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昊,程海芳
(華中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們對移動互聯網信息的依賴性日漸凸顯。2013年1 月15 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 年12 月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5.64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其中手機網民數量為4.2 億,占到總網民數的74.2%[1]。此外,值得提及的是手機網民總數中學生群體占到了25.2%[1]。作為知識化網絡時代的重要參與者,校園大學生群體對移動網絡的依賴性更是毋庸置疑,有研究表明校園大學生群體中已在使用移動網絡獲取信息的比例高達99.42%[2]??梢?,移動互聯網絡(主要以手機為上網終端)作為一種便捷的網絡信息交流方式被校園大學生所廣泛接受。與此同時,校園信息的高速傳播成為現代大學校園信息化發(fā)展的主要特點。隨著各類形式的學生活動信息如競賽時訊、學術講座海報、各類等級考試經驗交流、考研考博培訓、留學輔導、兼職實習及商家推廣活動等不斷充實著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與過去相比,手機移動網絡的引入使大學生校園信息的需求狀況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筆者以弄清大學生手機用戶的校園信息需求現狀為目的,通過對大學生手機用戶的校園信息需求現狀進行深度調研,在明確當下大學生手機用戶對校園信息需求主要目的的基礎上分析了適應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的校園信息獲取渠道和校園信息網站內容,歸納出大學生手機用戶對校園信息需求的新特點,并提出校園信息需求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為了調查移動互聯網信息環(huán)境下大學生手機用戶獲取校園信息的現狀(包括獲取校園信息的目的、渠道以及獲取校園信息的現狀所呈現的新特點),本文以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科大)在校大學生手機用戶為研究對象,通過以無記名問卷調查為主、以訪談和小組座談為輔的方式進行相關調查分析研究。調查問卷問題設置以封閉性問題(選項問題)為主,開放性問題(無選項問題)為輔,在華科大校園內共發(fā)放問卷100 份,回收100 份,有效問卷95 份,有效率為95%。其中封閉式問題回答人數為95 人,開放式問題回答人數為74 人。
通過SPSS16.0 統(tǒng)計軟件對有效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目前大學生用戶獲取校園信息的現狀如表1 所示。經綜合分析,大學生手機用戶的校園信息獲取效率仍受移動網絡信息渠道利用不夠、校園移動網絡資源不足、傳統(tǒng)的網絡信息獲取方式的局限性等方面因素的影響。
表1 大學生手機用戶獲取校園信息情況
2.1.1 移動網絡信息渠道利用不夠 目前,大學生用戶信息獲取渠道主要包括戶外宣傳、同學告知和網絡等3 種。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同學告知占比最高,為58.95%;其次是戶外宣傳,占比為53.68%;再次是網絡,占比為50.53%。從獲取信息途徑的比較來看,戶外宣傳方式存在接觸面有限和資金要求較高等不足,屬于被動接受方式;同學告知方式只限于熟人之間,信息覆蓋面更有限;網絡方式具有網絡查詢方便、信息覆蓋面廣等特點,屬于主動接受形式,更利于大學生手機用戶選擇性關注,未來需求空間還很大。可見,在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網絡作為最受關注的獲取信息途徑,仍有較大的市場開發(fā)空間。
2.1.2 校園移動網絡資源不足 目前華科大在校大學生獲取校園信息的網絡途徑主要包括華科大在線網站、SNS 網站和手機網站等。由表1 數據顯示:華科大在線網站使用最高,占比為63.16%,主要因為其是校園內部網站,但是目前華科大在線還局限于Web 網頁;第二是SNS 網站,占比為56.84%,主要是SNS 網站是朋友間的交流平臺,不適合校園信息交流推廣,并且信息權威性也存在問題;第三是手機網站,占比為36.84%,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1.3 傳統(tǒng)的網絡信息獲取渠道的局限性 由表1 可知,目前傳統(tǒng)的校園網絡信息獲取渠道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傳統(tǒng)的信息網絡獲取渠道的最大障礙是信息渠道分散,占比達56.84%;其次,通過傳統(tǒng)渠道搜集到的校園信息質量存在權威性參差不齊的問題,占比為49.47%;再次,45.26%的人認為校園信息的傳遞依托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腦,并有34.74%的人有因網速限制而無法及時獲取信息的經歷。傳統(tǒng)的校園網絡信息獲取渠道面臨著不能隨時隨地查詢及信息的權威性難以核定等問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諸如3G 手機類的移動網絡終端產品已經成為校園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必備工具,只要匯聚“實時-權威”校園信息的校園移動網絡信息資源平臺得到有效開發(fā)和整合,校園大學生通過手機移動網絡獲取校園信息的方式將成為校園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
2.2.1 校園信息需求的主要目的 為了真實了解大學生信息需求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開放性回答問題的方式對大學生手機用戶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最想了解的校園信息排名前5 位的依次是:人文素質講座(44.59%)、自習教室查詢(36.49%)、校園活動信息(24.32%)、成績查詢(20.27%)、課表查詢(17.57%),表明大學生對以擴大知識面為主的講座信息有著較大的需求,其次是對專業(yè)學習和交流活動的需求也較大。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目的不再僅僅滿足于專業(yè)學習的需要,“擴大知識面”已成為大學生的第一需求,了解國內外時事要聞和滿足“專業(yè)學習參考”需要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3]。可見,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手機用戶信息需求實現了傳統(tǒng)互聯網環(huán)境下以專業(yè)學習為目的向以擴大知識面為主要目的的轉變。
2.2.2 校園信息網站內容的需求分析 為了解大學生用戶對校園信息的需求情況,本研究通過大學生對手機校園信息網站的功能和內容方面進行調查,問卷調查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校園信息網站內容需求情況
(1)手機校園信息網站的性能需求。由表2數據可知,大學生手機用戶對校園信息網站的信息集中度、信息更新速度、權威性以及訪問速度等要求都很高。
