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觀賞臺,硬朗的施瓦辛格一個側(cè)身指向兵馬俑群,展露出自信與豪邁的笑容。這是67歲的阿諾·施瓦辛格首次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也是施瓦辛格第五次來到中國最特別的一天。施瓦辛格棱角鮮明的臉上,濃眉、大眼、鼻梁挺拔,笑起來爽朗、剛毅,似乎是上帝派到人間塑造英雄的寵兒。他這次來到陜西為的就是以華山為名,同中國藝術(shù)文化界的大師、學者,討論中西方文化的英雄精神。
正文:而作為本次活動的策劃者——陜西衛(wèi)視,為了這個穿越時空的對話,付出了極大努力。陜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胡勁濤在同《世界博覽》雜志社長席亞兵談及本次活動的初衷時,說了這樣一段話:“陜西是華夏文化的發(fā)源地,陜西衛(wèi)視要想走出自己的特色,就是要圍繞著華夏文化孕育出的文化底蘊,而這樣厚重的文化更需要國際元素的升華。我們在嘗試做“龍行天下”的體系式建設(shè),龍是華夏文明的圖騰,從2012年我們就開始設(shè)定這樣的活動,像之前的‘重走斯諾延安之行’。我們用行走體來引導特色電視節(jié)目的創(chuàng)作,不斷將中國文化向世界融合進行深度推廣。陜西衛(wèi)視電視劇矩陣中有“英雄季”,所以這次活動我們請來了許多和英雄有關(guān)的人物,通過文化內(nèi)涵的延伸,體現(xiàn)出陜西衛(wèi)視硬朗、有朝氣的新形象。
《世界博覽》作為外交部主管的核心雜志,一直以涉外內(nèi)容特色被大眾所認可,作為本次活動的協(xié)辦單位,在邀請施瓦辛格來華等諸多方面,同立足華夏,影響國際的陜西衛(wèi)視形成了英雄所見略同的合力。
早在踏上陜西熱土之前,施瓦辛格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表達了自己非常希望西安之行能參觀世界聞名的兵馬俑。作為一直扮演英雄的他,對中國古代帝王所建立起的英雄軍團,神往已久。古今中外,哪個英雄豪杰不希望自己被世人所傳頌?
中國自古有男人“立功、立德、立言”的三重境界,秦始皇兵馬俑精妙的融合了這些精神內(nèi)涵。施瓦辛格先生站在秦始皇兵馬俑群像的一瞬間,一定隔空感應(yīng)到了某種力量,這種力量從古到今都是血脈相通的,不分中外,不分膚色。
今天,人們依舊談?wù)撝⑿鄣脑掝},是因為這個詞代表著超群的力量,代表著邪不壓正的正能量。即使我們心中的火焰已經(jīng)被浮躁的市儈將要澆滅,只要世間還存在對英雄的敬畏和信仰,平凡人也會被激發(fā)出最大的生命力與潛能,在抉擇的時刻挺身而出,戰(zhàn)勝內(nèi)心的恐懼,帶領(lǐng)自我與眾人走向光明,帶領(lǐng)自我與眾人由混沌走向理性與公正!
施瓦辛格在陜西衛(wèi)視開壇節(jié)目錄制中的一段話令在場來賓記憶深刻:“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如果你不采取行動,你就不能實現(xiàn)目標。我們在路上如果看到一輛車爆炸了,有膽量打開熊熊燃燒的車門,在吞人的火焰中把傷者從車里拉出來,就是真正的英雄!在我擔任加州州長時就曾給這樣的人頒發(fā)過獎?wù)隆K麄兌际瞧匠H?,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當他們看到人們遇難時,寧愿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另外一個人的生命?!闭娴南M覀兊膰H明星,能在國際公開場合多傳播中國人自己的正能量,而不是取寵的“宮心計”!
“華山論劍,煮酒論英雄”開壇節(jié)目問答精華
嘉賓:阿諾·施瓦辛格、張紀中、肖云儒
主持人:鄭毅(陜西衛(wèi)視副總監(jiān))
主持人:三位都是跟“英雄”相關(guān)的人物:一個出演過無數(shù)英雄角色;一個身居幕后,制作著與英雄人物相關(guān)的影視作品;另一位是文化大家,耗費畢生精力,傳承中華文化血脈的“英雄”。你們是如何看待“英雄”這個詞的?
