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的所有科目中,音樂是最感人的藝術,也是一種重要的審美教育方式。投入、想象、聯(lián)想、思考的范圍是廣泛的,是無法用固定形態(tài)來形容的,往往在一個瞬間或長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體驗。在音樂課程中,突出情感目標,反映了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其教育效果不只是獲取知識和技能上,還體現(xiàn)在熏陶和感染、凈化、震驚和啟蒙等情感層面。
關鍵詞:創(chuàng)意;體驗;情感
由于傳統(tǒng)的課程過于強調認知而忽視了情感體驗在音樂學習的作用,從而使豐富、生動的音樂教學活動僅局限于狹窄的、單調的認知框架中。我認為音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作用可以總結如下:
一、激發(fā)情感、追求創(chuàng)意,可以提高學生歌曲的表現(xiàn)力
抒發(fā)情感是音樂教學最基本的性能特征,是音樂美學的核心所在。通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多是缺乏情感表達的唱歌,同時也是缺乏思維形式的創(chuàng)意,因此,他們的歌唱很難打動觀眾,這在許多學校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中都頻繁的出現(xiàn)。讓學生有表情唱歌,來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是我們的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力,我認為進行“情感”的專門練習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以歌曲“?;丶铱纯础闭f明如下:
1.我讓學生在音樂體驗中明白如何做才能使情感表現(xiàn)到位。如,雄壯的情緒怎么去表現(xiàn)?歡樂的情緒怎么去表現(xiàn)?細膩的情緒怎么去表現(xiàn)?由學生去親自去試試,從中得到個性的感悟。
2.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歌曲,選擇適當?shù)乃俣?、力度、歌唱方法來表達情感,以提高情感表達的深刻性及細膩的程度,實現(xiàn)審美升華。在實踐中,我采取多種形式,如:集體演唱、個人自主和團隊合作演唱等,并要求學生注重在實踐中不斷進行體驗和思考、總結。
3.我采取“我是小小歌唱家、我是小小演奏家”等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聽”“評價”等活動中來。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感受,并通過比較評價,尋找出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方法或形式。
二、情感體驗能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水平
從心理學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應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客觀現(xiàn)實態(tài)度,是一種外部事物是否符合你的需求而產生的一種體驗。從藝術價值來看,藝術的音樂是最富有情緒化,是最容易激發(fā)和調動情緒,并能較好地反映個人修養(yǎng)的。所有這些都可以從實踐教學中得到情感體驗。因此,在音樂欣賞時,學生們可以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的經(jīng)驗,情感的表達,產生一定層次的認識、評價和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情感體驗。音樂殿堂的開啟,主要是依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情感教學與訓練則是關鍵。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就是審美、表現(xiàn)美,達到美的境界。由此可見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地位所在。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積極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內在感受力,更大的提高對美的認識,提高審美情趣。遠離不雅的音樂,積極與健康、高雅音樂為伍,在內心中去贊美祖國的美麗山河,去熱愛祖國人民,潛移默化中就能夠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音樂教學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陣營,是加強學生民族意識,愛國情操的根本所在,更是音樂教育的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辦北城受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