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體現(xiàn)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導入和結尾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很重視課堂教學的導入,但對結尾卻重視不夠。導入安排得巧妙,固然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作用,但結尾也不可小覷。下面談談我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結尾”的一點看法。
一、概括總結式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結尾方法。它是對教學內(nèi)容、課文特色作提綱挈領的總結和歸納,是對知識進行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的工作,意在讓學生綱舉目張,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因此,用語必須簡明扼要,力戒重復啰嗦、拖泥帶水,避免產(chǎn)生消極作用。
例如,《白楊禮贊》的最后一句話“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文章中只是這空洞的贊美之詞嗎?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樣對白楊樹進一步具體描寫的呢?歸納:主要描寫它的形象和氣魄,體現(xiàn)出旺盛、堅強、力爭上游的斗爭精神。因此,它象征北方的軍民,尤其象征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少的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又能激勵同學們學習這種精神。
二、對照比較式
只有比較,才有鑒別。這種結尾的方法,就是在課堂教學結束之際,從內(nèi)容、結構、語言等方面,有所側重地將課文與以前學過的其他課文進行對照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例如,教學完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可以把小說中的主人公蘇比跟以前學過的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進行比較。他們在很多方面存在著相似之處。1.都有著“低俗”的目的。阿Q以為革命的目的就是報私仇、搶東西、討老婆;蘇比呢,希望進監(jiān)獄的目的,竟是圖那里無挨凍之苦,又可免費食宿的便利。2.都有著畸形的心理。阿Q有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在現(xiàn)實中吃了虧,但他會在精神上取得滿足和勝利;蘇比呢,竟希望過上牢獄生活,不能說心理沒有點變態(tài)和反常。這樣一對比,學生既能溫故舊的知識,又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三、巧設懸念式
課堂教學的結尾也應像文章的結尾一樣,講究懸念迭出,回味無窮,給人一種課已結束而意猶未盡的感覺。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時,若采用巧設懸念的方法,能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例如,教學完《裝在套子里的人》第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課堂結尾:“戀愛,多么誘人的字眼;一個哲人說過,如果沒有愛情,人間將成為一座墳墓。的確如此,就連別里科夫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人,也禁受不住愛情的誘惑,居然從套子里探出頭來,要品嘗一下戀愛的滋味了。像他這樣的人,會獲得姑娘的愛嗎?他的愛情結局將會怎樣呢?”這樣的結尾,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的心里激起波浪,吸引學生去閱讀后面的內(nèi)容。
四、卒章顯志式
在教學終了之時,教師可以運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對課文的精要之處進行揭示、點撥,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例如,教《邊城》一課時,我是這樣結尾的:“同學們,我們分析并感受了本文所寫的三種愛:一是男女之愛,二是祖孫之愛,三是兄弟之愛。其中,男女之愛最讓我們心動。翠翠對二佬的愛朦朧而強烈,惆悵而堅決。二佬對翠翠的愛可以說是朦朧又清晰的。這中間充滿了詩意之美與浪漫之美,但最終卻是一場愛情悲劇,確實讓我們扼腕?,F(xiàn)實中,你們的年齡正好與他們相同。你們對愛情一定也有自己的理解吧?你們的愛情觀又是怎樣的呢?課后,請大家討論交流并形成自己的看法?!?/p>
五、課外延伸式
語文教學,除了在課堂上向?qū)W生傳授知識,還應把學生的視野由課內(nèi)引向課外,使學生自覺地去課外尋求知識,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臨近尾聲時,用簡短的話語向?qū)W生介紹與課文有關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擴展。
例如,學習《少年閏土》一文,課文描寫了一個健壯樸實、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nóng)村少年的形象。結束教學時,我把學生引導到課外閱讀領域,指導他們?nèi)フ摇豆枢l(xiāng)》閱讀,了解全貌。像這樣的課堂結尾,與其說是課的結束,倒不如說是課的開始,它能成為聯(lián)系第二課堂的紐帶,促使學生運用已知去獲得未知,通過節(jié)選而閱讀全篇,以此來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尾多種多樣。采取哪種結尾方式,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而定。只要我們能夠重視語文教學的結尾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江西省定南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