肖云儒:金庸先生中的武俠形象中,有許多英雄人物。他有決策能力,有智慧,同時又有執(zhí)行能力,這樣才叫英雄。東方英雄的概念還有一個特點,不見得他什么事情都是最強,他可以失敗,王重陽就失敗過,被玉女派打敗過,最后他在石洞里鉆研了十年,戰(zhàn)勝了對方。
施瓦辛格:
我贊同肖云儒先生的觀點,你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人,而你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不采取行動,你就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所以,我覺得英雄主義同身體是否強壯沒有關(guān)系,只要你有勇氣去做犧牲自我,保護他人事情,你就可以成為英雄。
張紀中:
英雄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當你有這樣的血性和情懷時,你就可以在危難時挺身而出。你看大部分美國電影很多都是弱小的人,但在當國家危難之時,他們能夠挺身而出。當然,有很多人站在旁邊根本不去伸手,這個差別是什么?就是心里有這樣的種子。而我們在拍這些英雄人物的戲,就是要在每一個人心里面埋下這樣的種子。
肖云儒:
心里有這個種子,張先生說得非常好,有這個種子一旦他到了特定情形下就爆發(fā)了,他就有英雄的行為。平常沒有這個種子,他咋咋呼呼,好像很能,但是沒有這個種子到了關(guān)鍵時候他可能退縮了,所以那是假英雄,前面的是真英雄。
主持人:
中國之俠有人說是集體的英雄主義,是一種犧牲精神。西方的英雄是一種個人的英雄主義,代表著拯救精神。各位有什么看法?
肖云儒:
《搶救大兵瑞恩》這是拯救,為了一個獨生子把他挽救出來,最后犧牲了幾個人,這個拯救是要付出犧牲的代價;邱少云,他犧牲了自己,為了拯救整個匍匐在那兒的一個排的戰(zhàn)士。所以,拯救和犧牲,特別從心理和文化上來說是非常相近的。被拯救的人道德境界得到了升華,他會終生感激。犧牲了的人,他的人格也會體現(xiàn)出嶄新的境界,所以犧牲和拯救是殊途同歸。
施瓦辛格:
在很多二戰(zhàn)后的電影當中,一個人為了整個國家而戰(zhàn),為了整個的城市、為了整個的部落而戰(zhàn),我們非常仰慕這種人,而我們不可能都成為這樣的英雄。我認為兩者并不沖突,我們既可以仰慕為整個國家犧牲自己的人,同時也可以付出行動獲得個人的精神提升。
主持人:
我想每個男人心里都有英雄夢,你們心里最大的英雄會是什么樣子?
阿諾.施瓦辛格:
我心目中有幾個敬仰的英雄,第一位是曼德拉總統(tǒng)。許多人會認為曼德拉將報復白人對他所做的一切,但他用相反的方式,他完全寬恕了白人。還有就是拳王阿里,他是一位非??犊娜?。我見過他,他甚至可以在去機場的路上,把成百萬,上千萬的錢給路上的人。
肖云儒:
第一個我想談美國一位很著名的作家叫杰克·倫敦,被譽為北方的奧德賽。他塑造了無數(shù)個英雄的人物,一個孕育了這么多英雄的父親,他的情懷與意志,一直是我從少年時代就敬佩的。第二個就是中國的老子,因為老子整個扭轉(zhuǎn)了人類只傾向于光明、成功、繁華的思維體系。他崇尚流水、月亮,崇尚給人類開辟另外一條思維渠道的自然界,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我覺得這非常了不得。
主持人:
今天‘華山論劍’談的題目是英雄。英雄和其背后的血性和犧牲精神,日久人心。不管東方還是西方,不管古代還是今天,不管俠士還是英雄,那種犧牲精神,那種挺身而出,那種獨立的人格和理想。就像中國文化大地上挺立的華山一樣,既是中國人的脊梁,又是所有人的根。再次感謝三位嘉賓,我們也記住了施瓦辛格先生的承諾,下次有機會再來古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