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必須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激勵,學生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教學的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結合物理教學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進行了初步闡述。
關鍵詞:物理實驗;聯系生活;手腦并用
物理學科是中學生的必修學科,要求學生必須學習和運用。那么,怎樣使學生學好物理,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呢?我結合十幾年來物理教學的經驗,經過探索和實踐得出結論: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必須進行改革,并與素質教育相結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驗能力,使學生通過親身實驗、實踐活動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情感和態(tài)度。
對中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既陌生又熟悉的學科,學習的方法不同于數學、語文等學科,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和效率。
一、運用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它向學生展示了人們對某一知識的認知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掌握和理解物理規(guī)律,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學好物理的愿望,激發(fā)內動力,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情趣的目的。
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智力、心理逐步成熟的時期,求知欲很強,但注意力、自制力不能長久堅持。物理實驗向他們有目的地展現了許多神奇有趣的物理現象。例如,講解大氣壓強時,演示瓶子吞蛋實驗;學習流體壓強時,演示向兩個乒乓球中間吹氣,兩球向中間靠攏等實驗。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對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探究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他們學習的潛能在實驗的刺激下轉化為自覺、自主的學習動力。
二、聯系生活實際,喚起學生興趣
物理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物理知識。物理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物理、解答生活中物理問題的興趣。在物理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使啟發(fā)性和趣味性和諧統(tǒng)一。例如,在講解融化時,利用“風后暖,雪后寒”等生活諺語;講解液化、凝華時,以“霧、霜是從天上下來的嗎?”等問題設問;講解電流強度時,引以水的流量等,針對這些生活中的實例來提問、類比,喚起學生興趣,從而形成學習動力,使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實際,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和學習效果都有直接的影響。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并能將其成功地運用于實際,及時得到強化。學生會覺得這樣的教學過程饒有興味,學習興趣就會日益濃厚,教學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三、手腦并用,確保興趣的延伸
中學生的興趣保持,需要不斷地強化、激勵。物理實驗是研究和發(fā)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手腦并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實驗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延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才能把書本上枯燥的知識、難以掌握的公式、定律變得在學生看來有意義?許多與學生認知水平、生理、心理和年齡相一致的實驗、課外研究活動和小實驗,可以供學生親手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和思考,使知識轉化為技能。這樣通過自主實驗探究,由問題→假設→實驗,經過歸納分析得出結論,獲得成功。有了成功感才會認為有意義,才會形成學習的動力,才會主動學習,帶著興趣學習,使教與學和諧統(tǒng)一,達到預期目的。
總之,學好物理的前提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激勵以及長時間的保持,學生有了學習物理的持續(xù)興趣,才會發(fā)揮內動力,物理教學的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
(作者單位 河北省香河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