們學會善于從生活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會具備深厚的生活體驗和積累,作文才會水到渠成。
(2)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依賴于以客觀規(guī)律為指導,以客觀條件為基礎,由此去認識與改造世界,然而在認識與改造世界中必然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在客觀方面也培養(yǎng)了人百折不撓的精神。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如果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則必然會讓他們充滿前進的動力,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拜p松作文”,首先要體現(xiàn)在“輕松”二字,是讓學生卸下思想的負擔,身心愉悅地去完成作文。學生從以往的“要我寫”轉變?yōu)椤拔乙獙憽薄?/p>
三、‘“輕松作文”在實踐中的應用與分析
(1)采取問題教學法。在中國古代教育中,曾出現(xiàn)“詰問”一詞,就是現(xiàn)代問題教學法的雛形之一。我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把問題教學法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要傳授的內(nèi)容轉化為一個個問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實現(xiàn)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中我要求學生寫《我的母親》。我結合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我的父親》,從各個方面問學生,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然后啟發(fā)學生從他們的感受出發(fā),尋找文章的切入點。我又通過問題的方式給學生展現(xiàn)幾個帶有技巧性的句子讓學生寫作的時候仿照,這樣在解決一個個問題之后,學生接下來的寫作也輕松了很多,這正符合“輕松寫作”的特點。
(2)重視范例的引導?!冻踔姓Z文課程新標準》寫作部分特別強調(diào) “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二者依賴于同樣的或相似的知識陳述、認知加工、上下文關系及其約束”由此可見作文教學與閱讀相結合的重要性。我的做法是在閱讀教學中就貫穿著作文教學,其中范例引導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初中語文所選的文章在遣詞造句、結構謀篇、寫作手法上都具有很大鑒賞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些比較好的文章進行續(xù)寫、仿寫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教師可以讓學生涉獵各方面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把課外讀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記錄下來,模仿習作,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會積攢很多的素材,寫起作文來也不會無話可說了。這正驗證了茅盾先生的話:“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xiàn)能力?!?/p>
(3)注重人文的培養(yǎng)。把作文寫作教學貫穿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這樣會讓學生的寫作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避免一些無病呻吟,空話、套話、假話連篇的情況出現(xiàn)。我在學生寫作的時候很少為他們做硬性的要求,讓學生多閱讀,多模仿,重視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發(fā)現(xiàn)美,重視對學生人文方面的培養(yǎng)。對學生要求不多可以讓學生心情放松地進行寫作,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最終水到渠成,才有可能實現(xiàn)將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加工,然后融入到寫作中去。
參考文獻:
[1]楊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朱曉斌.寫作教學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