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認知腳本理論和漢語古詩詞中動態(tài)事件的翻譯*

        2013-12-25 06:48:26鄒幸居柳仕超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腳本譯者框架

        鄒幸居,柳仕超

        (廣東白云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510450)

        很多人都把漢語(源語)古詩詞比喻為一組美妙的畫卷,既展現出“古道,西風,瘦馬”的寧靜美,又表現為“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流動美,因此如何翻譯好這些精美的藝術品,讓譯入語讀者能夠欣賞到其中不同的美態(tài)、好好地挖掘美態(tài)后面隱藏的意義,是譯者的首要任務。但是,由于形式和意義的翻譯難以同時兼顧,它們往往成為翻譯的難題。認知語言學的一些理論為解決這些難題帶來了不少啟示。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的形成必須經歷“現實—認知—語言”的過程,語言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語言形式下面蘊藏著無數的認知結構,經語言符號激活就可以幫助讀者解釋語言的意義[1](P212),所以,在翻譯時,譯者可以拋開形式的束縛,只需要在譯入語尋找那些能夠激活類似的認知結構的語言符號就可以達到翻譯的目的。在眾多認知結構當中,認知框架(frame)理論用于靜態(tài)事件的描述,而認知腳本(script)理論用于動態(tài)事件的描述[2](P87)。因此,認知框架理論可用于研究漢語古詩詞靜態(tài)事件的翻譯,而認知腳本理論可用于研究漢語古詩詞動態(tài)事件的翻譯,這是下文要論述的要點。

        一、認知腳本理論

        腳本是框架或圖式的一種,它是“描寫特定情景中事件恰當程序的結構……是預先設定的、常規(guī)性的動作程序,可用來限定一個熟知的情景”[3](P51)。腳本是人們經驗化的結果,它實際上就是指人們在進行特定活動時所遵循的一個標準化和理想化的相對固定的程序,主要用于描述動作框架中的事件,并把事件中的各個動作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有機地聯系起來,所以,腳本具有動態(tài)性和程序性的特點。生活中每天經歷的動態(tài)事件往往通過腳本在大腦里加工、描述,并作為背景知識儲存于人們的長期記憶當中,只有當被激活時,才被調出來,幫助理解新知識。腳本有固定的結構,它有著一些空位(slots)和隨時可以填入空位的必要信息[4](P41)。例如,“去飯館吃飯”包括了人物(顧客、服務員)、道具(餐館、餐桌、餐具、菜單、食物、飯錢)、事件(進餐館、就座、看菜單、點菜、上菜、吃飯、付賬、離開)等結構[1](P65)。正如框架是“基于文化約定俗成的知識構型(configurations)”[5](P132)一樣,腳本也有文化性,不同文化的腳本或同中有異,或完全不同,或在一種文化中存在的腳本在另一種文化中根本不存在,如上述的腳本,在西方文化中餐具空位的默認值為刀叉、食物的空位默認值為西式食物,而在中國對應的空位默認值則為筷子和中式飯菜。

        由于空位默認值的存在和腳本“被激活”的功能,腳本可被用于解釋語言中的信息缺省現象,而且也解釋了讀者為什么能夠“預測”下文的信息內容,所以腳本理論是為加工自然語言、分析語篇的生成和理解而設計的[6](P66)。越來越多學者利用腳本理論研究閱讀的過程,例如,陳安玲把腳本劃分為無標記腳本認知模式、輕標記(light marked)腳本模式和重標記(heavy marked)腳本模式?!叭绻_本中的事件序列完全符合客觀常規(guī)的邏輯規(guī)則,就叫無標記腳本模式。如果腳本中的事件序列有??陀^常規(guī)的邏輯規(guī)則,就叫標記本模式。我們把經序列、視點(viewpoint)、默認值(default values)等元素調整后仍可在常規(guī)腳本框架內認知的模式稱之為輕標記腳本模式;把必須經過信息轉換、語境推斷來進行認知的腳本模式叫重標記腳本模式?!保?](P25-27)“去飯館吃飯”腳本就是無標記腳本。重標記腳本的實質是在隱喻的認知模式下,源域腳本映射到目標域腳本。下文論述的內容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漢語古詩詞的原文和譯文為語料的進一步深化研究。