(2)手機校園信息網站的功能需求。由表2可見,手機校園信息網站應具有兩個基本功能:第一,查詢功能。個人賬號互聯查詢(即資行天下資助網、華科大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圖書館等)是學校最受歡迎的功能,也是打造一站式校園信息網站的宗旨,手機用戶只要登錄手機信息網站就可以便捷查詢資助網、成績、圖書借閱情況等個人信息,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第二,交流功能。手機用戶對校園生活經驗和活動信息的需求較大,說明大學生比較關注校園活動,希望實時了解活動信息,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3)手機校園信息網站的信息類別需求。如表2 所示,選擇“學習”為交流內容的手機用戶占比為61.05%,選擇“影視”為交流內容的占比為51.58%,表明大學生希望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是集學習、生活和娛樂為一體的交流平臺。
在新的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校園大學生對校園信息資源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和多層次的。在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的促成下,傳統(tǒng)的校園網絡信息獲取渠道已慢慢被主流的手機移動網絡獲取方式所取代,一站式“實時-權威”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已初現端倪,伴隨著校園信息網站在滿足訪問性能需求、功能設置需求、信息類別需求方面的全方位升級,大學生手機用戶的校園信息需求呈現諸多新的特點。
2.3.1 移動校園信息的便捷性 移動互聯網具有信息及時性與便捷性的特點,基于手機網絡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有傳統(tǒng)的校園網絡信息平臺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并有利于校園大學生及時獲取校園信息。
2.3.2 移動校園信息的功能性 基于手機網絡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承載的信息必須具備兩大基本功能:第一是綜合信息查詢功能;第二是實時性交流功能。
2.3.3 移動校園信息的共享性 基于手機網絡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網站需要強調資源的共享性,即將人文素質講座、專業(yè)課表查詢、成績查詢以及各類校園活動發(fā)布和通知等功能進行整合共享。
2.3.4 移動校園信息的社交性 基于手機網絡的校園網絡資源平臺網站需要考慮大學生手機用戶校園生活經驗交流、專業(yè)學習交流與影視評論交流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手機用戶提高專業(yè)水準,陶冶生活情趣,豐富學生生活以及提高校園生活質量。
移動學習(M-Learning)是移動技術與數字化學習技術(E-Learning)發(fā)展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型數字化學習形式[4],它具有4 大特征:①以無線網絡為環(huán)境支持;②以移動通訊設備為工具支持;③跨越場合、跨越情境、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④以數字化學習資源為內容支持[5]。移動學習的前3 大特征與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的校園信息的傳遞過程的特征完全一樣,而移動學習的第四大特征——提供數字化學習資源內容,也恰恰是現代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校園信息所要提供的核心內容??梢姡磥硇@“移動學習”的信息需求必將是校園信息需求的發(fā)展方向。
目前的校園信息提供和獲取方式尚不能滿足大學生手機用戶對移動學習的信息需求,伴隨著智能手機、PDA、平板電腦(如ipad)等立體無線網絡環(huán)境的形成,移動校園信息資源平臺需要逐步實現移動信息高效傳遞、實時交互、快捷共享等功能,為移動學習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信息資源。在高質量的校園信息資源的保證下,移動學習技術可以給校園大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它不僅可以讓大學生時實快捷高效地掌握多層次多類別的學習生活信息,還能消除信息的地域界限,在校園群體間構建一種相互協(xié)作共同分享的交互式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從發(fā)展的眼光看,校園信息需求的未來就是為校園移動學習提供多層次多角度信息服務的時代。該時代的形成必須具備4個條件。
(1)實現校園信息的立體網絡化。具備無線上網功能終端的3G 手機的普及,為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管理、數字校園等教育信息化的實際應用提供了高效、便捷、快速、經濟的解決方案[6]。
(2)實現校園信息平臺的系統(tǒng)化。在3G 網絡技術的推動下,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3G 網絡的相互貫通,實現網間的統(tǒng)一認證和資源共享,為移動學習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因而,校園信息資源的網絡平臺將以其便捷性、功能性、共享性和社交性等新特性取代傳統(tǒng)互聯網信息的不足,系統(tǒng)地滿足移動學習的需要。
(3)實現校園信息平臺的智能化。隨著大數據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愈漸成熟,移動互聯網正在進入一個智能的、普適服務的時代,因而,基于“大數據”的校園信息服務平臺不僅能幫助用戶在移動學習過程中高效地獲取信息,而且能實現信息處理的智能化。
(4)實現校園信息提供渠道的多元化。隨著云計算和物聯網應用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能夠使用任何物理設備,在任何時間,通過任何渠道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實現任何功能以及服務均可隨時隨地呈現在任何移動終端設備上。
致謝:衷心感謝歐陽可守、李松澤和屈興宇等老師對本課題的調研和數據收集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3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3-01-15)[2013-01-17].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盛紅勇. 大學生手機上網與堅韌人格及學業(yè)情緒影響[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9):37-39.
[3] 于春莉. 大學生信息需求的調查分析及其參考咨詢服務[J].情報探索,2010(5):24-26.
[4] 李楠,李盛聰. 2006-2011 年我國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職教論壇,2012(18):53-57.
[5] 鄭凱,許駿. 高校移動學習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9):20-24.
[6] 吳仕云. 3G 通信網絡環(huán)境下校園信息化創(chuàng)新模式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6):60-63.