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中的隨文小練筆為閱讀和寫作開辟了一條短、平、快的寫作通道,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融讀與寫為一體。學生隨機地仿寫一些小片斷、小段落,負擔小,效率高,因而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小學語文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細致、深入地找準引燃點,讓文本言語得到增值,表達方法得到遷移,言語技能得到提升。教師要提供練筆的機會,拓展學生練筆的空間,讓文本情、學生情和諧共振。
一、補寫空白點
教材的文章中,不少作者運用了留白的藝術(shù),言盡而意未盡,作者有意或無意地把一些內(nèi)容留給讀者想象、思考。教師要借助教材中略寫的內(nèi)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gòu)思,把概括的內(nèi)容寫具體,把含蓄的內(nèi)容明白地寫出來,豐富文本的內(nèi)容。如《燕子專列》這篇課文對小貝蒂救護燕子的內(nèi)容只用寥寥一句話概括:“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庇谑?,我結(jié)合文本的特點及課文的插圖,找到了適合小練筆的點:小貝蒂到哪里尋找燕子?遇到了哪些困難?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中小貝蒂的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活動。孩子們個個奮筆疾書,寫下了令人感動的畫面:“小貝蒂爬上樹,用嬌嫩的小手撥開雪,樹杈上有一只呼吸微弱的燕子,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燕子托在手心里,用嘴里的熱氣溫暖它冰涼的身體?!币粋€善良、仁愛的小貝蒂被孩子們刻畫得很生動,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片斷從孩子們的筆尖流淌出來。
教材中常常會有余音繚繞不絕于耳的情況出現(xiàn),一個省略號、一個無聲的動作都會引起讀者的思考,這也是隨文練筆的好機會。如《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晏子每次應答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動作:在面對楚國大臣的刁難時,晏子“看了看”;在面對楚王的嘲笑時,晏子“笑了笑”;在面對楚王的刁難時,晏子“站了起來”??础⑿?、站,這三個動作看似平常,實際上隱藏了晏子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探究晏子動作背后的意義,走進晏子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可以這樣設計:
晏子看了看,看似輕描淡寫的動作,在晏子眼里 ;這一笑,看似不經(jīng)意,輕輕松松,其實是 ;這一站,不單單是 ,更是 。
這些內(nèi)心補白設計,讓學生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盡情揮灑才情,呈現(xiàn)多元的答案。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潛在因素,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外貌,課文情節(jié)進行擴寫,把語言的運用和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彼此交融,和諧運行,豐富課文的內(nèi)涵。
二、找準動情點
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準確地把握隨文練筆的著落點,讓學生感受文字的呼吸,心靈與文字直接對話。教師還要及時捕捉這種情感的積淀,把握恰當?shù)臅r機使他們的語言得到內(nèi)化,讓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練筆中,讓文章內(nèi)蘊的情感涌出紙外,實現(xiàn)讀與寫的有機結(jié)合。在執(zhí)教三年級《掌聲》一課時,學生們沉浸在英子自卑、擔心的情緒中,我讓學生寫下英子猶豫時的內(nèi)心獨白。過了一會兒,英子內(nèi)心世界的無助、迷茫便躍然紙上了:
“我該怎么辦呀?我真的矛盾呀!看到我走路的樣子,大家一定會嘲笑我的??墒?,老師叫到我,我還是要去的。我要自己給自己加油,哪怕是嘲笑,我也要堅強地挺過去。”
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考,筆隨心動。在讀到“英子講完故事后,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時,我又設計了這樣的練筆:“我送給你掌聲,是想告訴你 ?!睂W生文思如泉涌,紛紛提筆寫下句句感人的話語,段段話語洋溢著暖人的情誼。
“我送給你掌聲,是想告訴你,今天你終于在大家的面前走上了講臺,我真為你高興,你戰(zhàn)勝了恐懼和自卑?!?/p>
“我送給你掌聲,是想告訴你,你的故事講得真切而感人,我贊美你?!?/p>
“我送給你掌聲,是想告訴你,我是你的朋友,看到你眼圈紅了,我很擔心你,我用掌聲為你加油?!?/p>
我把孩子們的小練筆串聯(lián)成詩,這一首首小詩在一陣陣掌聲中傳遞著孩子們對英子的鼓勵、支持、祝愿和理解。這樣的小練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的閱讀充滿個性與靈性,從而建構(gòu)起學生發(fā)自肺腑的精彩語言。課堂呈現(xiàn)的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學生樂于在這方狹小的空間里放飛心靈,吐露言語。
又如《中彩那天》中的父親為庫伯捎的一張彩票中了一輛他夢寐以求的奔馳汽車。在得與失面前,父親內(nèi)心極其矛盾,他面臨著一次道德的抉擇。我抓住人物的心理矛盾設計了一個訓練點:“同學們,此時父親的內(nèi)心是多么糾結(jié)??!他的心里有兩個問題在不停地折磨著他:是送,還是留呢?選擇財富,還是選擇道德?我將學生分成兩派,展開激烈的爭論,隨后讓學生以《抉擇》為題寫一篇小練筆。在學生的寫話中,一個個真實的、進退兩難的父親呼之欲出。堅守誠信的道德準則在思維碰撞中得到了生動的演繹。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帶上自己的一顆慧心,巧妙地挖掘訓練的著眼點,讓學生心動,而后“筆動”,這樣才能使課堂小練筆成為閱讀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搭建支架點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模仿能力特別強。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的橋梁。如《荷葉圓圓》一課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想象,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在學生全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我啟發(fā)學生想象:“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帶來了快樂,荷葉還會給哪些小動物和小朋友帶來快樂呢?我出示句式,要求學生仿寫:( )說:“荷葉是我的( )。孩子們興味盎然,寫道:
“蝴蝶說:‘荷葉是我的舞臺。’小蝴蝶穿著花衣裳,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荷花說:‘荷葉是我的遮陽傘?!苫ń憬懵冻隽嗣利惖男θ荨N艺f:‘荷葉是我的顏料盒,我要用彩色筆將它變成多姿多彩的夏天?!?/p>
學生在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的同時吸納了文本的內(nèi)涵,與文本情意相投,找到了語言的遷移點。
再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文章的第二小節(jié)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寫一寫:
“這棵樟樹真高啊, ;這棵樟樹真粗啊, ;這棵樟樹真綠啊, 。
公園里的花真多啊, ;公園里的花真美啊,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 。
在教完《恐龍的滅絕》,學生了解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后,我安排了一個改寫練習: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資料和想象選擇一種恐龍,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人們介紹恐龍的體型特征,并向人類說一說恐龍滅絕的原因。如此進行讀寫結(jié)合,以課文的經(jīng)典段落為練筆的突破點,為學生提供了例文,使學生寫起來有所依傍,有章可循。教師要及時地把寫作訓練有機地揉進閱讀教學中,使兩者和諧共生,相得益彰。
教師要活用新教材,以文本為依托,遵循課文的情感脈絡,尋覓最佳的結(jié)合點進行隨文練筆,點亮學生思維和靈感的明燈,使學生寫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小練筆這塊小天地里創(chuàng)出一番大天地。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