        二、認知腳本和漢語古詩詞中動態(tài)事件的分類

        表1 漢語古詩詞中腳本的分類

        從認知腳本理論看,表示漢語古詩詞動態(tài)事件的語言符號會激活讀者腦海里儲存的相關腳本,因此,這些動態(tài)事件實質上是不同種類的腳本通過語言形式體現出來。通過查閱300多首古詩詞,筆者發(fā)現這些腳本主要分為以下幾種:①完整腳本:屬于無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腳本中包括的所有事件都在古詩詞中出現,沒有任何省略;②隱形的腳本序列:屬于無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腳本中有的事件因為屬于詩人和讀者共享知識的范圍,為了語言經濟和“留白”的目的,詩人省略了這些內容,但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通過“激活”腳本,填補空位默認值補充完整;③漢語文化特有的腳本:屬于無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漢語文化特有的腳本,在其它文化中表現為腳本空缺;④突顯腳本某一部分:屬于輕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在整個激活的腳本中,只是突出腳本的其中一個事件;⑤腳本序列轉換:屬于輕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在敘述動態(tài)事件過程中,忽然由一個腳本序列轉換到另一個腳本序列;⑥隱喻中的腳本:屬于重標記腳本的一種,指的是在隱喻的認知模式下,源域腳本映射到目標域腳本。要注意的是,這是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時,大腦所經歷的認知活動,在閱讀時,讀者要反其道而行之,用目標域的腳本替換源域的腳本,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解讀詩歌隱含的信息。具體的例子如表1所示。

        三、從認知腳本理論看漢語古詩詞中動態(tài)事件的翻譯

        (一)漢語古詩詞中無標記腳本的翻譯

        在翻譯漢語古詩詞中的動態(tài)事件時,必須考慮到文化因素,因為“文化為個人所經歷的種種情景提供了背景,從而形成了各種圖式(類似于腳本)”[8](P100)。因此,上述各種腳本的翻譯必須放在文化背景中討論。

        1.文化間共享腳本的翻譯

        (1)完整腳本的翻譯:翻譯出譯入語中對應的完整腳本。由于這種腳本是屬于無標記腳本,詩人沒有省略任何的事件,而且沒有文化障礙。因此,源語讀者和譯入語讀者都可以借助被激活的腳本,理解詩歌的內容。譯者主要采取下面兩種方法在譯入語中找到恰當的詞語激活和源語對應的腳本。

        第一,直譯法,激活譯入語中對應的腳本。

        例1: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鷁,/翩翩過南浦?!馈兑拱霕贰?/p>

        Isailmy leaf-like boat,/In spirits high;/Leavingthe isle,I float/Bycrag on crag/And jag on jag/Intothe deepest nook/Of the Southeastern Brook/The angry waves subside;/A favorable wind begins to rise./I canhearfrom the riverside/The trader’s calls and cries./My painted boat with sails lifted high/Has like a bird passed southern shores by.[9](P66)

        源語劃線部分的詞語激活了讀者腦海里“泛舟”的腳本,包括了“登船—離開—途中行程—途中見聞—到達”等事件,人物包括“我、商旅”,道具為“扁舟”、“江渚”、“萬壑千巖”、“溪”、“怒濤”、“樵風”、“片帆”等。譯者明白到這是一個文化間共享的無標志腳本,因此,直接翻譯出譯入語中對應的完整腳本,譯入語讀者讀到詩文就能通過填充空位默認值理解詩歌的含義:我登上了一葉扁舟,離開小島。小舟經過無數溝壑,漂過險灘,到達若耶溪的深處,怒濤平息,我還可以聽到過往旅客興奮地叫喊,互相打招呼,風帆高舉,小舟輕快地駛過南浦。

        第二,轉換譯法,在譯入語中還原源語中激活的腳本。

        例2: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鸥Α洞阂瓜灿辍?/p>

        A good rainfalling/Just when it should/In springtime;riding/On the wind itfills/A whole night,soaking/The land with its goodness.[10](P118)

        源語劃線部分的詞語激活了讀者腦海里“下雨”的腳本,包括了“刮風……下雨(發(fā)生)……籠罩大地(潛)……滋潤大地(潤)”等事件,人物包括“雨”,道具為“風、物”等。盡管漢語和英語文化中都有下雨這一腳本,但是,由于原文動態(tài)事件發(fā)生的順序顛倒,而且“隨”、“潛”、“潤”等都是擬人化的行為,這些因素如果直接轉移到譯入語中,就會成為翻譯的障礙??紤]到這一點,譯者采取了轉換譯法,劃線部分的詞語沒有直譯,而是換成了對應的人的動作詞語,這樣,譯入語讀者讀到“fall”、“ride”、“fill”、“soak”等詞語就會激活他們腦海里“一個人乘風而來,施雨滋潤大地”的腳本,這與原文是契合的:贊美了雨像人一樣充滿靈性、樸實無華、善解人意、默默地滋潤農田。

