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比林斯博士,您好! 請您談一下美國的高等教育招生有何特點?
比林斯:在美國,我們的招生都是自主的,這建立在我們的大學都是自治的基礎之上。比如我的孫女,她是通過籃球運動進入了UCLA,她個子很高,打得一手好籃球。有的是通過鋼琴好,有的是唱歌好、舞蹈好……反正各方面杰出的表現(xiàn)都會成為進入著名高校的理由。因此,入學標準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應是單一化的。比如加州大學是一個大學系統(tǒng),加州洛杉磯有一個標準,加州伯克利有一個標準,南加州大學有一個標準,即使是同一個大學系統(tǒng)他們也有著不同的標準。這種不同的錄取標準,一方面使得大學內(nèi)部更加多元化,不同背景的學生可以相互促進;另一方面使得不同高校各有各的特色,不至于所有高校都是一個模式。
《中國教師》:您認為應如何促進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比林斯:學生學業(yè)成就會受到學生家庭背景的影響,比如經(jīng)濟、社會以及文化背景,但是這不應成為大學招生降低標準的理由,應當做的是對學生尤其是不利處境的學生進行學業(yè)支持,例如有學生英語不好,學校應該對其英語水平提升給予支持,促進其提升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學生學業(yè)過程中進行支持,才能達到實質(zhì)的公平,而不應通過降低入學標準的方式。降低入學標準,即使招入學生,他們?nèi)匀惶幱趯W業(yè)的不利境地,不能實現(xiàn)學業(yè)的成功。比如,我是一個第一代的大學生,我通過努力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并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因此我認為大學通過降低標準來實現(xiàn)公平是不明智的,更應該做的就是對弱勢群體學生進行學業(yè)支持,提升他們的學業(yè)成就。
《中國教師》: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入學中央集權(quán)的模式以及地方分權(quán)、高校自主的模式?
比林斯:單一的高等教育入學標準因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可能有利于明確入學標準,但是不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以及某些不符合這些標準,但是又確實杰出的學生的入學。如果按照中國這樣的單一標準,那么像我的孫女那樣的,像其他那些有著專業(yè)特長的,甚至一些僅僅通過考試無法測量出來的杰出學生就無法進入到一所不錯的高等學校。
《中國教師》:如果實行高校自主招生是不是會造成學校比較高的財政負擔?
比林斯:我們有專門的招生機構(gòu)。這些招生機構(gòu)每年接收不同學生的申請,就像找工作一樣,對哪所學校中意,你就向這所學校的招生機構(gòu)提交申請。招生機構(gòu)的專門任務就是對你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面試和錄取。
《中國教師》: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國際化?和高等教育全球化有什么不同?
比林斯:美國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但是它仍然在不遺余力地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比如威斯康星大學每年都會派出學生到歐洲、拉美、亞洲等地,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這能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經(jīng)歷,提升他們在求職時的競爭力。比如一個學生在求職時,說我去巴西圣保羅大學做過交流學生,這種國際化的文化背景使得他更有可能獲得這份工作。因為現(xiàn)在的企業(yè)集團大都是跨國際的,這種背景會被企業(yè)集團所看重。
國際化和全球化有著根本的區(qū)別。簡單地說,國際化是為了學校、學生的發(fā)展,提升學校在國際上的聲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使得他們在今后的求學或者求職中有著更高的競爭力。但是全球化則不同,它是市場指向的,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金錢,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擴張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資源,而不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中國教師》:您認為高等教育質(zhì)量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什么?如何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建設?
比林斯:因為中國和美國有著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而我對中國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并沒有太多的研究,所以我不敢貿(mào)然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對于提升大學辦學質(zhì)量,我認為首要的是要提升大學教師的待遇,比如說我在威斯康星大學,我們學校給我比較高的待遇,我必須為之努力,否則就對不起這份薪水。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得外界的資金支持,單純依靠政府的單一渠道是難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的。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2.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