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的重要途徑。發(fā)展新型的閱讀學習模式在當今教育中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
語文教育的價值并非單純地通過積累語文知識來實現(xiàn),課程標準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明確提出了教學的三維目標應有機整合。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體會文本差異,把握學生個性特點,實施靈活有效的教學,真正做到“適合的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佳的”。
一、選擇適合的教學切入點
就語文教學來說,選擇好文本閱讀切入的角度,找到個性化教學的視角,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實踐證明: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意向和興趣,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依據(jù)文本特點和新課程理念,選擇好文本的最佳切入點,不僅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藝術,而且為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好的切入點就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總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亮點”。我們要根據(jù)不同課文的特點,找到巧妙的切入點。如,(1)課題切入法。(2)中心句切入法。(3)背景介紹切入法。
二、在朗讀中激活學生情感體驗
興趣是認識和情感發(fā)展的驅動器。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依賴于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來發(fā)展自我,而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引導他們探索作者的心路歷程和情感體驗,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在情感體驗中,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凈化與升華。我們語文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語言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中有一段富含哲理的語言:“要是你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痹谝龑W生理解朗讀之后,有位老師讓學生將這段話改為第一人稱讀:“要是我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我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弊x著,讀著,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似乎與學生的情感相通了,共鳴了,學生都讀得那么深情。另外,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往往能以情激情,撥動孩子的心弦。
三、選擇適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靈活多樣、生動逼真、易于控制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手、腦、眼、耳并用,突破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和局限,能充分地喚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交流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提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刹扇〉慕涣鞣绞接校和篱g的互相交流,小組內部的交流,全班集體交流,師生互動交流等。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已解決的問題可以進行匯報,別的小組可以提出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達到交流的目的,小組篩選后,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立即解決,重要的、難的地方,經過學習認真篩選,提出重點,讓全班同學討論。
四、歸納釋疑,提出見解
教師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還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會學生如何探求新知識,獲得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讓他們體驗到獲取新知識的樂趣。創(chuàng)新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為主,教師講解為輔,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同時,對于學生的一些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要重視,鼓勵他們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另外,在學習方法上,要進行歸納總結,進行合理的改進,以便讓學生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在教學《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文時,我就通過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及談談看到這夢幻般的青海湖時的感受和體會等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見解、感受和體驗,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在擴展閱讀中開闊學生視野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閱讀教學要建立一個開放的,以語文課本為擴散點,開展擴展性閱讀,讓學生閱讀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擴展性閱讀中,學生的視野不斷擴大,探索能力不斷增強,與此相伴隨相統(tǒng)一的,語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將厚積而薄發(fā)。例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級上冊《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之前,發(fā)動學生廣泛閱讀水滸故事。學生在擴展性閱讀中,對水滸故事了解得越來越多,對水滸故事越來越感興趣。與此同時,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在大量閱讀中獲得了發(fā)展。看的東西多了,積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發(fā)酵。在適當?shù)臅r候,它會自然地通過言語傾吐出來。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僅僅讓學生“會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學習需要,還要讓學生“會創(chuàng)新學習”。我們還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和創(chuàng)新技巧,使學生主體性得到真正體現(xiàn),實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 甘肅省通渭縣碧玉鄉(xiāng)新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