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一課時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的關鍵點,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起始點。也只有有了第一課時的扎實,學生才能順暢地走進文本,真正與文本實現(xiàn)零距離的交流。那么,怎樣才能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呢?
關鍵詞:語文教學;第一課時;有效預習;檢測引導;激趣導讀;把握主旨
第一課時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的關鍵點,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起始點。語文第一課時一般來說,就是識字學詞,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理清課文層次,大家都已達成共識。那么,怎樣才能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抓好課前的有效預習工作
課前預習是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課文的效率。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學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六)》一課就告訴學生養(yǎng)成自主預習的習慣,學生已明白怎樣去預習課文,預習課文應預習些什么,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個知識點應付講過就了事,而是應該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讓學生堅持預習,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上新課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就應布置預習作業(yè),而且要做到布置預習作業(yè)就不布置其他作業(yè),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講明預習要求,并在第二天上課時用“導學案”的形式對第一課時進行檢查。有布置、有檢測,學生自然不敢偷懶。
二、備好、改好導學案,有效檢測引導
導學案第一課時對學生的學習既有檢測功能,又有導向作用。在處理各環(huán)節(jié)時,都要有側重點,所以,為了發(fā)揮導學案的有效引導作用和檢測功能,教師就要在預習前根據(jù)自己班級情況對導學案做好修改與調(diào)整補充。按照我?!白詫W引導—交流合作—展示點撥—練習評測”環(huán)節(jié)來處理,我認為四年級的第一課時應至少有兩輪。第一輪應先進行朗讀課文的檢測?!白灾鲗W習”部分先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生字詞、多音字進行前提測評,幫學生及時查漏補缺。 “合作交流”在小組中重點進行朗讀課文的檢測和生字詞的聽寫?!白灾鲗W習”部分進行生詞、重點詞語及生僻詞語的理解,學習方法可以多樣,查工具書、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均可,主要是為理解句子、分段、概括主要內(nèi)容打基礎。“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小組內(nèi)重點交流怎樣分段和概括段意。不過千萬要根據(jù)課文體裁、順序等不同記住教給學生方法,掌握了學法,學生就能舉一反三,提高自學能力了。
三、巧妙激趣,充分讀書,提高初讀的有效性
“書不讀通不開講”,即是說只有在第一課時把課文讀通了,第二課時才能有效地展開研讀。因此,初讀檢查的設計尤為重要。小組檢測糾錯讀后,教師指名讓幾個學生或一組學生讀一遍課文,糾謬正誤自然是最常見的,目的是要檢查一下是否真的讀通了課文。但做到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運用教學機智,讓學生讀“你最喜歡讀的一段課文”,或讓學生“自由組合”:“你喜歡(希望)哪幾位同學和你一道來分節(jié)把課文讀一遍”,或者只要學生“挑一個你認為最難讀的句子”“挑一個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如此等來讀,把選擇權充分交給學生,就能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閱讀的興趣。
例如,教學《開天辟地》一課時,教師可以以“你通過朗讀課文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盤古?”來貫穿課堂始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默讀、瀏覽讀、對子合作讀、師生配合讀等方式,讓學生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關鍵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閱讀,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減少盲目讀書花去的時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把握主旨,注重整體感知
語文教學強調(diào)從整體入手,課文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第一課時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文本有完整的認識。教師應在有效初讀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初讀體會,說出感受,使學生對文本形成粗略的整體印象,達到放下課本還很清楚的地步。
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疏通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后,你如果提出問題: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題就問得很大,學生很難一下子說完整。如果你改變問法,讓學生通過填空題的方式“本文先寫( ),接著寫普羅米修斯為( ),后來受到( ),最后被希臘大英雄赫拉克勒斯( ),( )的事?!睂W生一下子就能把課文主要內(nèi)容說出來,而且言簡意賅、緊扣中心。
課堂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什么樣的第一課時教學是成功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讀通了課文,真的訓練了學生的寫字水平,那么它就成功了。為了落實好這些目標,所以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讓學生學得更好,課堂更高效、更精彩。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第二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