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yōu)等生在我們成年人眼里是“放心、省心、寬心”的好學生,往往也易成為教師為其他同學樹起的一竿旗,對其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通過幾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慢慢走進他們的心里,發(fā)現(xiàn)他們這一個群體更需要有人來關心和愛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他們的“旗幟效應”,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關鍵詞:脆弱;優(yōu)等生;教育;案例
下面以我班年級第一名學生的思想轉(zhuǎn)化情況來說明這一觀點。
基本情況:×××,左腿殘疾,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教師,為人誠實,思維敏捷,成績優(yōu)異,性格不定,平時不太愛說話,個人思想標新立異,和個別人相處融洽,自信而又自尊,說話尖銳,個性獨立,堅持己見。
第一次哭泣
剛入初一就聽說他能“自學成才”,學習上幾乎不用老師操心。作為班主任的我又考慮到該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于是讓其擔任學習委員,希望他在班級中能通過自身的特長幫助別人,建立自信而且起帶頭作用,促進學風的建設??墒鞘屡c愿違,第一次月考他考了第三名,就在老師講評試卷的課堂上,他竟然當堂邊哭邊扇自己,弄的學生瞠目結舌,影響了課堂效果。這件事讓我開始重新認識他,而且上課也更加關注他。
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走進他的內(nèi)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謙虛、好學、會思考的學生,更是一個學習思考比較深刻的人,沒有大多數(shù)優(yōu)秀生的驕傲、自負。上小學時,因為身體動過好幾次大手術,但成績始終都是年級第一名,很堅強、很自尊,有依賴性,同學對他都很尊重,能包容他的小脾氣,但也不太愛打攪他。
我意識到家長和老師只一味地考慮到他身體情況影響他的自信,一味地考慮到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可是孩子的內(nèi)心是柔弱的,強調(diào)競爭,強調(diào)自信,強調(diào)以學習補身體殘疾的遺憾,但忽略了教孩子事與愿違的情況下,該如何面對?他體育課從沒上過,大型活動從不參加,就連上臺領獎都是別人代領!實質(zhì)上這些活動和形式精神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勇敢、果斷和自信的性格,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
通過深談,我不斷鼓勵他接觸一些并不擅長的新事物,不一定非要按著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以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的成功。很快,領悟力極強的他甩掉了思想包袱后,在性格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課下能主動與同學一起交流,一起運動……課上再也沒有發(fā)生過令人吃驚的舉動。
第二次哭泣
進入初三,當上班長的他的確在各個方面表現(xiàn)得都很出色,同學們都以他馬首是瞻,他個人也是自信滿滿。但有一次英語課上,因為他舉了一個不恰當?shù)睦樱n堂上老師批評了他,課下的他很是激動萬分,邊哭邊說老師一點都不給他留面子,做得不對,非得讓老師給他道歉。反思這段時間他的表現(xiàn):有些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因此,作為班主任盡早發(fā)現(xiàn)了他的性格缺陷的隱患,未雨綢繆,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迅速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和溝通,做到家園一體,使家長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要過于溺愛孩子,配合學校教育,使孩子有一個正常的、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
2.和他保持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在和他的寓教于樂的交流過程中循循善誘,細心開導,和學科老師交流了看法,和他一起座談找出各自的錯誤,培養(yǎng)他的自立自信、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性格模式。
3.將他融入到集體的關愛中去。為了讓他改掉倔脾氣,我特別組織了許多集體活動讓他參與,例如,主持主題班會、做體育裁判、后勤組織者等,參與到社會這個更大的、更廣闊的大家庭中去,培養(yǎng)他的集體主義觀念。
第三次哭泣
因為這里是特殊環(huán)境,一直和他搭檔了兩年的同桌轉(zhuǎn)走了,他父母給我打電話說他黯然掉淚了好幾天,要求還是給他安排同桌??蓻]幾天他對安排的同桌又不滿意,接二連三地由他挑頭發(fā)生事端,我就故意“涼拌”他,讓他自己反省。有一陣子,他都是一個孤獨的人,獨來獨往,不與人交流,對周圍的人和事冷漠無情,上課也無精打采,成績退步了。我找他談心,他的回答只有四句話“沒什么”“這很正?!薄斑@對我沒影響”“本來就是這樣的”??梢哉f是對我嚴防死守、滴水不漏,一場談話下來讓人感到無比受傷,可又無可奈何,讓你分不清他是真的心理素質(zhì)好,還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同時也意識到,我和他的家長長期注重了他的學習成績,而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教育的太少了,在不經(jīng)意間被我們悄悄地忽視了、掩蓋了,同時他的心靈也就慢慢地遠離了我。看來令人放心的學生,可是一點也不讓我省心,更是不能讓我輕心。
我發(fā)現(xiàn)他的交際能力發(fā)展比較遲緩,而他的孤獨、高傲,極有可能是由于幼兒階段,身體原因沒有和同齡學生交往,所以,現(xiàn)在始終不善于和同學、老師交流造成的,我決定從教會他如何交朋友入手,如何同別人和睦相處入手,利用他愛思考、較謙虛的特點,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直截了當?shù)刂赋鏊牟蛔?,促使他正確地評價自己,揚長避短,完善人格。
【教學啟示】
從對×××同學的教育過程中,我更深地認識到,我們平時都偏愛優(yōu)等生,實際上更多的是偏愛優(yōu)等生的學習成績、工作能力和給我們帶來的光榮,所以,在教育中我們對優(yōu)等生事實上是有些“偏心眼”的,而我們“過多”的關愛卻沒有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起到促進作用,所以,不少的教師對走入社會后的優(yōu)等生的冷漠,感到心寒,事實上我們就是第一導演。所以,我認為教師對優(yōu)等生的關注和管理,更多地在學生的情感和價值取向上,不單純是要學業(yè)優(yōu),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yōu),心胸要廣,心理要健康。要盡可能地用公正、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等待優(yōu)等生的言行,從他們的言行、家境、自身出發(fā)來客觀地探討學生的心路歷程,從身邊的細節(jié)入手,正確引導,學生將會受益終身。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馬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