        (2)隱形的腳本序列的翻譯:明示隱含的腳本序列。盡管這屬于文化間共享的腳本,但是,由于譯入語讀者并不是身處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因此,他們往往不能填補詩人故意留下的腳本序列“空白”,也不能讀懂詩歌的含義,這時候,譯者需要添加詞語,重建完整腳本。

        例3:(我來找你)移家雖帶郭,/(我沿著)野徑入桑麻。(走到)/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到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我回家了)——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I come to find)you moved beyond the town;/(Through)mulberries a wild path leads me down/(To)the fence by which you planted chrysanthemums,/Which are not yet in bloom though autumncomes./I hear no dog bark as I knock at the door./Iaskyour neighbors(before I end my tour)./You do deep into the hills every day,/And won’t be back until sunset,they say.[11](P69)

        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考慮到與讀者共享“訪友不遇”的腳本,因此,省略了一些他認為是多余的細節(jié),而留下許多“空白”(漢語詩文括號處)讓讀者調用腳本默認值填空。但是,直譯的詩文是無法在譯入語中激活同樣的腳本的,為了讓讀者能夠理解原文的含義,譯者把省略了的腳本序列一一明示(譯文括號處),幫助譯入語讀者重建腳本,使得同樣的腳本在譯入語中能被激活,讀者能夠成功解讀詩歌的含義。

        2.漢語文化特有的腳本的翻譯

        有學者認為,“當所激活的框架不符合實際情況時,框架系統(tǒng)就會提供替換框架”、而且“替換時,我們不是完全換一個新框架,而是找到一個與舊框架共享許多‘空位’,保留許多默認值的新框架”[12](P16)。此外,如果所激活的框架不能保持大部分的空位和默認值,腦海里就會創(chuàng)建一些基于新知識的框架,“創(chuàng)建新框架是解決舊框架與所面臨的新情況不相符的措施”[12](P23)。如上文所述,腳本和框架是類似的概念,因此,這些理論也同樣適用于腳本當中。

        (1)在譯入語中建立新腳本。

        例4:偶向江邊采白蘋,/還隨女伴賽江神。/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陴督锨?/p>

        She had happened togo by the river/to gather white duckwood,/thenwent alongwith her girlfriends/toprayto the river god./In the crowd she did not dare/to speak out openly,/but furtivelytossed a silver coin/tofind the fortune of someone far.[13](P95)

        這首質樸的民歌激活了源語讀者腦海里“祭江神”的腳本,其中包括了詩歌畫線部分的“到江邊”、“賽江神”、“擲金錢”、“卜遠人”等事件,人物包括“我、女伴、江神”,道具為“白蘋、金錢”,這是古代中國江南地區(qū)的一種風俗習慣。詩人明白到他和讀者是共享這種文化知識的,因此,他沒有明示該腳本背后隱含的含義,而是留下一連串“空白”,讓讀者自己調用背景知識填充、解讀其中的內涵。當然,這些文化“陷阱”將成為譯入語讀者閱讀的障礙,但是卻能讓他們更了解中國文化。因此,譯者把腳本直接翻譯出來,譯入語讀者通過“find the fortune of someone far”這句話,能夠明白到該腳本的含義——祭江神是為了占卜人的禍福,從而成功建立“祭江神”的腳本,獲得更多中國文化知識。

        (2)在譯入語中尋找替換腳本。

        例5:壯歲笙旗擁萬夫,/錦詹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哫銀胡鞘,/漢箭朝飛金仆姑。——辛棄疾《鷓鴣天》

        While young,beneath my flag Ihadten thousand knights;/With these outfitted cavaliers Icrossedthe river./The foe preparedtheir silver shafts during the nights;/During the dayswe shot arrowsfrom golden quiver.[9](P78)

        原文的劃線部分激活了“宋軍抗金戰(zhàn)役”這一文化腳本,包括了“領兵(抗金義軍)”、“渡江”、“敵軍(金兵)射箭”、“抗金義軍回射”等事件,人物包括“我、義軍、燕兵”,道具為“江、銀胡鞘、金仆姑”。由于是文化事件,而且原文沒有線索幫助讀者理解各分事件的聯系,完全靠讀者調用腦海里的背景知識加以解讀,因此,它必定成為譯入語讀者閱讀的障礙??紤]到這一點,譯者淡化了涉及宋、金的歷史知識,如“燕兵”、“漢”,并在譯入語中找到了一個加以替換的腳本,但是并沒有完全替換掉原文腳本的內容,而是保留了該腳本的大部分事件和空位默認值,只是把人物換成譯入語文化更熟悉的“敵軍、我軍”,這樣譯入語讀者就能有他們熟悉的“兩軍相爭”的腳本解讀這個“宋軍抗金戰(zhàn)役”腳本。

