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農村中學的英語基礎越來越差,學英語的氣氛越來越差,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這與打造高效課堂的要求相違背。只有讓英語課堂活起來,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情境
目前,學校的學生大多數英語基礎很差,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落,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筆者認為只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fā)興趣,學得主動,學得有效,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活起來。
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感情豐富,思維敏捷,聯想豐富,敢做敢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效率。教學中,筆者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用圖片再現情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它能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更富有現實感。在學必修2第一單元The Amber Room 時,展示了The Amber Room的圖片,學生一看到金碧輝煌的Amber Room立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文章的內容很快就理解了,達到了教學效果。
二、用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而愛唱歌、聽歌又是孩子們的天賦。在學生上高一時,筆者每周教會學生一首英文歌曲,讓學生們在愉快地學唱歌的同時,又學習了語言知識,還在無意中訓練了英語聽力。尤為可行的是每堂英語課開始時聽一首英語歌曲,既能烘托課堂英語的“洋味”,又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也就是用音樂來喚起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三、用表演帶動學生
在實際教學中,我利用表演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例如,在學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這篇文章時,把學生分成幾個組去表演,這樣既模擬實際生活場景,讓學生以角色的身份來說話,又激起了學生的表現欲和參與意識,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角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得。
四、用競賽激勵學生
上學期學校舉行高效課堂的活動,在活動中,筆者見識到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抓住這一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在這次活動中,筆者了解到英語課堂應把競賽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競賽的內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小組對抗賽、男女生擂臺賽、個人奪標賽、單詞接龍賽……無論哪種形式,什么內容,學生都樂于參與,課堂氣氛空前活躍。通過競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培養(yǎng)了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學生在興奮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識,這樣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通過各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每一位教師必須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識,又教給學生去解決知識癥結的要領,讓學生能輕松而又敏捷地掌握和理解知識。
參考文獻:
鮑芹.情境讓英語課堂豐富多彩[J].成才之路,2011(12).
(作者單位 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朱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