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需要信仰,更需要行動。作為教師,每天要說很多話。簡單的說,教師是靠一張嘴混生活的人,職業(yè)要求教師必須會說話,且說恰當?shù)脑?,說符合身份、有作用的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教師的日常交流與溝通有很大的修煉空間。交流實有德育在,細節(jié)亦顯師品節(jié)。
關鍵詞:交流;德育;細節(jié);品節(jié)
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甚至我們身邊發(fā)生了很多有關教育的負面事件:某某校園慘案、兒子機場弒母、又有學生跳樓、幼教虐待兒童、家長掌摑老師……讓人痛心,促人反思。
教書育人要與人交流,會說話的往往一語中的或一針見血。作為教師,每天要說很多話??墒?,一旦離開教室、離開威嚴的傳道授業(yè)的三尺講臺,我們的說話可能“水準大降”,甚至說些很不得體、不合時宜的話語來,這不僅尷尬了場面,更露出了自己的“小與丑”來。教師的日常交流與溝通有很大的修煉空間;交流語言的細節(jié)彰顯著德育的能量和我們的師德。
一、交流細節(jié),誤區(qū)重重
最大的誤區(qū)是教師與學生是貓和老鼠的關系,是某某與被某某(諸如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師和問題學生或?qū)W生的問題方面是對立、矛盾關系。既然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又明白“毀樹容易種樹難”的道理,那么,何不及時反省一下眼前這棵有傷的“樹”病因何在呢?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和學生都不推卸責任,各自從主觀、客觀兩方面進行分析,而且是各自多找主觀原因,多分析分析“內(nèi)因”。雙向四車道運行,問題的解決一定會暢通。只有分清責任,學生和教師才能扮演好各自的教育教學角色,正確健康地成長!
第二個誤區(qū)是教育是一句話的事。家校聯(lián)系中,“報喜不報憂”。孩子向家長如此,班主任向家長也是如此。每每聽到、看到班主任向家長絮絮叨叨自己辛苦后,孩子有了一二三四方面的進步,特別是這次考試成績?nèi)绾稳绾魏?,名次進步如何如何大時,敘述者真誠,旁聽者恍惚:難道學生能進步真的只是你一人所為?其他同事呢?孩子自己呢?為什么學生退步或表現(xiàn)不好時,就沒你的事呢?我們可以向家長“報喜”,但也要實事求是指出孩子的不足與學習成績以及做人素養(yǎng)的增長點。
第三個誤區(qū),可以說是人品問題了。班主任不滿意某同事,居然想到運作家長鬧到校長處把這學科老師“炒掉”。筆者一直認為這就是最大的師德缺失。這樣的家長你要小心了,他的負能量是巨大的——你的一世英名即將毀在他的手上,因為今天他的詆毀你沒有制止,歷史可以重演,在別人身上是故事,在你身上就是事故、就是悲劇!
第四個誤區(qū)是學生戀愛是可以“扼殺”的。常常見到班主任在辦公室處理學生談戀愛或所謂的“男女生不正常交往”。要么把老實的家長搞得“無地自容、情何以堪”,要么把學生推向更消沉的反面,甚至極端地扼殺了一個學生在校學習的權利。教師要正確地“引導”而非大刀闊斧地“砍殺”!
第五個誤區(qū)是班主任喜歡動不動“請家長”。而且當著氣喘吁吁趕來的家長的面一通一二三四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地批評學生的某某不好——課桌里有野書了、用手機上網(wǎng)查答案作弊了、晚上吃方便面沒及時停下來了……難以窮盡,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長是不是“24小時宅急送”?要不要“全天候”?老師,你也要體諒做家長的不易呀!
以上是筆者認為是必須“止”的誤區(qū)和交流細節(jié)!
二、師德品節(jié),德育有法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日三省吾身:教育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我們該如何和學生交流?
首先“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養(yǎng)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chǎn)經(jīng)驗得以繼承發(fā)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
其次,我們的教育教學為什么要提倡“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僅是指認識和實踐的同一關系,更是指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著名的改革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實踐行動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他認為,“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滌蕩于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再次,我們該如何與學生交流呢?交流談話是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影響學生的一種手段,是溝通教師和學生心靈的橋梁。第一,談話要以理服人,有目的性、針對性。第二,談話要注意對象和場合。第三,談話要善于捕捉時機,要選準時機與角度。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學生的最佳時機,才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是一體的,教育比教學更有效!每一位教師,首先育人,育人首先育德,育德最先是自己有道德!學生親其師方信其道,老師們,我們是以聲傳知識,以行傳道德!教育無小事事事育人,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楷模。交流實有德育在,細節(jié)更顯師品節(jié)。
參考文獻:
[1]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人民出版社,2008.
[2]周玉萍.班主任談話藝術.校長閱刊,2007(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天一中學 南師大惠山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