        (二)漢語古詩詞中輕標記腳本的翻譯

        1.補充詞語,明示腳本中所突顯的部分

        如果所翻譯的詩詞屬于突顯腳本某部分的輕標記腳本,譯者需要添加詞語,把譯入語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整個腳本中所突顯的部分來?!S甫松《夢江南》

        例6:樓上寢,/淺月下簾狌。/夢見秣陵惆悵事情,/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S甫松《夢江南》

        (Waking up)in the tower,/He watched crescent moon setting behind the drapery./Just now hedreamedof his love affairs in Nanking,/Of peach flowers and willow catkins/Flying all over the city,/Of the fair girl with two short plaits,/Playing the flute with grace.[4](P145)

        原文的“寢”原本激活的是“睡覺”腳本,包括了“上床、合眼、入睡、做夢、醒來”等分事件,但是,讀者往下讀就會發(fā)現其實該腳本突顯的是“夢”這一分事件。為了在譯入語中起到同樣的激活作用、帶來相同的突顯效果,譯者沒有翻譯“寢”,而是補譯了“waking up(醒來)”這一分事件,并調整了腳本的先后次序,把最后順序的“醒來”放在開頭,讓譯入語讀者跟源語讀者一樣,能夠把注意力放在下文敘述的“夢”序列,這種處理方法使得譯入語讀者能夠產生和源語讀者同樣的感受,仿佛和作者一樣夢回江南,傾聽貌美如花的女子奏樂。

        2.腳本序列轉換的翻譯

        遇到所翻譯的漢語古詩詞屬于腳本序列轉換的情況,譯者總的原則是提供足夠的線索,讓譯入語讀者和源語讀者一樣意識到腳本序列的轉換,調用另一個腳本解讀下文的內容。

        (1)添加腳本觸發(fā)器。

        例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鹾病稕鲋菰~》

        With wine of grapes the cups of jade would glow at night,/Drinkingto pipa songs,we are summoned(to fight)./Don’t laugh if welaydrunkenon the battleground?。疕ow manyancient warriorscame back safe and sound?[15](P38)

        “飲”激活的是“宴飲”腳本,本來包括“赴宴、等待、暢飲、干杯、告辭”等多個分事件,但由于這是詩人和讀者共享的背景知識,詩人沒有一一列出,而是把重點放在“飲”的過程:他們手捧夜光杯、暢飲葡萄美酒,然而這不是娛樂的盛宴,下文的“征戰(zhàn)”、“臥沙場”等字眼暗示了他們馬上要去打仗了,這是為他們餞行、預祝他們勝利。源語讀者都能夠把思路由第一個腳本“宴飲”轉換到下一個腳本“打仗”,因為他們能夠調用古代出征前樂器伴奏、暢飲餞行的文化知識填補“催”后面的空白“打仗”,但是,譯入語讀者是沒有這種知識的,他們的思路難以進行自然的腳本轉換。因此,譯者在翻譯時添加了腳本觸發(fā)器“to fight”,幫助譯入語讀者的思路過渡到“打仗”這個腳本來,并體會到戰(zhàn)士們上陣前視死如歸的豪情。

        (2)轉換翻譯角度。

        例8: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薄纹睢跺\纏道》

        Out in the green grassland,/We sing our fill,hand in hand./Drunken with spring,weaskwhere is a shop of wine./A coward points to a lonely village fine,/Sayingamid apricot flowers/Wine is sold in the bowers.[9](P105)

        原文涉及到兩個腳本的轉換:“踏春”腳本和“尋芳酒”腳本,“醉醺醺”是“尋芳酒”的腳本觸發(fā)器,確保了讀者的思路順利地由第一個腳本轉換到下一個腳本。由于這兩個腳本是文化間共享的腳本,而且腳本觸發(fā)器的存在也幫助譯入語讀者掃清了閱讀的障礙。主要是第二個腳本包括了“尋芳酒”、“問(哪里有)”、“牧童回答”等分事件,如果按照原文的編排把牧童的話譯成直接引語,就影響了譯文形式上的連貫,也妨礙了譯入語中所激活的腳本分事件的依次進行,現在譯為直接引語的處理方式能更方便譯入語讀者調用相關的腳本知識處理信息,所塑造的牧童形象也更生動逼真。

