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成為一座架設在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更是勢在必行。依據(jù)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實踐,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踐當中“如何應用交互電子白板的功能,服務于科學課堂的教學”的幾點體會,以進一步推進白板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入整合。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科學;課堂教學
自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交互式電子白板替代了以往的黑板粉筆及PPT幕布,融合傳統(tǒng)教學與當前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給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整合賦予了新的內涵。它有效地改進了教學活動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高速度、高質量地學習知識,使得小學科學的課堂更加精彩。
一、激活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以直觀思維為主,并借助具體形象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交互式電子白板由于不受時空的限制,能具體形象地再現(xiàn)各種事物的情景和過程,是人的手、眼、耳、思維的延伸,故而在教學中能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形象的事物,再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抽象的概念。交互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激活課堂,促進學生學習,使得學習重點、難點更容易解決,教與學的交互性也更強。
例如《食物的消化》一課,要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課件播放人體消化系統(tǒng)時,我利用“探照燈”照在食物要經過的各個部位,加深學生對消化系統(tǒng)的認識。在學習各種消化器官功能時,我又通過“拉幕”功能,及時展現(xiàn)出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介紹。由于課件與交互電子白板的有機整合,使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得到較好的落實,而學生的思維也較好地被調動起來,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整合資源
利用交互電子白板,可以整合上課時需要用到的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動畫或課件等),只需把這些資源保存到交互電子白板的資源庫中或放在計算機上,課堂上隨機調用即可。上課時,教師依舊寫“板書”,而不是以“字幕”代替,教學進程隨師生活動推進,課堂上資料的調用比使用傳統(tǒng)的“掛圖”還要方便。調用時,教師只需“點擊”或“拖動”,從而擺脫了以往使用PowerPoint和課件的結構化束縛,課堂教學恢復了以往“黑板+粉筆”時代的靈活性,信息技術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起到了支持作用。這樣,老師節(jié)省了制作課件和PPT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備課。同時,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jù)課堂上的學情來靈活調用自己存在電子白板上的資源,不需要受PPT或課件程序的牽制。
例如,我在教《晝夜交替》這節(jié)課時,需要用到晝夜現(xiàn)象的圖片、地球自轉時的視頻和課件。如果在平時,就需要把這些資源做成PPT或Flash課件,花費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還要考慮到上課調用的先后問題。如果學生的學和自己預設不一樣時,課件的使用又要有所改變。但是現(xiàn)在我只需要把這些資源放在電腦上,就可以隨時調用,而且不需要在窗口之間切換,在同一窗口下就可以輕松完成教學任務。
三、提高效率
1.提高新授課效率
新課的導入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樂學、善思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參與到科學學習中來,對科學知識產生懸念、渴求。同時學生又在情境活動中進行發(fā)散思維,提出問題,這樣的問題符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本課的學習中心,使學生在短短的時間里沉浸在渴求知識,探索未知,樂于實驗觀察的氛圍中。現(xiàn)在有交互電子白板作為師生共同學習交流的平臺,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交互白板可以說是更發(fā)揮了它的巨大優(yōu)勢,它演示迅速便捷,演示手段多樣,演示效果直觀、形象、生動,從視覺到信息量上無不對學生造成巨大的沖擊與震撼,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益。
例如在《晝夜交替》這一課,學生學習當中國是白天時,哪些國家是黑夜時,原來的教學方法要么是老師在前面做演示實驗,要么就是每小組發(fā)一個小地球儀,讓學生自己找。可這兩種教學效果都不是很好。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坐在后排的學生根本就看不清楚地球儀上的國家;而做分組實驗時,組與組之間,學生之間又會因為地球儀好玩,而在那里不停地轉動地球儀,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學習時間,降低了學習效益。但利用交互電子白板后,就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播放地球自轉的動畫,在需要時暫停播放畫面,直接在畫面上圈出或畫出相應的國家名稱,這樣,學生既看得清,又不浪費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2.提高練習課效率
課后練習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鞏固與檢測。任何一個學科都離不開“練習”與檢測,科學學科也需要練習,平時老師一般通過投影儀進行練習評講,這樣,老師就被“禁錮”在投影儀旁,而有了交互電子白板,我們可以把練習制作成PPT或掃描代表性的練習作業(yè),老師利用交互電子白板進行練習評講時,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在白板前走動,并利用“畫筆”進行圈畫,還可以請學生到白板前做練習或評價、批改,大大的一副白板,學生填、圈、評、劃、改都可以揮灑自如地進行,老師可抽出時間檢查其他學生的情況。如果是利用課件做的練習,老師也可以利用“探照燈”“幕布”“畫筆”等功能進行練習指導,這比起以往投影儀的使用輕松、靈活多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老師的評價也更直觀了。
例如在上《磁鐵性質》練習課時,我先利用幕布功能出示習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在揭示解題原理時,我利用探照燈出示“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使學生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并增強學生對這句話的記憶。
反思科學練習課,由于科學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要提高科學教學質量,不可能依靠額外增加學生的課外作業(yè)搞“題海戰(zhàn)術”,而只能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練習。這就需要高效的教學手段,提高練習的質量,做到少而精,減負不減質,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總體來說,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利用交互電子白板”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是為了更好地“教”和“學”,使用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而不是以技術為本,就能使交互電子白板更好地服務于教學了。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橫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