        (三)漢語古詩詞中重標記腳本的翻譯:添加腳本之間替換的觸發(fā)器

        遇到古詩詞中重標記腳本的翻譯,譯者應當引導譯入語讀者調用目標域的腳本內容理解詩詞中表現出來的源域腳本內容,好好挖掘字里行間的深意?!鸥Α豆卵恪?/p>

        例9: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嗓自紛紛?!鸥Α豆卵恪?/p>

        (Too sad to)drink or eat/The lone wild goosebroods,/Giving a(mournful)cry/In his search forthe flock/Nowlostin distant cloud;/Itstrainsits eyes looking/Into the distance,thinking/It can see the others,/To cries that are but/Echoesof its own;the sound/Waking other birds from/Their sleep,confusing them/With its sadness?。?6](P56)

        隱喻“孤獨前行的人是孤雁”深深植根于漢語文化中。因此,沒有漢語文化知識的譯入語讀者讀到這首詩,文字激活的僅僅是“孤雁飛行”的腳本,包括了“飛行”、“哀鳴”、“尋伴”等動作。通過填補空位,他們補全了空缺的信息,想象到一只孤雁滴水不沾、粒米不進,撕心哀鳴、奮力追趕,但是卻與同伴南轅北轍的情景。漢語讀者讀到這首詩,會使用腦海中的隱喻的映射機制,用目標域的腳本替換掉源域的腳本,從而體會到詩歌的“言外之意”:詩人是托孤雁“飛鳴聲念群”之情思念自己的至親。安史之亂后,詩人流落異鄉(xiāng),每時每刻都希望能和家人團聚??紤]到這種文化差異,譯者添加了括號里的詞語“too sad to”、“mournful”,同時也用一些表示人的感情色彩的詞語,作為目標域腳本和源域腳本替換的線索。讀到這些詞語,他們就能夠調用“人孤苦伶仃地尋找親人”的腳本來解讀這個“孤雁尋伴”腳本。

        漢語古詩詞中動態(tài)事件的翻譯是翻譯的一個難點。如何取得形式、意義表達的平衡,準確地傳遞其中蘊含的文化知識,在譯入語中再現原文的動態(tài)美是譯者要解決的問題。追求源語和譯入語形式一致的傳統(tǒng)翻譯技巧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因此,本文從認知腳本的理論出發(fā),把漢語古詩詞的動態(tài)事件分為無標記腳本、輕標記腳本和重標記腳本,并根據每種腳本的特點提出不同的翻譯方法,目的在于在譯入語中尋找能夠激活和源語腳本相對應的腳本,以便讀者能夠填補古詩詞的“空白”,好好鑒賞詩人創(chuàng)造的充滿動感的美麗畫卷。

        [1]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馮曉虎.隱喻——思維的基礎 篇章的框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3]Ungerer F,Schmid H 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51.

        [4]Schank R C&Abelson R P.Scripts,Plans,Goalsand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Erlbaum Associates,1977.

        [5]Taylor J R.LinguisticCatergorization:PrototypeinLinguisticsTheorySecond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Schank R C.Readingand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Erlbaum,1982.

        [7]陳安玲.腳本認知模式與語篇的解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5).

        [8]Holland,Dorothy and Naomi Quinn,eds.CulturalModelsinLanguageandThoug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9]許淵沖.宋詞三百首[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10]文殊.詩詞英譯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11]許淵沖,等.唐詩三百首新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1997.

        [12]Minsky M.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 [C]//In:Metzing,Dieter.FrameConceptionsandText Understanding.Berlin:Walter de Gruyter &Co.,1989.

        [13]唐一鶴.英譯唐詩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4]趙甄陶.中國詩詞精選英譯[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5]許淵沖.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路易.艾黎.杜甫詩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腳本譯者框架
        酒駕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框架
        安奇奇與小cool 龍(第二回)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數據庫系統(tǒng)shell腳本應用
        電子測試(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24
        快樂假期
        中學生(2017年19期)2017-09-03 10:39:07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種基于OpenStack的云應用開發(fā)框架
        手机在线播放成人av| av免费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亚洲| 黄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福利一区二区| avtt一区| av免费观看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色|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伊人久久网国产伊人|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韩国三级黄色一区二区|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日韩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免费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有限公司| 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亚洲精品熟女av影院|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疯狂的欧美乱大交|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AV无码专区亚洲AVL在线观看| 看一区二区日本视频免费|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